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帶有吉祥文字或圖案的蘋果售價100元,一個圓形玻璃罩內長大的西瓜售價500元,一幅手工制作的精美麥秸畫售價1000元,一只雞能賣到2000元,好看、好玩的一個創意農產品禮籃5000元,一盆創意盆景可以拍出60萬元的天價。培育一個在全國有影響的創意農產品品牌,能形成一個年產值超過10億元的創意農業龍頭企業;建成一個創意農業科技園,整個園區GDP可超過100億元;建成一個創意農業產業帶,可實現年產值1000億元……
越來越多的農民嘗到了創意農業帶來的甜頭,一股“創意農業風”在華夏大地悄然流行,成為新時代農民發家致富的新追求。
“創意農業”究竟是怎么一回事,為何會有如此化腐朽為神奇的創富魔力?
“創意農業的特色及其優勢在于能夠構筑多層次的全景產業鏈,通過創意把文化藝術活動、農業技術、農副產品和農耕活動,以及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彼此良性互動的產業價值體系,為農業和農村的發展開辟全新的空間,并實現產業價值的最大化。”第一個提出創意農業概念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厲無畏這樣闡釋。
“一只雞能賣出一頭豬的價格,這就是創意農業。”中國創意農業理論創始人章繼剛博士這樣說。
中國第一家創意農業公司——洛可可創意農業則這樣解釋:創意農業就是把創意和規劃設計運用于農產品的研發、生產、加工、營銷、服務、品牌推廣等各個環節,在農業節慶活動、農業主題園區中進行景觀創意、品牌創意、文化創意和生態創意,通過與農產品加工業、旅游農業等二三產業的高度融合,提升附加值,使農民富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業強起來。
創意農業加入了農民、專家和創意工作者的智慧才干,創造出具有文化、生態、科技和服務附加值較高的創意農業產品,突破了以往農業滿足人們生理和生存需求的傳統形象,從稀缺性、藝術性、趣味性等方面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