楊梅主產地在浙江,其色澤艷麗、汁多味甜,果實6月中下旬成熟深受消費者青睞,暢銷國內外。但楊梅年產不穩,為克服楊梅大小年結果,科學地調節樹體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平衡是關鍵。據溫州果農1000多年的種植實踐,筆者總結了可有效地防止楊梅大小年結果的技術三招,現簡述如下:
1 合理修剪
1.1 大年樹大剪
大年樹當年結果多。大量地消耗養分,消弱了樹勢,使樹體營養不足。造成夏秋梢抽發量少,嚴重影響次年的小年結果。因此,大年樹應大剪才合理。即在冬季要將過密枝、細弱枝、下垂枝、病蟲枝等全部剪除,使新老葉片比在1.5:1左右,減少其營養消耗,積累養分。為此,應科學地調整果枝比,才能增強第2年的結果母枝數量。在合理修剪的同時,大年還應及時疏果,嚴格控制大年結果數量。以果換梢,避免隔年結果的發生。
1.2 小年樹小剪
小年楊梅樹當年結果少營養消耗少,積累多而樹勢強健。枝繁葉茂,夏、秋梢抽發量大,翌年結果母枝多。因此,小年樹應小剪,只疏剪交叉枝,干枯枝,病蟲枝,其余盡量保留結果。即使冠外枝梢的衰弱部分也只作輕剪,短剪結果母枝和結果枝、不剪夏、秋梢,保留其最大量的花芽,使之盡量能多開花,多結壯果。待開花結果后,疏去部分弱枝和密生枝,讓樹冠通風透光,促進枝梢的健壯生長和果實增大。同時采取“春控、夏抹、秋放”相結合,其間,還應在花芽分化前重施磷、鉀肥,謝花后即噴“九二〇”和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利保花結果。提高著果率,達到小年果實增大味甜,增加產量和效益。
2 深翻改土
土壤是楊梅樹生長發育的基礎,要想楊梅連年豐產穩產。無大小年結果現象的發生,加強土壤改良十分重要。只有具備土層深厚,土壤疏松透氣。有機質含量高,有適當保濕保肥能力,才有利于根系生長。為此,從幼苗的定植后的第2年夏秋梢開始、應有計劃的逐年對楊梅園地進行深翻,挖壕擴穴改土,結合深施有機肥,將草皮,樹葉樹枝,堆肥等深埋溝中,表土填入底層,挖起的底層瘦土,填在表層,通過抽槽,擴穴換土。擴大有效土層,培肥地力,改良土壤理化性狀。使土壤中水、肥、氣三者平衡協調,為培育深、廣、密、勻的強大根群創造有利條件。為早結、豐產、穩產,無大小年結果
打下良好基礎。
3 科學施肥
為了確保楊梅樹能連年高產穩產,無大小年現象的發生,切實按照果樹生長發育規律,肥料性質,結合當地自然條件,因地制宜,適時施肥,科學配方施肥,做到大年大肥,小年小肥,穩產樹適量施肥。全年施肥4次。即基肥、催芽肥、穩果肥、壯果肥。
3.1 基肥
應在采后施入,這次施肥對于恢復樹勢、促進花芽的良好分化,充實夏秋梢的結果母枝,確保連年豐產。不發生大小年結果十分重要。此次。施肥應以長效性堆肥即農家有機肥為主加適量化肥,其施肥量占全年的50%左右。為了提高施肥效果,應在沿樹冠滴水線外,挖寬50厘米、深60厘米的環溝深施。先將有機肥和磷肥施入底層,少量氮肥施入表層,并覆土,使肥料處于根尖附近利于吸收。
3.2 催芽肥
施好催芽肥可為促進健壯春梢的抽發,滿足開花結果的營養供給和當年抽梢結果與第2年形成健壯的結果母枝打好基礎。巧施花芽肥十分重要,應在2月份施下,宜早不宜遲。對于抽梢、長葉、保花、保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巧施催芽肥是促進楊梅增產增收的一項重要措施。此次,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人糞水及磷鉀肥,開環狀溝施入,施肥量占全年施肥總量的30%左右。
3.3 穩果肥
應在4月份進行根外追肥。(1)幼果期用0.3%的磷酸二氫鉀,0.3%尿素,綠旺2號混合噴施。可有效地減少幼果結果提高坐果率,并促進幼果的迅速膨大。(2)5月中下旬是果實膨大期,每隔1周,用0.3%磷酸二氫鉀或稀土氨基酸鈣,0.3%尿素,綠芬威2號混合葉面噴施,可有效地促進果實的迅速膨大,增加甜度,增加優質果的比例。提高果品質量。
3.4 壯果肥
大年應施好壯果促梢肥,此次施肥對于果實的迅速膨大和品質的提高,以及健壯夏梢的良好抽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施肥量占全年施肥總量的20%。此次,施肥應重施磷鉀肥配以氮肥,并結合灌水一并施下,不但能壯果促梢、又增加翌年的花芽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