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傳林,現任吉林省白山支隊新房子邊防派出所第三責任區民警,兼任轄區景秀村、大頂子村和大湖村黨支部副書記。身兼數職的張傳林上任后,探索出了警官任村官“四部曲”工作方法,贏得了村民的真誠擁護。
耐心做“解難村官”。景秀村位于新房子河的北山腳下,地處偏遠,近百名村民只能通過1米多寬的簡易索橋與外界聯系,而且每逢汛期河道漲水,村莊進不來出不去。2007年初,張傳林多次前往有關部門請示協調,為景秀村建起了一座長30米的鋼筋水泥橋。之后,張傳林決定在景秀村崗山修建一座蓄水池,并與村委主任帶頭捐款,籌集到5萬余元。半個月后,村民們喝上了方便、清潔的自來水。
潛心做“引路村官”。大頂子村土地肥沃,但因地處偏僻,交通閉塞,當地的特產人參、北五味子等產品一直未能形成規模化生產。為徹底改變現狀,張傳林積極協調村委成員發動村民改良人參、北五味子的品種,提高產品質量,并利用互聯網幫助村民拓展市場。2009年,村民李作軍家的北五味子凈收入近10萬元,成為了村里脫貧致富的新典型。
精心做“和諧村官”。為了營造轄區和諧環境,讓百姓安居樂業,張傳林主動協助大頂子村委會修筑水泥道路,對污水溝和路邊進行綠化,使大頂子村一躍成為全鎮的衛生村。為了豐富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他積極聯系鎮文化站開辦了法制夜校,依托警務室創辦了愛民圖書閱覽室,并廣泛宣傳村民中的好人好事,積極引導群眾做文明人、說文明話、辦文明事,在村民之間形成了崇尚誠信友愛、提攜互助的新風尚。
全心做“維權村官”。任職期間,張傳林為群眾調解糾紛96次、提供救助服務63次,為人民群眾挽回經濟損失60余萬元,用實際行動維護了村民的人身及財產權益,贏得了當地群眾的信賴和贊譽。
2008年3月初,張傳林得到線索,大湖村村民吳某因不夠條件多次辦理低保未成,揚言要炸掉長白縣民政局辦公室。4月1日上午,按慣例到吳某家走訪的張傳林發現吳某家人去房空,立即組織村治保人員向新房子鎮里追去,終于在開往縣城的客車上將攜帶3根雷管、1公斤炸藥的吳某堵住。一起預謀的爆炸案被成功制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