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寶侗族“薩瑪節(jié)”
每年春耕之前,貴州省榕江縣“三寶”千戶侗鄉(xiāng)的侗民們都要聚集到“薩壇”里“祭薩”,并舉行熱鬧非凡的“多耶”活動,這就是侗族一年一度的“薩瑪節(jié)”。
這里的侗民們過“薩瑪節(jié)”,舉行“多耶”活動,一般在每年農(nóng)歷正月至二月之間的某個吉日舉行,每次舉行2~3天。過去參加“祭薩”活動的人員主要是已婚的中青年侗族婦女和一些60歲以上的老年男人,而現(xiàn)在是男女老少全都參加。通常是全鄉(xiāng)或當?shù)厮卸弊迦嗣衤?lián)合舉行,人數(shù)眾多,規(guī)模宏大,熱鬧非凡。
這里的侗家人為什么要在“薩壇”(即祭祀的地方,薩壇式樣有廟宇式,也有土丘加圍墻式)舉行一年一度的“薩瑪節(jié)”活動呢?侗家人認為,“薩”(侗族即奶奶、祖母或圣祖母)的神威非常之大,侗家人把她視為至高無上的“圣祖母”,十分崇敬。侗家人對于“薩”的傳說很多。許多地方都說“薩”是一位女英雄,并把她神化,認為她能賦予人們無窮的力量,去戰(zhàn)勝敵人、戰(zhàn)勝自然災害、戰(zhàn)勝一切邪惡,從而使得村寨安樂、五谷豐登、人畜興旺。因此侗家人世世代代虔誠崇拜她,祭祀她。
關于“薩瑪節(jié)”,有這樣一個美麗感人的傳說。在很久以前,有一位侗族名叫吳都能,他家住在“皮林寨”(今貴州黎平、從江兩縣交界的一個寨子),因挖基宅造屋,突然挖得一把“利王鐵”,拿去打成一把刀,用來切肉時,突然出現(xiàn)閃電雷鳴。吳都能發(fā)現(xiàn)這是一件寶物,就把它打成一把大刀,召集大家去與仗勢霸占當?shù)匕傩仗锿恋睦县斨鞫窢帲晒ψ尷县斨魍嘶亓烁髡话哉嫉奶锿痢@县斨鞑凰佬模旨m集收買了很多的人來攻打吳都能。天有不測風云,不久,吳都能因病不幸逝世。吳都能的女兒一薩歲,為繼承父親遺志,又拿起這把寶刀,率領大家繼續(xù)與作惡多端的財主相斗,終于斗贏了財主,保住了當?shù)氐奶锿痢2桓市牡呢斨鹘腥烁`換了寶刀,再度糾集人來攻打,經(jīng)過拼斗三天三夜,薩歲終因寡不敵眾,跳下懸崖,壯烈犧牲。薩歲死后,為了世代永遠地紀念她,每個村寨都壘壇(即“薩壇”)作為尊放薩歲英靈的場所,把薩歲作為侗家人精神的化身,進行祭祀,并編有“嘎薩歲”即《祭薩之歌》傳唱。每年農(nóng)歷正月至二月的這段期間,擇吉日過“薩瑪節(jié)”。這天,由寨老領著全體男女老少,鳴鑼吹笙前去“薩壇”敬供,吹笙跳舞,斗牛取樂、多耶、唱琵琶踩歌堂“祭薩”。也以這種形式對這位古代侗族女英雄的崇敬和無限緬懷,同時企盼來年生產(chǎn)、生活平安,旨望五谷豐登,人畜興旺。
2006年侗族薩瑪節(jié)已列入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歡樂的侗年
每年的農(nóng)歷十月下旬至十一月下旬的這段期間,貴州省榕江縣“七十二寨”侗族一帶的侗民們都相繼過侗年。
侗族有句俗話:“路不走不平,客不走不親。”因此。他們就把各地區(qū)(一般是以鄉(xiāng)或幾個較大的村、片來劃分)過侗年的日期錯開來,以便相互走訪作客。因此這里的侗族人民過侗年的日期各自不同。除了在秋后為喜慶當年“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和本民族的興盛發(fā)達外,人們也趁著節(jié)日的閑暇,邀約親朋好友歡聚暢談。如若侗年統(tǒng)一在同一天,各人在自家過節(jié),就不能相互走訪作客做伴。侗年持續(xù)的時間不長,僅過一天的時間(如開設有琵琶歌堂唱琵琶歌或吹蘆笙踩蘆笙堂時,根據(jù)活動開展的時間長短而定,一般是3~5天,有時也長達7~10天之久)就結束了。路程遠的客人一般在節(jié)日的頭天晚上到主人家,而路程近的客人都是在當天清晨前來趕吃早飯。來同主人過侗年的客人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歡聚一堂,說說笑笑,猜拳行令,快樂非凡。
侗年是這里侗民們的最大節(jié)日。因此,侗家在過侗年時,主要吃豬肉、雞鴨肉、鯉魚(煮成凍魚)、腌魚、豆腐等,尤其是凍魚(頭天晚上用酸湯鯉魚、豆腐、佐料等煮,放到次日冷成凍魚后再吃)是餐桌上必不可少的最佳菜肴。侗年的這天早上,先由家長(如爸爸不在時,可由哥哥)一邊燒香焚紙,一邊念《侗年吉利詞》。吉利詞有長有短,會念的人約念半小時,不會念的可簡單地念10多句。念罷將擺在火塘邊的飯菜和酒倒點在已燒盡的紙錢上,接著去敬神龕撮后放1~3掛鞭炮,全家人(包括客人)才能吃早飯。
這里的侗年平時開展的活動主要有:斗牛、斗鳥、踩蘆笙堂和踩琵琶歌堂。近些年來,這里的侗族人民為豐富自己的文化生活,給侗年增加內容,增添節(jié)日氣氛,還開展侗戲演出、球賽、棋賽等文體活動,但這幾項活動往往不能同時進行,只能開展一項到兩項活動。每年的侗年在開展這些大的活動中,人數(shù)較多,規(guī)模較大,少達幾千人,多達萬余人。節(jié)日里,男女老少都穿著民族盛裝,在早飯后,都匯集到活動地點,參加各項活動。同時男女青年也會播下愛情的種子。這里的侗族非常文雅、怕羞,即使男女青年之間有戀情時,也不敢在白天的節(jié)日活動場所對唱情歌,最多只能低聲細語向對方傾吐情意,唯有耐心等到晚上夜深人靜時,架著獨木梯到姑娘家的窗孔外邊,爬上獨木梯,在窗前含情脈脈地同姑娘對唱情歌。
侗年,如今已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
責任編輯:龍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