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12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力爭達到7000億元以上;服務業從業人員達到1700萬人左右:服務業創造稅收1200億元以上,占我省全部地方稅收的比重達到55%以上;力爭全省3戶以上企業進入中國服務企業100強。
說起服務業,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服務業與人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比如衣、食、住、行就關乎零售業、餐飲業、住宿業、交通運輸業,這些都屬于傳統服務業的范疇。陌生的是服務業新的概念層出不窮,比如總部經濟、工業設計、三四方物流、現代金融、文化創意、服務外包等,這些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決定著一個地區或城市發展的地位和水平。服務業雖稱第三產業,但又與第一、二產業密切相關,全省正在推進的“農超對接”、“家電下鄉”工程僅是農村服務業、生產性服務業的一個縮影。
服務業成為區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先來看看以下現象。
宜家家居商場中就有一些產品是咱們四川生產,宜家設計。四川家具廠負責生產,宜家再采購回來銷售,所有關鍵環節都掌握在別人手中,你可以想象整個利潤鏈條的分配比例。蘋果iPhone4同樣如此,深圳工人們將來自德國和韓國的微型電子芯片、美國的Wifi或者手機信號芯片,和其他100多個元件組裝在一起,但組裝階段的勞動力成本在 iPhone總成本中僅占約7%左右,而蘋果公司的利潤據說高達60%。
其實,許多著名跨國公司的主營業務早已開始由制造向服務衍生和轉移,服務在企業的銷售額和利潤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如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IBM開始了由制造商向服務商的轉型,到2001年,服務收入達到349億美元,占總收入的42%,首次超過硬件成為lBM的第一收入來源……
我們不難看出,如今,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進程的加快,服務業的發達程度已經成為核心競爭力。目前,世界主要發達國家服務業占GDP比重達到71%,中等收入國家達到61%,低收入國家達到45%。西方發達國家服務業就業比重普遍達到70%左右,紐約、倫敦、香港等國際大都市的服務業就業比重甚至達到90%左右。服務業吸收勞動力占社會勞動力的比重也逐年提高,多數國家服務業吸收就業勞動力人數已經超過第一、第二產業吸收勞動力的總和。
四川新“引擎”已經開啟
據國際經驗,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的發展階段,區域性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都將發生重大變化,特別是區域性服務業將進入加速發展階段。2005年,四川省人均GDP已經達到了9060元,進入加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因此發展現代服務業對提升四川整體經濟實力尤為重要。
那么,我省服務業發展狀況如何呢?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發展。在規劃引導、扶持政策、監督考核等方面出臺舉措,明確各項工作任務的責任主體,推進服務業加快發展。成立了由省政府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全省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和促進生產性服務業、民生性服務業和服務外包產業發展工作協調組。編制了《四川省服務業發展總體規劃》(2009-2012年)和西部物流中心、商貿中心和金融中心及信息服務等重點行業專項規劃。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制定了生產性服務業、民生性服務業、服務外包產業三個方面的《實施意見》。建立了服務業發展引導資金和服務業發展考核評價機制。各重點行業省直牽頭部門積極推進,大力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創造性地開展工作。各市州黨政把服務業發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紛紛組建發展服務業的領導小組,出臺支持發展的政策措施。成都市提出“像抓工業一樣抓服務業,像支持工業一樣支持服務業”;資陽市專門成立服務業推進指揮部,市級財政預算安排1000萬元支持服務業發展,重點推進60個服務業重大項目。樂山市制定100家服務業明星企業培育計劃,自貢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全省18個市州明確商務主管部門牽頭負責服務業工作。
經過近年來的努力,我省服務業取得了較好成績,服務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2009年,全省服務業增加值5198 8億元,同比增長12.4%,增速比2008年提高了0.3個百分點,比全國高3.5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比2008年提高了0.5個百分點、達到36.7%,扭轉了自2002年以來服務業占GDP的比重逐年下滑的局面。
服務業正逐步成為吸納就業的最大領域。2010年6月末全省服務業吸納就業人數(國有及城鎮單位)302.1萬人,占全部就業人數的53.6%,比工業和建筑業所占比重高8.2個百分點。
服務業為財稅收入增添了新來源。服務業稅收收入已占全部稅收的一半以上。2010年上半年,全省服務業其實現稅收收入(國稅和地稅之和,下同)638.2億元,增長41.5%,占全省稅收總收入的比重為55.4%,比工業和建筑業所占比重高11.1個百分點,拉動全省稅收收入增長21.6個百分點。其中,房地產、批發零售和金融業實現稅收排前3位。房地產業稅收收入比重最高,增長最快。上半年全省房地產業稅收收入達到197.7億元,占全省服務業稅收收入的31.0%,增長79.8%;批發零售業實現稅收收入172.6億元,占全省服務業稅收收入的比重為27.0%,增長42.1%。
服務業成為了拉動投資增長的新動力。近年來我省服務業投資步伐不斷加快。2003年-2007年全省服務業累計投資9553.5億元,占全部投資的51.2%。2008年全省服務業投資4157.13億元,占全部投資的54.8%。2009年全省服務業投資6903.99億元,占全部投資的57.4%。2010年上半年,四川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469.5億元,增長16.3%。其中,服務業投資達到37203億元,增長17.9%,增速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1.6個百分點,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7.5%,比2009年同期高0.7個百分點,比第二產業投資所占比重高19.0個百分點。
發展目標:2012沖刺7000億
總的來看,近年來我省服務業工作力度加大,也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服務業總體滯后的狀況還沒有根本改變,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
目前,我省總體上處于工業化初期向中期邁進階段,正值服務業發展的關鍵時期。建設西部經濟高地的目標和“一樞紐、三中心、四基地”的要求,為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因此,加快我省服務業發展,是一項十分重大而又緊迫的任務。
按照市場化、社會化、產業化、國際化發展方向,到2012年全省服務業發展目標:一是總量快速增長,全省服務業增加值達到7000億元以上,占GDP比重平均每年提高0.5個百分點以上。二是結構不斷優化,生產性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達到40%以上,民生性服務業進一步優化升級。三是就業和稅收貢獻加大,服務業從業人員年均遞增5%,達到1700萬人左右,其中新增就業人口超過300萬人,占全省就業人數的比重超過35%;服務業創造稅收1200億元以上,占我省全部地方稅收的比重達到55%以上。四是企業競爭力顯著增強,培育15戶以上年銷售收入過100億元的服務企業和企業集團,力爭全省3戶以上企業進入中國服務企業100強。
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大發展。我省把生產性服務業擺上優先發展的位置,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科技服務業、金融業等,力爭成為服務業的先導和支柱產業。
促進民生性服務業大繁榮。要圍繞“便民、利民、惠民”的主題,大力發展商貿流通、旅游文化、社區服務等重點行業,力爭到2012年,民生性服務業增長速度達到或高于同期GDP增速,吸納從業人員明顯高于一、二產業。
促進服務外包大開放。搶抓國際服務外包轉移的戰略機遇,做強做大軟件、研發、物流、人力資源等服務外包業。力爭到2012年,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以上,對外工程承包營業額累計完成150億美元,累計外派勞務16萬人次,軟件出口1.2億美元,離岸外包總額超過5億美元。
促進農村服務業大改善。圍繞服務生產、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構建和完善以農村商貿流通、物流、金融、科技和信息、生活和文化服務為主體的農村社會化綜合服務體系。到2012年基本建立符合各地情況,適應農業、農村發展和農民生活需要的層次多、功能廣、覆蓋寬、全方位的農村服務業網絡,全面提升農村服務業發展水平和農村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