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
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境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一是成本增加,經營困難。通過調查,當前大部分中小企業生產所需的能源、原材料價格大幅攀升,用工和融資成本在不斷增加,導致企業的經營性成本不斷上升。而由于市場競爭的原因,企業的產品價格卻難以同步同幅度提升,這使得不少中小企業利潤已經出現大幅下滑,相當一部分企業處于虧損、破產的邊緣。而外向型中小企業的經營則更加困難,由于歐美經濟形勢疲軟,部分中小企業的產品出口大幅度減少,隨著人民幣不斷升值,企業財務上結匯損失也在不斷擴大。二是融資難。2011年我國由于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壓縮信貸規模,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又一次凸顯出來。由于各金融機構壓縮信貸規模,使原本就不被金融機構青睞的中小企業更難得到貸款,不得不靠高息的民間借貸來維持十分脆弱的資金鏈。
從目前情況分析,中小企業之所以危機不斷、生存艱難,癥結主要在于:一是這些企業多數仍處于世界制造業產業鏈的中下游,出口的產品大多數是技術含量較低、單位價值較低、附加值較低的“三低”產品。加上這兩年物價上漲,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提高, 使得不少企業的生存壓力越來越大。二是中國金融體系畸形。 一方面我國中小企業以間接融資為主,對銀行的依賴很高;另一方面,目前我國的金融機構基本上都是按商業模式運作的, 而中小企業的資信水平較低,在間接融資市場上自然處于劣勢地位, 一旦金融機構緊縮信貸,受影響的必然首先是中小企業。
二、中小企業如何走出困境
要使中小企業走出困境,不能完全寄希望于國家放松貨幣政策,因為那只能稍加緩解,不能解決根本問題,所以應在加強企業自身建設、改善綜合政策環境和完善金融體系上多下功夫。
一是中小企業應積極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精細化、特色化之路;改變“兩外模式”,在努力開拓國外市場的同時,要把注意力更多地轉向國內市場;應強化企業的規范化管理,提高資信水平的透明度。
二是國家的財稅政策和貨幣政策應充分照顧到中小企業的特點,既要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規律,又要適當給予保護。
三是應在中小企業間建立不以盈利為主要目的的合作金融體系,強化企業之間的資金互助機制。
四是要規范民間借貸市場,使中小企業這一最后的融資渠道,不至于成為它們的“陷阱”。民間借貸市場是我國中小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主要融資渠道,這些年來幾乎已成慣例,只要國家緊縮金融,民間借貸市場準出問題。由于民間借貸市場的廣泛性、零散性和復雜性,規范難度確實很大,但是對于這樣一個重要的金融市場,繼續放縱下去待出事后再去“救火”,或者對怎么管的問題再無休止地爭論下去,都是不可取的。應提高對規范民間借貸市場的重視程度,本著既能防止系統性風險, 又不要管得太死的原則逐步建立制度規范。當前可針對歷年來民間借貸市場反復出現的問題,就其共性原因出臺一些管理制度。
收稿日期:201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