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9年下半年伊始,國內電子商務領域突然掀起一股“團購網”創業熱潮,短短幾個月內,團程網、美團網、滿座網、QQ團、愛赴團、拉手網、窩窩網、24券和酷團網等數百家團購網如雨后春筍般一夜之間紛紛冒出,團購網市場異常火爆,競爭激烈,網友戲稱為“百團大戰”。而到2010年5月,國內團購網更是火速竄升,熱火朝天,由“百團大戰”升級為“千團大戰”了。
團購網日益火紅,“錢”景可見
目前網絡團購形式大致有三種:一種是消費者為省錢,通過論壇、QQ群自發組織的,這部分群體數量比占55%;一種是帶有職業團購性質的組織或者個人,此部分人群占35%;還有一種就是廠商為了打開市場,自行組織的團購活動,此部分群體約占10%左右。團購對象和內容也豐富多彩、五花八門,從小至電影票、衣服、護膚品,大至家電、酒店、旅游,甚至汽車、樓盤,等等,都可進行網絡團購。
團購網如今緣何火爆?對投資者而言,創建團購網站門檻較低,幾臺電腦,幾個人手,一兩萬塊錢,就可搞定一個團購網,而且由于是新生市場,消費潛力、市場空間都較為龐大,引來不少創業者蜂擁而至。如團程網創下了一天就收到數萬次電影票在線訂單的團購紀錄。而對廣大的年輕消費者而言,團購網這一動輒以低至1折、0.5折“超省錢便捷”的經營模式正迅速吸引他們眼球,在他們中間走俏,人氣指數直追網絡“秒殺”購物。
可以說,如今國內正在刮起的“團購網旋風”,已成為當下的網絡熱點,成了一種流行的消費方式。
時下此股團購網旋風給國內市場帶來的“錢”景固然一片美好,但這商機滾滾、風光無限的背后,實際上已日漸虛火旺盛,暗流洶涌。近日發布的《中國網絡團購市場研究報告》則顯示,截至去年12月份,全國大大小小的團購網站多達近千家,94家主要團購網站的參團人數達426萬,成交額達2.18億元。但從年初至今,也已有兩三百家團購網站在競爭中迅速消亡。
團購網分化明顯
“興也勃焉,衰也忽焉”。何以如此多團購網從“先驅”直奔“先烈”行列?易觀國際分析師指出,由大量個人站長搭建的眾多團購網,大多是通過超低價來招攬網民,目前并沒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從頁面設計、產品推出到營銷理念和商業模式等幾乎都如出一轍,近乎克隆團購網的鼻祖美國Groupon,只有網站名號不同,用戶體驗較差。知名營銷專家李光斗則指出,在目前狀況下,只有那些盈利模式成熟、營銷能力強大、資金雄厚的網站才有可能獲得一定的邊際效益,而同質化嚴重、難以獲得持續造血和融資功能的團購網站,將舉步維艱難于為繼的,最后只得紛紛折戟、關門。
更為重要的是,隨著國內團購網的激增,難免泥沙俱下,其弊端與問題日益涌現。目前許多團購網良莠不齊,可信度不高,經營不規范,在資金和誠信上都存在大量問題,從而給今后的市場埋下了敗筆。
現在媒體不斷披露有關團購網中隱藏著各種形形色色的“貓膩”:看似辛辛苦苦“砍”下的價格,其實是主持人和商家事先定好的;網絡上的商品看起很亮麗,其實卻是“殘疾品”,比如劣質商品和即將過期食物等,甚至體驗券也拿來賣;天花亂墜的價格優惠,其實無法兌現;消費者匯去錢款,望眼欲穿地等待著貨品,從此卻泥牛入海……
因此在盈利商業模式不成熟完善、經營不誠信規范的情況下,必須警惕國內團購網火爆后突然一地雞毛。IDC機構預測,就像曾經火爆沖天的視頻網站如今也歸為平靜,慢慢只余下優酷、土豆等幾家,5年后再來看,今后中國團購網站也不會超過15家。
團購網何以脫穎而出?
對于一個新生的團購網站來說,如何才能屹于市場而不敗,并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全國第一家旅游行業限時團購網——團程網創辦人、留美海歸博士陳東鋒指出,目前國內團購網最急需解決三個方面的經營問題:
一是打造網站品牌的誠信度、美譽度。網絡團購這種先付錢后消費的模式,是建立在對交易對象更高的信任度上,而信任度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來自于該交易對象品牌化的認同,也就是說,品牌形象的可靠忠誠、美譽度高才是團購網站最終的立身之本。這就要求團購網也要象傳統生意一樣,做到“童叟無欺、公平買賣”。
比如團程網在全國首倡“二十四小時無條件退款”,付款成功后至第二日23點59分之前,可實現無理由退款;貨款全額即時退還至團程帳戶,可供下次消費。而京探網則宣布發起“綠色自律聯盟”,并與首批十三家商戶共同簽約,承諾打造“透明團購”,提倡誠信、杜絕欺詐,讓人看見團購網的希望。
二是樹立網站產品的差異化。團購網站要做大做強,自己一定先要細分好目標消費群體不要想把所有的商品以及所有層次的消費者市場一網打盡,同時打造出個性化、差異化、特色化的產品和服務。誰能破解同質化迷局,誰能推陳出新、特色取勝,誰就能贏得客戶,誰就將笑傲江湖。
團購網除了要做好每日一款高折扣的團購外,還應對團購產品和服務進行創新嘗試。比如一些電影票團購網,可通過手機或電腦獨立訂票,可在線選場次和放映大廳的座位,憑手機號碼和短信取票,讓影迷買得舒心、快捷;比如,根據旅游消費的特性,驢友們喜歡集體出行,需要時間去規劃,一些旅游團購網則適度延長了每個產品的團購時間,以彌補了限時團購的某些不足。
戈壁創投基金合伙人劉國楊認為,雖然中國的團購網站大都是Groupon模式的復制,但那些基于中國市場的不同需求,會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與行業整合,將是最終的優勝者。
三是做好網站系統化的推廣。對于目前的旅游團購網而言,應該盡快整合媒體資源,進行系統化推廣,可采取事件營銷、公益營銷、E-mail郵箱、博客營銷、搜索營銷等現代傳播方式,展示良好產品與服務,博取最大眼球的注意力,從而得到充分體驗用戶數據,贏得回頭客機會,挖掘再次銷售,進一步產生銷售收益。
好樂買、凡客誠品等電子商務網站何以能后來居上?就是采用立體式系統化的營銷推廣模式,建立起了獨到的產品特色和良好的品牌形象,擁有了一些高黏度的用戶資源,才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資本的青睞,并最終贏得用戶與市場。
而DCCI互聯網數據中心主任胡延平則表示,事實上當前團購網站在內地已經超過1000家,“已經是千團大戰,但是大部分都是低水平重復建設,可能大部分網站并不能獲得投資。團購網站未來發展方向會更加趨近于本地化,并逐漸滲透到電子商務網站和社區等分類網站,才有更好的‘錢景’。”另外,對那些全國性的網絡團購而言,如擁有線下連鎖的實體經營門店,就更會成為塑造品牌、提升服務、擴大市場的保證,特別是針對一些大宗商品而言,這一點至關重要。
24券的創建人杜一楠則認為,團購網站真正難做的并不是線上交易,而是做好售后服務和用戶體驗,“并不是單純把東西掛出來賣,賣完就完了,還有網站運營、與商家的合作、跨區域操作等,以及全天候服務。”與以往團購網站只做銷售不做售后明顯不同的是,目前團程網等國內一些知名團購網則提供24小時手機短信在線服務,讓網民購物消費更為放心。
平心而論,團購網可以說在國內才剛剛開始學會走步,一些“年幼”的弊端和問題是在所難免的,但是隨著監管、支付的手段不斷完善,網絡商家的日益成熟規范,我國團購的市場還是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只是這中間的路還需不斷的探索與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