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況
近期,煙臺某汽車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因出口資金回流不及時導致流動資金不足、急需融資,而其國內主要開戶行受貸款規模所限,無法滿足其融資需求。為此,工商銀行煙臺分行積極推出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業務,由該企業向工商銀行東京分行借入人民幣資金3000萬元、借款期限6個月。隨后,工商銀行煙臺分行又連續敘作了3筆類似業務。同期,中國銀行煙臺分行也開始敘作此類業務。至2011年一季度末,煙臺轄區各商業銀行共敘作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業務7筆、金額7745萬元,此類業務呈現逐漸擴大的趨勢。
二、具體涵義及業務流程
所謂“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是指由商業銀行境內外分支機構聯合協作,應國內出口企業申請,由境外行對其在出口項下的對外應收款提供人民幣融資便利的一種金融服務方式。具體業務流程為:(1)商業銀行境內行與境外行簽署協議,對雙方協作辦理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的資費等具體事項進行約定。(2)商業銀行境外行委托境內行對申請辦理出口協議融資業務的出口企業資信和交易背景進行審核。審核確認后,由商業銀行境內行按照境外行指示與出口企業簽署融資協議。(3)出口企業通過有效方式向商業銀行境內外分支行明確以下具體事項:人民幣融資金額、收款路線、融資期限等。(4)境外行收到相關融資信息后,根據約定進行人民幣融資款項資金匯入(資金性質為資本項下——獲得國外銀行貸款本金)。(5)境外進口企業向境內出口企業結算,支付貨物應付款,進行人民幣(或外幣)資金匯入(資金性質為貿易項下)。(6)融資到期后,人民幣資金匯出歸還境外行人民幣融資本金(資金性質為資本項下——償還國外銀行貸款本金)和利息(資金性質為經常項目項下——支付國外銀行貸款利息)。
三、開展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的背景
(一)境內銀行受調控影響貸款規模普遍趨緊
2011年以來,貨幣政策轉向穩健。在調控措施上,受通貨膨脹預期及貨幣流動性影響,央行已多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隨著宏觀調控的進一步趨緊,境內銀行的貸款投放規模受到限制,部分企業的正常貿易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相比而言,境外行的人民幣融資環境相對寬松,加之相關政策的扶持,使這些企業轉而向境外行進行融資,為該項業務的推出奠定了基礎。
(二)境外銀行進行人民幣資金運用的客觀需要
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業務的發展,人民幣越來越多被境外銀行使用,用于支付跨境貿易的正常往來支出。在某些境外行,為了提高經營效益,沉淀的人民幣資金必然會產生資金運用需求,而進行貸款融資無疑是境外行實現利益最大化的一種方式。由于目前人民幣在境外使用還不是很廣泛,轉而向境內這些經營實力強、與境外有貿易往來且資金短缺的進出口企業貸款則是最佳選擇。
四、開展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的積極意義
(一)有助于滿足涉外企業正常融資需求,緩解境內銀行貸款壓力
目前,我國的信貸市場還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通過開展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業務一方面可以滿足涉外企業的正常融資需求;另一方面在向境外行進行人民幣融資的過程中,有利于引進國際信貸市場先進經驗和管理技術,對境內信貸市場的制度規范、運作方式、信用評級和支付清算等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二)有助于拓寬人民幣跨境流動渠道,促進人民幣良性循環
開展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業務,不僅為人民幣資金跨境流動提供了新的結算方式、促進跨境貿易人民幣業務結算量的增長,而且由于涉及到人民幣資金跨境流動的一來一回,提高了人民幣資金跨境流動的頻率。從長遠看,有助于人民幣流出和回籠機制的建立健全,從而促使人民幣對外流動步入良性循環發展軌道。
(三)有助于增強持有人民幣的動力,促進人民幣的境外運用
由于人民幣和美元、日元等貨幣比較屬于高息貨幣,所以開展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業務,能夠有效增加境外行的貸款利息收入、提高經營效益。這樣,境外機構對人民幣的持有動力和信心會不斷增強,從而提高人民幣的境外可接受度,促進人民幣境外使用范圍的不斷擴大,逐步提高人民幣的國際化地位。
五、存在的問題
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的簽約主體雖然是境內出口企業與境外銀行,但此項業務隱含的關鍵因素是商業銀行境外行委托境內行代理履行審查、簽約等義務,實質上是境內行向境外行出具了擔保,而這種擔保對銀行來講是一種或有負債,由此可能產生的問題主要包括:
(一)流動性管理控制問題
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對于銀行而言,是一項低風險、高收益業務,如果境內銀行資金充裕,境外銀行也不可能分得一杯羹。因此,開展此項業務難免有商業銀行規避貸款指標控制的問題。在加快和擴大跨境貿易人民幣資金流動的同時,在一定時期、一定程度上會增加國內流動性負擔。
(二)人民幣負債管理問題
《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管理辦法》第二十一條規定,跨境貿易項下涉及的居民對非居民的人民幣負債,暫按外債統計監測的有關規定辦理登記。可以看出,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業務涉及到境內銀行和境內企業對境外銀行的人民幣負債問題,但從目前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實踐來看,這方面工作尚未開展,對此如何管理有關部門尚未明確。
(三)人民幣跨境融資問題
按照國際收支管理規定,跨境貿易融資應列入資本項下金融賬戶中的其他投資,交易編碼為802023(獲得國外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貸款本金),因此,此項業務涉及資本項目管理問題。另外,該項業務中,隱含的是境內銀行對境外銀行的擔保,在目前跨境人民幣資本交易部分法規尚不健全的情況下,境內行是否應就對外擔保情況進行報告等問題值得研究。
六、加強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管理的建議
人民幣出口協議融資業務的推出,一方面有商業銀行受宏觀調控影響規避貸款規模限制和做大跨境人民幣業務量的主觀因素;另一方面也有人民幣資金跨境運用的客觀需求。因此,只要有真實的貿易背景,這種創新產品符合跨境人民幣結算業務的發展趨勢,在逐漸擴大的同時,需要加強規范與管理。
(一)明確人民幣負債和對外擔保管理要求
隨著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不斷向縱深推進,居民對非居民的人民幣負債逐漸放量。應就此進行深入分析研究,出臺人民幣負債管理規定,加強統計監測和分析預警。對涉及的對外擔保問題,應建立對外擔保登記制度,明確跨境人民幣融資中境內行就對外擔保情況必須進行登記。
(二)建立跨境人民幣結算新產品備案制度
針對商業銀行不斷創新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品種的情況,應建立人民幣跨境結算創新產品備案制度。鼓勵商業銀行為推進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業務而不斷創新結算方式、推出新的結算產品,但創新產品要到人民銀行進行備案,包括協議內容和相關操作規程等。
(三)增強貿易真實性審核和監督檢查力度
要加強對跨境人民幣融資中的貿易真實性審查,對于具有真實交易背景的跨境貿易融資業務,在RCPMIS系統和手工臺賬中增加明細項目進行統計監測。對于沒有真實交易背景而借道貿易融資渠道進入境內的“熱錢”,要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大對違規行為的處罰。
(責任編輯 孫 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