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塊隱在群山中的碧玉,干百年來默默迎接月華與晨曦,它簡潔、婉約、精巧,以奇妙的山嵐與清潤的空氣洗卻城市的浮華,安撫遠道而來或固守此地的一顆顆心靈。它有著一個極好聽的名字一柳江。這個位于四川洪雅縣境內的古鎮,三面環山,兩條清澈的河流穿境而過,一條花溪河,一條楊村河,緩緩流徜著鄉村的情韻,陽光仿佛也靜了下來。
“煙拂云梢留淡白,云蒸山腹出深青?!绷?,不需要五顏六色來裝飾來渲染來點綴,它只靜靜地、淺淺地,劃過歲月斑駁的舊痕,在徐徐的清風中展開她樸素而嬌美的容顏。秋風拂來,沿岸青翠挺拔的榕樹葉沙沙作響,仿佛訴說著小鎮的故事,滄桑與榮枯都隱入時光深處。
遠眺柳江,一水隔開兩座起伏有致層疊的山巒,霧在山腰輕輕糾纏,抑或依戀,抑或嬉戲,似輕紗遮面的新娘不肯輕易露出紅頦。我走著,在青石板鋪就的路上向前,一棵棵古樹枝葉繁茂矗立道旁,粗壯的樹干昭示著年輪的變幻。兩棵根莖與枝葉相纏的大樹吸引了無數游人目光,當地人稱“夫妻樹”,百年風雨摧折,它們依舊不離不棄,聽河水吟唱生命的歌謠。
人說柳江美,美在柳江水。河水從遙遠的山巔田疇流過來,帶著泥土的清香與森林的氣息,在這多霧多雨的川西,有了一種別致的晶瑩潤潔,含蓄典雅,亦如這方土地養育的女子——雅女一樣靈巧動人。她們勤勞她們樸實,在鄉間田坎,她們耕田、打筍、種樹、養奶牛,里里外外都是一把好手。
古鎮有一處偌大的院子曾家園,有著近80年歷史。院子原占地一萬多平方米,從高空俯瞰是一個繁體字的“壽”字,現存四個相連的小院,雕花木房,兼具中西建筑風格,飛檐回廊,戲臺樓閣,把人帶回那遠逝的古老歲月。
木屋、古榕、河心島,游人來來往往,總是不緊不慢,隨處可見舉鏡拍照的人。
楊村河上,兩座呈“S”形的石磴橋是另一種風景。人在橋上走,水在橋下流,岸邊無數人拍照或繪畫,把橋與人一起抓來人了風景。古鎮在許多年前就是繪畫者的樂園,如今又吸引了無數電視劇制作者,《英雄無名》、《暗算》《身份的證明》等劇紛紛來此拍攝。山巒疊翠,小橋流水,古式院落,老街風情,這樣的古鎮在以山水聞名的四川境內也不多見。
跨過石磴橋,一排排吊腳樓印入眼簾。這些木房木屋是本地的客棧,大多有一個特色,下面由光滑圓潤的鵝卯石砌成,木樓臨街的一面都有一個木欄桿,本地人稱“美人靠”,想必是因女孩靠欄觀景而得名吧。
老街上有不同時期的建筑,一條溪流沿石板路緩緩流淌,街上走著,流水在腳邊發出嘩嘩的聲響。街邊有許多店鋪,糖果糕點,竹筍臘肉,小吃茶蛋,品種豐富,琳瑯滿目?;献釉陲L中擺動,紅燈籠在檐下鮮亮,冒著熱騰騰蒸氣的籠屜里有剛出鍋的包子、饅頭,饞得人直咽口水。街道不寬,兩邊的房屋造型都很有特色,基本都是瓦片蓋頂。一些學生臨街描畫,但再高超的技法也畫不盡它滄桑而古樸的歷史,也畫不盡它寧靜而淡泊的韻致。
柳江,既有淡墨渲染,又有精工刻畫。這樣一幅濃淡相宜的畫卷,安撫著無數躁動的心靈,在陽光下或煙雨中,一本書、一盞茶、一溪水,發呆或暢想都同樣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