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教堂的藝術》
作者/[英]理查德·泰勒
譯者/李毓昭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定價/49.00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
教堂彩繪玻璃上畫的人物是誰?上面的動植物又代表著什么?教堂的空間是怎樣規劃與布局的?所有的細節都有特別的涵義嗎?相信去過教堂的人不免心中都有些好奇。教堂作為宗教建筑之一,在一般人眼里只是一個社群宗教場所或者旅游景點,大部分人除了對七彩華麗的空間、色彩斑斕的彩繪馬賽克玻璃、精美的繪畫和唱詩班悠揚的吟唱印象深刻,對于教堂的終極意義和各種象征符號可能不甚了解。這本書用拆解與組合方式,詮釋了教堂建筑各個細部的象征。世界上有多少座教堂,就有多少細節、局部、片段可以重新認識,領會其中蘊含的豐饒與深奧。這不是一本講述宗教的圖書,但通過本書可以更好地欣賞教堂以及了解與之相關的宗教藝術。帶上這本書,用心瀏覽教堂風景,就會發現,原來教堂真的不只是教堂。
《藝術的發生》
作者/鄧福星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社
定價/45.00
出版時間/2010年12月
這是一部主要以美術作為研究對象,論證史前藝術發生、發展及其基本特征的學術專著。作者對史前美術的發生和發展,提出了一種前人和同時代人尚未提出過且合乎實際的觀點——藝術起源與人類起源同步。對此,著名美學家王朝聞給予了充分的肯定:“鄧福星所提出的藝術起源與人類起源是同步發生的觀點,有獨創性和科學性。”在一定意義上看來,人類的第一件工具和人類第一件藝術品是有同一性的。并且,鄧福星關于藝術起源與創造勞動的人類起源同步說不僅把西方學者依據歐洲洞穴巖畫所斷定的藝術起源的上限遠遠地提前了,而且,這一假說的提出也具育研究藝術發生學的方法論意義。
《氣勢撼人》
作者/[美]高居翰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定價/50.00
出版時間/2010年6月
此書的作者高居翰(James Cahill)曾長期擔任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藝術史和研究生院的教授,以及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中國書畫部顧問,享有世界范圍的學術聲譽。這本書收錄的是他1978-1979年間應哈佛大學最負盛名的諾頓(Charles Eliot Norton)講座之邀發表的系列演講的內容。19世紀的中國在藝術史上是畫家創作力最旺盛的時代。高居翰在書中提到:“即使在世界藝術史上,歐洲19世紀以前的畫壇也都難與17世紀的中國畫壇媲美。”高居翰倚賴他在西方美術史上的造詣和他長年來對中國文化傳統的鉆研,以及一種具有審慎批判態度的理解引導讀者進入時代的文化深處。在本書中,讀者可以進入中國17世紀多位藝術大師,包括張宏、董其昌、吳彬、陳洪綬、弘仁、龔賢、王原祁、石濤的創作世界,同時,也可以一窺中國藝術里自然與風格的復雜辯證關系。
《MUJI無印良品》
作者/[日]良品計畫株式會社
出版社/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定價/(精裝)298.00、簡裝150.00
出版時間/2010年11月
“無印良品(MUJI)”創始于日本,起源于日文“Mujirushi Ryohin”,其涵義為無品牌的商品,希望淡化商品對于消費者的品牌意識,以自然、簡約、質樸的生活方式讓民眾育另一種選擇。MUJI的商品以素雅為主,雖然極力淡化品牌意識,但它遵循統一設計理念生產出來的產品無不詮釋著“無印良品”的品牌形象。它不強調所謂的流行,而是以平實的價格還原了商品價值的真實意義,并在似育似無的設計中,將產品升華至文化層面。本書是MUJI(無印良品)30周年紀念珍藏本,分平裝和精裝兩種,中、日、英三語全球聯合首發。新書整合了MUJI的商品、形象廣告與營銷相關概念,并邀請了幾位為MUJI做出很大貢獻的策劃人和設計師,如原研哉和深澤直人等等,來討論他們對MUJI品牌的理解,可以說是繼《MUJI:Brands A to z》之后最重量級的MUJI終極版著作,也是所有無印良品迷不可或缺的終極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