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新農合人均籌資水平爭取翻番
記者在2011年全國衛生工作會上獲悉,“十二五”時期我國爭取將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均籌資水平提高到300元以上。
衛生部部長陳竺在會上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將進一步健全醫療保障制度,提高疾病經濟風險分擔能力,進一步提高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門診統籌將覆蓋所有地區。
陳竺說,2010年新農合覆蓋面持續穩固擴大,參合率保持在90%以上。人均籌資水平達到155元,其中政府補助達到人均126元。60%以上的統籌地區實行門診統籌。統籌地區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報銷比例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最高支付限額提高到全國農民人均純收入的6倍左右。(新華網)
國務院決定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2011年1月5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
會議提出,在“十二五”期間,使全國農村電網普遍得到改造,農村居民生活用電得到較好保障,農業生產用電問題基本解決,基本建成安全可靠、節能環保、技術先進、管理規范的新型農村電網。為此,一要按照新的建設標準和要求對未改造地區的農村電網進行全面改造。二要對已進行改造但仍存在供電能力不足、供電可靠性較低問題的農村電網,實施升級改造。三要因地制宜地對糧食主產區農田灌溉、農村經濟作物和農副產品加工、畜禽水產養殖等供電設施進行改造,滿足農業生產用電需要。四要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要求,在實現城鄉居民用電同網同價基礎上,實現城鄉各類用電同網同價,進一步減輕農村用電負擔。五要深化農村電力體制改革,全面取消縣級電網企業“代管體制”,建立有利于促進農村電力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六要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區農村電網改造升級工程項目資本金主要由中央安排。繼續執行每千瓦時電量加收2分錢的政策,專項用于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升級工程貸款的還本付息。(新華社)
團中央、農業部啟動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就業行動
2011年1月10日,共青團中央、農業部簽署《關于共同實施農村青年創業就業行動框架協議》,雙方約定在“十二五”期間開展農村青年創業培訓、農業科學技術普及、農業科研杰出人才培養等工作,服務和支持農村青年增收致富、成長成才,發揮農村青年示范帶動作用,促進農業農村經濟快速發展。共青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陸昊、農業部部長韓長賦出席簽字儀式。
據了解,農村青年創業就業行動包括六項內容:一是在現代農業領域的青年創業培訓,二是面向青少年和普通農民的農業科技普及,三是農業科研青年領軍人才的培養,四是針對基層青年農技人員的知識更新,五是農村環境的整治和清潔生產,六是支持青年領辦專業合作組織。
(三農在線)
山西省今年新推十項強農惠農補貼政策
山西省政府最近決定,在繼續執行現有各項強農惠農政策基礎上,今年新實施十項強農惠農補貼政策。
一、對大中型灌區的10000公里灌區末級渠系建設實施補貼。每公里補貼2萬元。
二、對農村飲水水價實施補貼。井深400米或揚程200米以上的農村飲水工程每供1立方水補貼1元。
三、對13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補貼。每畝補貼1200元。
四、對300萬畝玉米豐產方建設實施補貼。每畝補貼30元。
五、對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蔬菜專業生產企業發展設施蔬菜給予貸款貼息補助。新建日光溫室當年新增貸款按每畝最高不超過5萬元的貸款給予貼息。
六、對林農、林業合作社開展林改造林實施補貼。喬木林每畝補貼200元,灌木林每畝補貼120元,木本糧油經濟林每畝補貼160元,水果、木本藥材等其他經濟林每畝補貼100元,跡地人工更新每畝補貼100元。
七、對農機作業和大型老舊農機以舊換新實施補貼。農機深松整地作業和玉米機收秸稈還田技術集成作業每畝補貼30元,檸條機械化平茬作業每畝補貼65元;大型老舊農機以舊換新,按新機具價格的5%~10%補貼。
八、對牛羊規模健康養殖實施補貼。新建標準化肉牛養殖小區每個補貼50萬元;新建標準化肉羊養殖小區每個補貼30萬元。
九、對農業科技推廣示范實施補貼。糧食作物每畝補貼15元,果樹每畝補貼25元,設施蔬菜每畝補貼100元,羊、牛、豬每只(頭)補貼5元。
十、對貧困地區移民搬遷實施補貼。每移1人補貼5000元。
農業部:構建五大體系保障農產品質量安全
最近召開的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會議上,農業部副部長陳曉華表示,十二五期間,農業部將著力構建和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檢測、認證、風險應急和執法監管五大體系,全面提升執法監督、風險預警、監測評估、應急處置和服務指導五大能力,推動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取得新進展。
陳曉華表示,“十二五”期間,全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的主要任務是“消除隱患保安全、控制源頭上水平、健全體系強能力、完善制度建機制”,消除隱患保安全就是要深化專項整治,著力消除風險隱患,確保不發生重大農產品質量安全事件;控制源頭上水平就是要從生產入手,大力推進標準化示范創建,強化生產過程質量控制,不斷提升農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力爭農產品質量安全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6%以上;健全體系強能力就是要強化機構隊伍建設,加強執法監管條件保障,全面提升監管能力;完善制度建機制就是要不斷總結成功經驗和做法,形成制度和模式,在全國范圍內加以推廣,形成激勵與約束相結合的監管長效機制。
(中國經濟時報)
國務院通過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
國務院常務會議最近審議并原則通過的《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草案)》規定,取消行政強制拆遷,被征收人超過規定期限不搬遷的,由政府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
該條例草案規定,對被征收人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搬遷與臨時安置補償、停產停業損失補償和補助、獎勵。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該條例草案對征收程序也做出規定,擴大公眾參與程度,征收補償方案要征求公眾意見,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還要組織聽證會并修改方案。政府做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草案規定了征收范圍。草案規定,政府是房屋征收與補償的主體。禁止建設單位參與搬遷,承擔房屋征收與補償具體工作的單位不得以營利為目的。此外,條例草案還對違反本條例的行為設定了嚴格的法律責任。
會議決定,該條例草案經進一步修改后,由國務院公布施行。
“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實現
“村村通郵、鄉鄉設所”
國家郵政局局長馬軍勝2011年1月11日表示,“十二五”時期,我國將基本完成空白鄉鎮郵政局所和行政村村郵站建設,基本實現“鄉鄉設所、村村通郵”。
馬軍勝在國家郵政局在此間召開的2011年工作會上說,我國郵政行業改革和發展要構建“覆蓋城鄉、惠及全民、水平適度、持續發展”的郵政普遍服務體系,增強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在農村村村通郵的同時,推進城鎮居民住宅樓信報箱建設,有效提升信報箱覆蓋水平。郵政網點平均服務人口達到2.2萬人。郵件全程時限、投遞頻次和深度不低于《郵政普遍服務》標準的要求。全國郵政普遍服務滿意度平均得分75分以上。要提高服務水平,提供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的用郵需求。
(新華網)
新聞出版總署:
2012年力爭基本實現村村有農家書屋
2011年全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工作會議最近在北京召開。新聞出版總署署長柳斌杰在會上提出,力爭到2012年基本實現“農家書屋村村有”的目標。
柳斌杰指出,這兩年是投資建設的高峰期,要建設農家書屋30多萬家,僅中西部地區的建設任務就達到近20萬家,比過去5年建設數量的總和還要多。
新聞出版總署印刷發行管理司司長、農家書屋辦公室主任王巖鑌說,經過5年多的努力,農家書屋工程建設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一是建成數量達到30多萬家,全國累計投入資金50多億元,超額完成了“十一五”建設20萬家的目標任務。二是建設速度加快,前不久中央財政下達了兩年的建設計劃和25億元專項資金,到2012年農家書屋能夠基本完成,提前3年竣工。三是工程質量上乘,配書品種豐富,基礎設施完善,給農民提供了就近讀書學習的便利服務。四是作用顯著發揮,農家書屋已經培養了一大批有文化有知識的新型農民,建設農家書屋的意義和價值得到了充分顯現。
(農民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