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雙核處理器的問世,引發了處理器市場的一場革命。如今,多核處理器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在IE節節敗退的瀏覽器市場,雙核瀏覽器卻進駐了千萬網民的電腦,雙核瀏覽器市場呈現出空前繁榮的可喜局面,搜狗、傲游等廠商競相跟進。對此,眾多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雙核瀏覽器將引發一場革命。
雙核瀏覽器份額瘋狂增長
所謂雙核瀏覽器,是指同時基于WebKit和Trident兩種內核,既能享受WebKit的高速,又能兼顧Trident的兼容性。而Trident內核,是微軟IE瀏覽器使用的核心。其實,雙核瀏覽器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之前日本曾經有一款名為Sleiphnir的“雙核”瀏覽器,基于IE和Firefox內核,但該產品并不主流,在日本本土瀏覽器的份額僅6%。
盡管雙核瀏覽器在日本不被看好,在國內卻備受用戶推崇。來自CNNIC的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6月,中國內地網民平均擁有的國際干線帶寬只有2.34kbps,尚不及香港的十分之一。WebKit帶來的“高速”讓在帶寬上頗為拮據的中國網民“很受用”。正因于此,雙核瀏覽器市場份額才會瘋狂式增長。
據悉,國內第一款雙核瀏覽器是搜狗于2010年4月8日推出的;半個月后,傲游推出了第二款雙核瀏覽器;5月底,騰訊也殺入雙核瀏覽器陣營……隨后,360和其他一些廠商也推出了相應的雙核瀏覽器產品,一時間,雙核瀏覽器大紅大紫。
自搜狗推出第一款雙核瀏覽器至今雖然僅有半年多的光景,但雙核瀏覽器市場份額已經不可小視。來自CNZZ的數據顯示,搜狗高速瀏覽器、傲游、360瀏覽器瓜分了國產瀏覽器三強的位置。由此可以看出,雙核瀏覽器市場份額正在瘋狂增長。
雙核瀏覽器市場的火爆,很大程度是因為WebKit內核帶來的高速體驗,迎合了國內用戶的需求。如同處理器市場一樣,網頁瀏覽也面臨全面提速!在雙核瀏覽器市場份額瘋狂增長的同時,我們也迎來了雙核瀏覽器時代。
瀏覽器市場的“雙核”之爭
如同當年AMD推出第一款雙核瀏覽器發生了真偽雙核之爭一樣,在我們迎來雙核瀏覽器時代后,雙核瀏覽器市場的“雙核”之爭隨之打響。在搜狗、傲游和騰訊紛紛推出自己的雙核瀏覽器產品后,真偽雙核之爭愈演愈烈,并且很快演變為一場激烈的技術之爭。
據開發人士表示,目前瀏覽器業界尚未有關于“雙核”的公認標準。加入WebKit內核后,雙核瀏覽器面臨兩個內核切換、數據共享、功能共用等技術難題。部分品牌的雙核瀏覽器在切換內核時很可能會出現登錄信息丟失的問題,在兩個內核中軟件功能也無法通用。從用戶應用角度來說,如果雙核瀏覽器切換內核時出現登錄信息丟失,那么這樣的產品就不能稱之為真正的雙核瀏覽器產品。
在現有的雙核瀏覽器產品中,市場先入者搜狗完美解決了雙核瀏覽器信息共享的問題。既便瀏覽器網頁時切換內核,登錄信息也不會丟失。除了信息共享這一技術難題外,雙核瀏覽器還面臨核心自動切換這一難題。
眾所周知,雙核瀏覽器使用WebKit和Trident兩個核心,由于網上銀行、網上支付等網站并不支持WebKit高速核心,這就要求雙核瀏覽器能夠根據網站來判斷是否需要切換核心。現在,搜狗、傲游、騰訊TT等雙核瀏覽器產品,全部是基于網站數據庫來判斷是否需要切換核心。也就是說,誰的網站數據庫越全面,誰的雙核瀏覽器核心平滑切換效果最好。在這方面,搜狗和傲游做得不錯,尤其是搜狗,已經積累了10萬個網站數據庫。
在實際應用中,雙核瀏覽器面臨諸多技術難題的挑戰。雙核瀏覽器市場絕不僅僅是純粹的“雙核”之爭,而是全面的技術之爭。為了解決瀏覽器市場的“雙核”之爭,開發者社區CSDN牽頭業界,公布了第一個雙核瀏覽器評測標準。
雙核瀏覽器的“高速”大比拼
雙核瀏覽器的評測標準,并沒有終止雙核瀏覽器之間的紛爭。相反,標準的出臺,讓雙核瀏覽器的紛爭再次升級。搜狗將雙核瀏覽器改名為“搜狗高速瀏覽器”,拉開了瀏覽“高速”大比拼的序幕。
當初,處理器領域已經遭遇天花板,單核處理器在頻率上已經達到了頂峰。為了提高處理器的速度,AMD推出了雙核處理器。現在,三核或六核處理器已經上世,其最終目標與單核處理器并無不同,旨在提高PC用戶的運算速度。雙核瀏覽器,也是為提高網民瀏覽速度研發的一款產品,在速度理應有所突破。
目前國內市場上主流的雙核瀏覽器有四款,分別隸屬于搜狗、傲游、騰訊和360四大廠商。這四款雙核瀏覽器,全部是基于WebKit內核和Trident內核的產品。誠然,WebKit以高速瀏覽著稱,可在實際應用中,影響網民瀏覽速度的因素還有很多。在提高網民瀏覽速度體驗方面,搜狗高速瀏覽器的策略可圈可點。
雙核瀏覽器本身就是一款中國特色的互聯網產品,這就要求廠商要不斷優化雙核瀏覽器的瀏覽體驗。在提高網頁瀏覽速度方面,搜狗先是推出全網加速,解決電信、聯通、教育網及移動用戶互訪速度緩慢的難題。此外,為了解決P2P軟件影響網頁瀏覽的問題,搜狗瀏覽器推出了網速保護和局域網保護功能。另據搜狗透露,未來還會針對網頁瀏覽加速推出一些功能,這些功能都是為了提高網頁瀏覽速度服務。
在實際應用中,如果沒有全網加速和網速保護這些功能,WebKit內核的高速瀏覽優勢也無法體現。所以說,雙核瀏覽器廠商在經歷了雙核提速之后,必然還會在“高速”方面做文章。雖然現在僅有搜狗一家雙核瀏覽器廠商從多方著手提高網頁瀏覽速度,相信不久之后其他廠商也會跟進。屆時,雙核瀏覽器的“高速”大比拼將更激烈。
雙核瀏覽器引發了一場革命?
從單核處理器,到今天的多核處理器,處理器經歷了一場革命。按照這一邏輯,大行其道的雙核瀏覽器,也引發了一場革命。不過,現在說雙核瀏覽器引發了一場革命,有點為時尚早。
從市場規模來看,雙核瀏覽器局限于國內市場,國外目前并沒有雙核瀏覽器產品,而國外用戶對雙核瀏覽器市場并沒有旺盛的需求。國外的寬帶速度比較快,Trident內核與WebKit內核在速度方面的差異很難體現出來。盡管IE瀏覽器市場份額不斷下跌,但IE在全球瀏覽器的市場份額仍接近60%。為了挽救IE瀏覽器市場份額不斷下跌的趨勢,微軟推出了IE9,并博得了眾多開發者和用戶的追捧,IE瀏覽器市場份額在緩慢提升。除了火狐和Google的瀏覽器外,雙核瀏覽器的市場又在哪里?
沒有足夠大的市場規模,雙核瀏覽器最終只能在一個相對狹窄的空間中發展,這樣是很難引發瀏覽器市場的革命。不過,從長遠角度來看,雙核瀏覽器在技術層面著實引發了一場革命。
從瀏覽器發展歷史來看,每一次大的格局變動,都是由內核交替引發的。從最早的Netscape到IE,再到后來的Firefox,乃至今天的谷歌Chorme,這一規律都得到了驗證。正因于此,業內人士預測,“雙核”可能成為瀏覽器市場變局的分水嶺。短期內,如果雙核瀏覽器無法走出國門,雙核瀏覽器很難成為主流,最終只能成為瀏覽器歷史上的一名過客,不足以引發一場革命。
客觀地說,雙核瀏覽器在技術上引發了一場革命,瀏覽器進入了多核瀏覽時代。未來,雙核瀏覽器能否一統江湖,成為各大廠商沿用的技術模式,還有一段漫長的路可走。可以肯定的是,雙核瀏覽器這一新穎技術模式將瀏覽器帶入一個全新的發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