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瓊?cè)龘醭鲣P
朱錦華
《麒麟閣》是明末清初的“蘇州派”作家李玉所寫的一部英雄傳奇劇,第一本上卷18出、下卷15出,第二本上卷13出、下卷15出,共計61出。《三擋》是第一本下卷的第15出。《麒麟閻》的故事出自《隋唐演義》、《說唐全傳》等小說,與史實不盡相符,現(xiàn)在最常見的是《古本戲曲叢刊三集》(據(jù)舊鈔本的影印本)。《麒麟閣·三擋》是一出傳統(tǒng)的昆劇劇目,又稱為《秦瓊逃關》、《出潼關》、《三擋(老)楊林》,常常與《麒麟閣·激秦》一起連演,京劇也有演出,唱的也是昆腔。劇中的曲牌很有特點,是一套南北合套的[黃鐘]套曲,秦瓊唱一套北曲[醉花陰][喜遷鶯][刮地風][四門子][水仙子]等,中間分別穿插上官儀,賀芳、楊林、程咬金等人上場或唱或念[畫眉序][滴滴金][鮑老催][雙聲子]等南曲曲牌。不過李玉的傳奇文學本和《綴白裘》中所記錄的舞臺演出本有些區(qū)別,主要體現(xiàn)在開場,前者是以秦瓊急逃出潼關為開場,后者則以楊林在帳中連發(fā)三道追殺秦瓊的命令為開場。
《麒麟閣·三擋》劇中的主角秦瓊由老生應工,現(xiàn)在常說是由文武老生或靠把老生應工。其實無論是文武老生還是靠把老生的稱呼都是襲自京劇,據(jù)說全福班沈錫卿、鴻福昆弋武班汪雙全及傳字輩的汪傳鈐,均擅演此戲。
甘明智的《麒轔閣·激秦、三擋》這兩出戲是他還在戲校時跟鄭傳鑒老師學的,由于有“昆劇麒麟童”之譽的鄭傳鑒老師腳下功夫特別好,而他的要求又特別嚴格,因此當年甘明智學起戲來也是一個甘苦自知、苦盡甘來的過程。
當時戲校“昆大班”的老生組有10個學員,如何找到自己的特色脫穎而出,甘明智為此給自己定下一個高難的奮斗指標——專攻文武老生。因為要想成為一名出類拔萃的文武老生就必須要兼?zhèn)浜蒙ぷ雍秃梦涔Γ@又不可能一蹴而就,為此甘明智足足下了三年狠功夫。那時他在晚上9點熄燈后就到練功房里加練私功,扎著大靠練毯子功;每天早上5點,當其他同學還在夢鄉(xiāng)時他就起床吊嗓子。三年風雨無阻的堅持,甘明智無論是嗓子功力還是跟斗功夫都上去了,他說他的跟頭甚至可以從人民大舞臺最里側(cè)一直翻到臺口并能及時剎車,成績也由剛及格的3分慢慢地到4分再到滿分5分。有了這樣的身體和嗓音條件,沈傳芷老師就點名,說應該讓甘明智學《三擋》。
在《三擋》中,秦瓊的裝扮是戴黑三、扎大靠、著厚底、左手提槍、右手執(zhí)馬鞭,特點就是要把髯口、大靠、槍、馬鞭結合起來。這看起來貌似簡單,其實很難,對身體的協(xié)調(diào)性絕對是一個重大的考驗。所以初學者往往是顧得了手就顧不了腳,顧了腳又顧不了頭,耍了槍花忘了馬鞭,打馬前行時又忘了嘴里有詞。
《三擋》一開始是秦瓊出場,自報家門,把故事的情景大致交待一下,接著是上官儀奉靠山王楊林之命“請”秦瓊回去,秦瓊識破楊林的詭計,不回去,算作“文擋”。上官儀是小生扮相,穿白箭衣,頭上戴扎巾。由于上官儀與秦瓊曾是同黨,上官儀不是真正地想要殺秦瓊,因此這里他們二人的動作是對襯的,意思無非是“再見了,您當心,您走好”。接著又是賀芳前來追趕,賀芳是迫害秦瓊的首犯,秦瓊和他積怨很深,因此這里的阻擋是真的“武擋”。秦瓊和賀芳有小場面的開打,賀芳哪是秦瓊的對手,當場斃命。甘明智回憶說,印象中賀芳是由小花臉扮演,而且這個小花臉的裝扮是極有特色的,他也扎靠旗。不過他的靠旗是扎在屁股上,以突出一種喜劇效果。前面《激秦》中,歌姬張紫媽的自殺和秦瓊的急逃,都讓觀眾的心懸在半空糾結在那里,等到賀芳出場,總算可以讓觀眾緊繃的神經(jīng)暫時松緩一下,這是戲曲中常用的結構性橋段。然后是秦瓊叫關出關。潼關的大門城墻是由舞美隊的兩個檢場拉著一塊布來替代,城門拉開,秦瓊出關后、城墻隱去(布一收移入后臺),充分體現(xiàn)了戲曲舞臺的虛擬性。逃出潼關后的秦瓊又被楊林追上,有大場面的開打,但是秦瓊不敵楊林,只得敗逃。正在此時,秦瓊的瓦崗結義兄弟程咬金率尤俊達、王伯當?shù)惹皝砭葢桃Ы鹑^救下秦瓊。無奈的秦瓊不得不落草為“寇”。這樣的演法稱為“大三擋”,另有一種“小三擋”的演法是秦瓊扎軟靠,手使雙锏貫穿全劇,最后是秦瓊用張紫嫣盜來的令箭騙得潼關守將魏文通,出關投奔瓦崗,并沒有楊林出關親自追趕。
1959年,甘明智隨鄭傳鑒老師等到北京演出、有一天正好休息,剛吃過早飯,鄭老師就帶著甘明智出去,拜訪了在中國戲曲學校教小生、武生的京劇名家茹富蘭。茹富蘭出身富連咸科班,專工京劇文武小生,他的武戲受教干楊小樓,而《麒麟閻,三擋》正是楊小樓的代表作之一。甘明智當場把《三擋》走了一遍給茹富蘭老師看,茹老師對他的個別動作做了糾正。通過這次請教,甘明智也發(fā)現(xiàn)原來京劇演這個戲的路子和昆曲是十分相似的。由于茹富蘭老師的指點,甘明智更清楚演好此戲的要訣和要領,回滬以后,便更加刻苦地練功,想把最精彩的《三擋》展示出來。1960年,甘明智在學校的“蒙古包”里分場彩排過一次《三擋》,可惜并沒有串演過全劇……
所幸的是,后來甘明智在此后的教學生涯中,把《麒麟閻。三擋》這個戲教給了“昆二班”的姚祖福、許鳳澤、王元培等,還把它傳給了浙江昆劇團的邢岷山,真正是手把手地指導傳承下了這出好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