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級組織中客觀存在的村委會成員“在職不在位、在位不履職”現象,嚴重制約了村民自治組織作用的有效發揮,嚴重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進程,基層群眾意見較大,鄉鎮黨委、政府對村委會成員的管理也感到力不從心。
針對這一情況,浙江省磐安縣委組織部會同民政部門,在深入調研、綜合分析、反復論證的基礎上,出臺了《磐安縣村民委員會成員歇職、辭職和罷免暫行辦法》,有效破解了不作為村委會成員教育管理的難題。到目前為止,全縣已有5名村委主任和8名村委會委員被歇職,1名村委主任因長期在外打工沒有精力履職而主動辭職。
一是合理界定性質范圍。村委會成員的歇職,是指當選后的村委會成員因思想政治素質、能力水平、工作態度和作風等方面存在明顯問題,不能勝任本職工作,經村民自治程序對其采取“靠邊停歇”的教育性措施。村委會成員有以下7種情形之一的,應予以歇職,即鬧不團結,工作拆臺、扯皮、推諉的;無故不完成村委會布置的工作任務的;政令不暢,不協助鄉鎮政府開展工作的;與群眾關系緊張,群眾反映強烈的;工作不在崗,當選后不履行職責的;不遵守有關制度,經教育沒有明顯轉變的;其他原因應給予歇職的。
二是嚴格規范操作程序。村委會成員的歇職按民主評議、調查核實、談話勸誡、提出建議、形成決議、張榜公布6個步驟進行。村兩委按照要求,每年召開兩次村民代表會議,由村委會成員向村民代表進行述職并接受評議;對在位不作為、群眾意見大、評議結果較差的村委會成員,由鄉鎮進行調查核實,進一步聽取多數村民的意見;經調查核實后,對當事人進行勸誡,明確整改時間、內容和要求,確定整改時間為1個月;勸誡后整改效果不明顯的,由村兩委向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提出歇職建議,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大會討論形成歇職決議,結果在村黨務、村務公開欄上張榜公布。
三是明確規定相關要求。村委會成員歇職工作在鄉鎮政府指導和村黨支部領導下進行,縣民政局依法指導村委會具體實施。歇職時間一般為3~6個月,歇職期間暫時不履行有關職權,停發基本報酬,當年的年度考核降低一個等次。歇職期滿,經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討論通過復職決議的,給予復職。如歇職期間表現較差、無明顯改進的,延長歇職時間,或給予組織勸辭。如果村委主任被歇職或辭職的,由村黨支部主持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表決贊成票最多的一個委員主持村委會工作。
村委會成員歇職制度,是村干部創業承諾制度的深化和延伸,是暢通不稱職村委會成員“出口關”的有益探索,有利于強化對不作為村委會成員的教育和管理,有效發揮村兩委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
一是增強了村委會成員在其位就要謀其職的責任意識。實施歇職制度后,村委會成員有了明顯的壓力,也產生了強大的動力,責任意識得到明顯增強。如玉山鎮方塘村村委主任胡方躍,自2008年換屆上任以來,一直不服從村黨支部的領導,村里各項工作無法開展。歇職辦法出臺后,鎮黨委對其進行了勸誡談話,讓他原原本本學習《磐安縣村民委員會成員歇職、辭職和罷免暫行辦法》,使胡方躍深受教育。現在,該村的工作和面貌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原來一度停滯的村防洪堤建設、路面硬化、舊村改造等一批承諾項目正在順利實施。
二是有力推動了新農村建設項目的順利實施。實施歇職制度給全縣363個村的1000多名村委會成員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沖擊,部分平時工作積極性不高、工作態度不端正的村委會成員深受觸動,作為意識、服務意識、發展意識明顯增強,全縣1200多項村級創業承諾項目進展順利。如隔水村從2009年開始實施舊村改造,但由于村委會成員的不作為,一些群眾房屋拆除后卻遲遲拿不到建房用地,意見較大。鎮黨委啟動村委會成員歇職程序后,該村村委會成員切身感受到了壓力,表示要在黨支部的領導下,積極做好舊村改造工作,臨近換屆不松勁,站好最后一班崗。
三是為村級組織換屆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村委會成員歇職制度的實施,在農村黨員群眾中引起了較大的反響,給想參加競選村干部的黨員群眾以一種無形的壓力,消除了他們“一旦選上,不愁三年”的僥幸心理,迫使他們重新審視自己的能力,可有效防止“選前亂承諾,選后不干事”的現象,當村干部就要干事創業的氛圍更加濃厚,為村級組織換屆營造了風清氣正的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