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云南省富寧縣大批外出務工農民沒想到的是,出門前竟然得到了當地農行和農信社發放的打工路費和打工起步小額貸款。這樣的“驚喜”得益于云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創新信貸模式,信貸扶持失地農民,帶動大批失地農民實現創業就業。截至目前,全省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累計向昆明、玉溪、臨滄等12州市的10萬多戶失地農民提供了近30億元的貸款支持。
云南省銀行業金融機構把幫助失地農民創業致富納入信貸重點,依托與產業轉移結合的“商業市場模式”,與龍頭產業、企業發展結合的“促進就業模式”,與多種安置形式有機結合的“鼓勵創業模式”,建立了以村組為單位的貸款管理協調機制,方便了農民貸款。同時,在農戶小額信用貸款的基礎上,量身定制新型信貸品種,探索開辦與財政支持聯動的貼息貸款等多種信貸產品,將小額農戶貸款限額提高至10萬元,貸款最長期限可達5年等,有效滿足了失地農民的創業需求。
為解決貸款擔保難題,在臨滄鳳慶,縣政府按補償款75%~90%的比例向農民發放股權證,并按年分紅;當地信用社以股權證抵押,對失地農民發放貸款。在麗江,經村民集體表決同意并辦理相關登記手續后,以村集體建設用地作為抵押物,申請貸款的農戶以宅基地、租賃房屋、分紅收入等向村民小組提供反擔保。
(據《云南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