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村干部,首先要考慮的是民生問題,而教育問題應該擺在民生問題的首要位置。搞好教育,惠及千家萬戶,利及子孫后代,這是最大的民生。”湖北省紅安縣余家崗村黨支部書記黃忠安一句簡短、樸實的話語,流露出他任村官十余年來高度關注學校、高度關心教師、高度關愛學生的教育情結。
余家崗村是紅安縣上新集鎮的一個明星村。全村共2100余人,占地6200余畝。10年來,在黃忠安的帶領下,全村發展種養業,開發經濟林,村民收入大幅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大大改善。余家崗村因此獲得了黃岡市文明村、紅安縣新農村建設先進村等榮譽。黃忠安也因此當選為紅安縣黨代表、紅安縣勞動模范。
經濟發展了,村子變樣了。這些成績,并沒有沖淡黃忠安對教育的關注。他說:“要徹底改變農村面貌,必須提高農民素質。農村的發展離不開教育,我們要時刻關注教育,支持教育。”2003年是他上任后的第二年,他力排眾議,多方籌措60余萬元,在余家崗小學建成了一棟全封閉式的教學樓,并想方設法,為學校添置了100余套課桌椅,配置了體育器材、音樂設備。
“要辦好學校,首先要能留住教師。”黃忠安說,“雖然學校條件不錯,但我們離鎮中心比較遠,要留住教師的心還是不容易。”為了改善教師生活水平,他用村里節約出來的一部分辦公經費購買大米和食用油,親自送到學校;每年教師節前,他都要親自到學校慰問教師,并把全體教師請到家里吃頓飯。他還多次組織教師參加文體、一日游等活動,豐富教師的文化生活。
黃忠安關注教育還體現在對學生的關愛上。哪家孩子不上學,他都要與老師一起上門做工作。對有困難的學生和家庭,他會毫不猶豫地給予資助。據了解,余家崗村委會每年都要拿出近千元資助貧困生,黃忠安任職以來個人資助過的學生有十幾人。2009年,當他聽說他資助過的本村學子湯鵬考取美國俄克拉何瑪州立大學博士生后,專門給他買了一臺價值4000余元的手提電腦,讓他在海外安心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