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俗稱“血癌”。在很多人看來,白血病基本等同于不治之癥。目前,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經過個體化治療后,白血病的治療效果和預后還是很好的,相當一部分患者可以獲得長期生存,甚至治愈。
60%患者易出現貧血
白血病是造血系統的一種惡性疾病,男性多于女性,在兒童及35歲以下的人群中高發。其特點是骨髓及其它造血組織中有大量無核細胞無限制地增生,并進入外周血液,將正常血細胞的內核明顯吸附。根據白血病細胞的成熟程度和自然病程,將白血病分為急性(幾個月)和慢性(數年)兩大類。
遺傳,空氣、水源、裝修污染……這些都是可能造成白血病高發的因素。臨床上,50%的白血病患者首發癥狀為發熱,體溫達39~40℃以上。同時,60%以上的患者可能出現蒼白、乏力、心悸、呼吸困難等貧血癥狀,以及鼻出血、齒齦出血、肝脾腫大、骨骼及關節疼痛。此外,少數患者可以抽搐、失明、心包積液、雙下肢截癱等為首發癥狀起病。
由于白血病造成正常白細胞減少,尤其是中性粒細胞減少,同時化療等因素亦導致粒細胞的缺乏,患者易發生嚴重的感染或敗血癥。另外,治療白血病中的化療藥物、放療手段影響腸胃功能,甚至出現胃功能衰竭,患者的營養補充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
用“細胞導彈”襲擊
偏方、秘藥,千萬別輕信。治療白血病的最有效的治療手段是“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但由于造血干細胞移植一直受到骨髓配型和費用方面的制約,目前用得最多的是聯合化療,可最大限度地抑制白血病細胞的增殖。
需要強調的是,在尋找不到匹配的供者情況下,可以采取DC—CIK細胞療法,在患者體外培養干細胞,通過自體造血干細胞進行移植,直接殺傷白血病細胞,并且調節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腫瘤患者的生存期。這種方法療效不如異體移植,但安全性更高,對腫瘤細胞的識別能力很強,能“瞄準”腫瘤細胞進行殺傷,且不傷及“無辜”,并避免排異反應。
目前,通過積極的化療、放療’骨髓或外周血干細胞移植,生物反應調節劑應用等聯合治療手段,已能使半數以上的患者能夠延長生存期,少數患者還能得到痊愈。
食療防癌是關鍵
白血病可治可防。生活中,孕婦不要過多地接觸x射線和其他有害的放射線。不要濫用藥物,使用氯霉素、細胞毒類抗癌藥、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時要小心。從事以苯為化工原料生產的工人一定要注意加強勞動保護,環境污染和室內裝修也應得到注視。
飲食上,患者應避免食用生冷、隔夜或已經變質的食品;禁食生蒜、生蔥、生姜等刺激性食品;新鮮水果必須洗凈、削皮后再食用;一些油炸或比較堅硬的食物也應避免食用。白血病的主要表現之一是貧血,所以鼓勵病人經常食用一些富含鐵的食物,如動豌豆、黑豆、綠色蔬菜、大棗、紅糖、黑木耳、芝麻醬、蛋黃等。
病人食納不佳、消化不良時,可供給半流質或軟飯,并注意菜肴的色、香、味、型,以引起患者的食欲。另外,選擇質量好、易消化吸收的動物性蛋白和豆類蛋白質,如禽蛋、乳類、魚蝦、瘦肉、豆腐、豆漿等。多食用含有豐富維生素的蔬菜與瓜果,如菠萊、西紅柿、獼猴桃、檸檬、胡蘿卜、南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