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增歲月人增壽。一個人來到世上,由少到老是自然規律,誰也無法活回去,這或許是人生最大的無奈了。但是,我們如果能不因生理年齡的增長而沮喪,且懷有一顆不老的童心,就能在有限的人生旅程里舒心快樂地生活,真正做到“健康快樂一百歲,輕輕松松一輩子”!
今天,我們要向大家介紹的是這樣一群老人,他們個個年過八旬,卻活力無限,依然活躍在運動場上,颯爽英姿不減當年,徹底顛覆了我們傳統的“耄耋之年”印象。他們就是國家體育總局元老網球隊的六位成員。
他們笑稱自己是“80后”,和他們相處,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生命狀態,尤其是心理狀態,比那些整天為追求物質生活而奔波、為填滿欲望之壑而苦惱的“80后”一代更陽光、更健康。
現在,請閉上眼睛一分鐘,想一想自己80歲時的生活,想一想我們那時的容貌,想一想我們那時都在做些什么,或者能做些什么……也許有人會笑——那時候我都老得縮成一團了,整天靠在沙發里或者躺在床上,目光呆滯,呼吸困難,思維混亂,也許有人會愁——我能活到那時候嗎……
現在,請睜開眼睛,看看眼前的這張照片,看看照片上這六位站在網球場上,手持球拍的老人,你能相信他們都已經八十多歲了嗎?如果你能親自和他們面對面交流一番,更不會相信這些思維活躍、歡聲笑語的老人家已經八十多歲了……
這其中的每一位老人,都是一個故事,一段傳奇,大半個世紀的人生旅程,風風雨雨,坎坷起伏,自不必說:從各自工作崗位上退下來后的晚年生活,就是一段段精彩、有趣的故事。
很多讀者都會關心這六位老人家的養生之道,健身之法,作為記者,我也試著去挖掘他們日常生活中的健康之道,去探尋他們青春不老的保養秘方。細細交流下來,我發現他們都是很平凡的老人,起居飲食雖各有偏好,但也都屬常人之列;他們也都得過這樣那樣的疾病,甚至還有得過癌癥的老人……要說他們與普通人的不同之處,那就是他們一直以來,主動地參與到運動健身中來,學會管理自己的健康,不斷地給自己的身體加油充電,并以積極樂觀的心態迎接晚年生活,這份心氣兒,不像80歲,倒像是20歲的年輕人!
我總結了幾位老人的健康心得,分享給廣大讀者,有個性也有共性,每個人都知道,但未必都能做到。
樂觀向上有童心
走過了八十多年的人生歷程,見證了共和國的成立,也經受過社會動蕩的考驗,又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然后又邁進了飛速發展的新世紀……他們的內心沉淀了太多的世事變遷,已經看淡了名利,修煉出至善至純的境界來。誠如梁啟超先生送給冰心的那幅對聯所說:世事滄桑心事定,胸中海岳夢中飛。
幽默風趣,喜歡自嘲,愛開玩笑……這是幾位老人身上的共性。我在他們身上感受到的是難得的童心。提起過往,他們哈哈一笑,那些困難和挫折都忘卻在一邊,記得的都是美好的回憶,事業上的每一次啟步,獲得過的榮譽,與家人共度過的好時光……提起朋友,他們哈哈一笑,這些一起走過大半生的老朋友,昔日工作中的同事,現在是球場上的球友。每聚在一起,都有說不完的話,嘮不完的嗑……提起網球,他們哈哈一笑,多少年堅持下來的愛好,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帶給他們的,不僅是健康的體魄,還有快樂而充實的晚年生活……
他們會為一個好球而開懷大笑,也會為一個臭球大叫一聲,十足的童心未泯。可以說童心對于人生彌足珍貴。擁有童心,不僅能使身體的功能得以正常運轉,還能增強肌體的免疫能力,而煥發勃勃的生機,使身心健康,意氣風發亦情趣無限。
人生有限,而快樂無價。快樂益于身心之效,遠遠勝過山珍海味燕窩人參,更是那些腦白金之類所永難比擬的。所以說童心是抗衰老的良藥。擁有童心,就能鶴發童顏,就能童言無忌,就能心地清明,就能生動活潑,就能每天快樂如歌美好如畫,而猶同行云流水般瀟灑多致。
堅持運動不服老
每周三次的網球訓練,一打就是二十多年。這是一種堅持,而健康的秘訣就在于堅持。
站在球場邊上看他們打球,很難相信他們已經八十高齡,場上的一招一式都很專業到位,綠色的小球在網帶上飛來飛去,看得人眼花繚亂。每打一個好球就有人會大喊一聲,中氣十足,暢快的聲音傳遍球場。
這幾位“80后”老人,并不是專業網球運動員出身,他們中有的曾是足球運動員,有的曾是籃球運動員,后來又成了教練員,也有的是從事行政工作,和運動不沾邊。不過他們的共同點是都熱愛運動,而且數十年堅持不懈地參與體育運動。退休后,他們更是把對體育的熱愛從業余轉變成“主業”。
提起運動健身之道,他們都如數家珍,各有一套。從清晨五點多鐘的晨練,到上午在球場的網球;從下午公園里的健身走,到晚上睡覺前的自創保健操……可以說,他們目前的身體素質絕不遜于現在的“80后”年輕人。
這其中,他們都特別提到了一個詞——“力量訓練”。目前,中老年人健身運動的不算少,可大多數人的健身理念仍停留在“慢跑、散步和太極拳”這個層次上,對于利用啞鈴進行肌肉力量練習則視為大忌。而這幾位健康老人的身體力行告訴我們,中老年人運動健身是必須的,而“力量訓練”更是不能少的。
重視親情家和睦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這幾位老人的老伴都健在。他們的共同點是家庭和睦,夫唱婦隨,子女孝順,事業有成。
健康專家指出:個人健康、家庭健康、社會健康是健康的三個層次,家庭健康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心理學家研究表明,在人生43種“生活事件”中,“中年喪偶”的打擊力度高居榜首,高達100分,遠遠超過。入獄”(73分)的打擊,由此可見,家庭關系的重要性。
漫漫人生路,沒有比家更溫暖的去處了,家是沙漠中的綠洲,風浪中的港灣;家是人生的驛站,生活的愛窩……這個家,自然少不了老頭子和老婆子。俗話說得好,少年夫妻老來伴。晚年生活的質量好壞,離不開老伴之間的相互照顧,離不開子女們的孝順關愛。這幾位“80后”老人能在球場上盡情揮灑汗水,自然也離不開背后家人的支持和鼓勵。練了一上午的球,他們回到家里,熱乎乎的飯菜已經準備好了,吃完飯,休息一會,再和老伴一起去公園逛一圈,這樣的一天才算圓滿吧。當然這塊球場上也不乏夫妻搭檔,同場揮拍,其樂也融融。
起居規律愛生活
與面前這幾位健康老人交談,感覺他們耳不聾,眼不花,口齒伶俐,思路暢通。我一再想探求他們的養生秘訣,不放過他們從早到晚的每一個生活細節。
可說來說去,他們都說“沒有秘訣”,日常的生活都不外乎是“起居規律睡午覺,不吸煙來不喝酒,讀書看報學到老,熱愛生活勤干活。”這些也是他們的一個共同點吧。說起來很平常,可細想想,要做得到,做得好,并常年做下來,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或者說,健康其實就這么簡單,只是看你能不能養成健康生活的好習慣。
在球場上,他們是運動高手;在生活中,他們也都是一把好手,家里的事情都親力親為,買菜做飯,都自己動手。只要他們自己不認為自己老了,年齡也奈何不了他們啊。
采訪結束,記者和幾位老人一起走出球館,他們的家離網球館不遠,都騎著自行車過來的。他們幾位的“老爺車”著實讓我們感動,這些自行車都有一二十年的歷史了,老得可以進博物館了,可他們還是騎得有滋有味,樂此不疲。我想,以他們的經濟條件,換輛漂亮的新車是沒有問題的,可他們依然和“老爺車”相伴,進退有度,不緊不慢,騎出了歲月的溫度,騎出了人生的味道……健康人生,更是一種人生態度。
編者的話:
著名健康教育專家洪昭光教授說過:健康面前有四種人。聰明人,投資健康,早期預防,健康增值,輕松活到一百二:明白人,儲蓄健康,健康保值,平安活到九十歲:普通人,漠視健康,健康貶值,帶病活到七十歲:糊涂人,透支健康,提前死亡,勉強活到四五十。
造物主對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公平的,每一個人都獲得了一份寶貴的禮物——健康的身心,只是太多的人在健康面前是糊涂人,他們不珍惜健康,于是,健康漸漸遠離了他們:而這六位“80后”老人,就是一群投資健康的聰明人,有了這樣的好心態,又怎能不健康,不長壽?
還是洪昭光教授說得好:健康之路千百條,關鍵一點是心態。一個快樂的心態勝過十劑良藥。心胸開闊,性格隨和,樂天知命,知足常樂,自然會長命百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