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植物學分類中,菇類家族成員很多,如草菇、蘑菇、金針菇、平菇、猴頭菇等達300多種。論藥用價值,則香菇可謂中藥一員。香菇又稱香菰、冬菇,為側耳科植物香蕈的子實體,有“植物皇后”、“素中之肉”、“美味山珍”等愛稱,是藥膳中重要而頗受稱贊的成員。香菇性味甘、平,歸肝、胃經。可益氣滋陰、養胃潤肺、
風化痰。用于氣血虧虛、食欲不振、脘腹脹滿等癥。《本草求真》稱“香菇,食中佳品……能益胃助食”。《本草綱目》中稱“蘑菇可以益胃腸,化痰理氣”。足見其功用之多。
目前栽培的香菇甚多,選購時以個大肉厚、菇面整齊、香氣濃厚者為佳。香菇含有纖維素、鈣、碘、鐵、B族維生素、硒及多種氨基酸,活性高,易吸收。試驗研究和臨床報告認為香菇可降膽固醇、預防動脈硬化、維護血管功能,可殺死有害細菌,有些香菇還含有多種酶及具有誘導干擾素產生的作用,對乙肝患者的恢復及預防感冒有益。從香菇中提取的香菇多糖以及香菇的發酵液可提高小白鼠T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促進白細胞介素II和腫瘤壞死因子的生成,提高動物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這些作用對保肝降脂、延緩衰老有益。
香菇含纖維素很豐富,纖維素的攝入不足正是目前“富貴病”的病因之一,大腸癌的發病也飲食過細、纖維素的攝入量不足相關。資料顯示,芬蘭人纖維素的攝入量是紐約人的兩倍,則結腸癌的發病率是紐約人的四分之一,非洲人、印度人以玉米為主食,喜好高纖維素飲食,則結腸癌患者發病率明顯低于歐美國家。成人每天從蔬菜、水果中攝入20~30克纖維素已足夠。香菇是高纖維素含量的食品,每百克香菇中含纖維素30克左右,已達到成年人全天的需求量。可見香菇不但味美,更有藥用價值,特別是近年來國外科學家發現香菇中含有一種“β-葡萄糖苷酶”,這種物質可促進機體的抗癌作用,因此有人把香菇說成是抗癌食品。
食之有道
對香菇有多種吃法,香菇酸菜花可利腸胃,開胸膈,降血脂;香菇配冬瓜可利水降壓,健脾益氣;香菇配豆腐可增強胃氣,提高食欲;香菇配羊肉可暖胃健脾,養肝益腎,對脾胃虛寒者有益。
注意事項
不宜多吃香菇,腹脹胸悶者不宜多食。香菇含鉀較多,故服強心藥洋地黃期間及高鉀血癥者應忌食。采集和購買香菇時都應嚴防混入毒菇導致中毒。中毒者表現各有不同,可表現為劇烈腹痛、嘔吐及泄瀉,或為多汗、流涎、瞳孔縮小、呼吸抑制等癥狀,故選購香菇應仔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