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2.3公里,擁有門面400多個,這就是寧夏回族自治區靈武市寧東鎮的失地農民創業一條街。借助自治區“一號工程”的東風,這條街上正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寧東鎮馬跑泉村二組隊長黎占金告訴記者,寧東基地開始建設以來,他們全村的2000多畝土地全部被征用。為了使失地農民能有一份可持續發展的產業,從2006年開始,靈武市在寧東鎮規劃建設了失地農民創業街,通過多種渠道動員寧東鎮失地農民進行開發入駐。在吸納了失地農民900多萬元資金后,寧東鎮又投資200多萬元用于建設,在統一門面、標準的情況下,經過2年多的建設,形成了全長2.3公里,商業用房1.27萬平方米的一條街。農戶除了自主經營餐廳、商店、修理鋪等服務業外,還通過其他渠道的創業來增加收入。黎占金告訴記者,他在這條街投資了10萬多元,建設了一座上下兩層面積達110平方米的商業用房,他愛人利用一樓開了個超市,自己則在附近承包一些工程。他承包了鴛化鐵路配煤中心的平場地工程,帶動了40多人就業,賺了10萬多元。“夢香清雅齋”老板任振舉是創業街上的明星老板之一,據了解,一日平均營業額達3000多元的這家飯館,能夠長年雇用10多位農民工就業。
據寧東鎮楊副鎮長介紹,兩年間,寧東鎮創業街上共誕生了224個小老板,吸納轉移寧東鎮及區內外勞動力565人。創業一條街不僅商機旺盛,帶動作用也非常明顯。馬跑泉村村委會還在創業一條街對面投資150萬元修建了一個占地120畝的大型停車場,實現當年投資當年創收40萬元,解決了本村10多人的就業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