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我考上屯留縣大學生村干部;2008年12月,高票當選余吾鎮南街村村委副主任;2010年1月,經公開選拔,成為余吾鎮北莊村黨支部書記,之后,兼任南街村黨支部書記。
上任后,我苦思冥想要為南街村尋找一個投資少、效益好的致富項目。通過走訪,我了解到村里有幾位婦女在大城市的服裝廠打過工,有成熟的縫紉技術。于是,我想成立一個制衣合作社。
通過市場調查,我認為制衣項目可行!我分析,北方在布料生產、流行款式上處于劣勢,所以我們不做時裝,只做校服、工作服,這樣,目標客戶明確,市場容易打開。
我與有投資能力的朋友逐個溝通,最終有一位朋友愿意投資35萬元。
經過余吾鎮黨委書記劉志敏出面協調,我們先在鎮舊醫院場地上建起廠房,并對員工進行了系統培訓。
我領辦的屯留縣南街村泰和昌制衣合作社(下稱制衣合作社)正式成立了。目前已招聘村民20名,購進縫紉機30臺、剪版機1臺、鎖邊機2臺、蒸汽熨燙鍋爐1臺。今后要繼續擴大規模,再安排50個村民就業。
第一筆訂單是我跑出去爭取到的。我到長治市,托人找到一位服裝廠老板,他把一筆1800套校服的訂單讓給我,以示對大學生村干部工作的支持。當時,我對利用現有的設備和技術能否如期完成生產任務心存疑慮,就找市里的同學幫忙,他同意我們到他的廠里去生產,同時對員工進行再培訓。我們邊生產、邊學習,如期按質按量完成了第一個訂單生產任務。
2011年1月18日,我又按期交貨240件羽絨服,這筆生意是縣委組織部金所軍部長幫我們爭取到的。縣委組織部在縣城設的大學生村干部合作社產品專賣店,是我們收獲訂單的窗口。開店第二天,我們就得到了50套工作服的訂單。我們不嫌訂單小,很認真地完成了這筆生意。
合作社框架搭建起來了,我要將工作中心轉移到市場營銷上來,這個工作由我來主抓。
“注冊制衣合作社在山西省還沒有聽說過,你們的泰昌和是首家”!省農業廳農經局白劍局長來屯留考察大學生村干部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情況時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