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次與幾位朋友聊天,聊到各自的工作,如何有成就感,如何有困難,如何有壓力等等。當然也聊到了審計,他們談了一些意見和觀點。審計部門對加強財務管理,規范財經行為,特別是政府投資項目的審計,為公共財政著實節省了大量資金,政府少出了很多冤枉錢,功不可沒。審計部門還是比較好,沒有更多的繁雜事,中心工作抽調人員也少,單純,黨委、政府很重視,去哪兒都會受到尊重等等。咋一聽,自我感覺良好。再往下聊,感受就異樣了。
他們說,對于審計,我們這些當法人的也當很多年了,被審計的次數也記不清了,有的是年年審,有的是隔年審,反正就是那么回事。
1.審計過程和審計報告我們都很清楚。進點——開會——看賬——錄賬——分析——查找——定性——處理。審計報告一種格式四項內容:(1)基本情況(包括財務收支);(2)審計評價;(3)存在問題;(4)審計建議。
2.被審單位對審計的認知度。
(1)審計很重要,要審,審計對我們有好處,通過了審計就視為進了“保險箱”。
(2)審計報告指出的問題,只要個人沒有問題,報告反映不反映不重要。
(3)執行整改意見到位不到位無所謂,整不整改要看情況。
(4)審計建議,采納不采納是我們的事,無關緊要。
(5)處理處罰可討價還價,只要少出錢就好。
(6)審計結束,報告存檔,萬事大吉。
聽到這些言詞,作為一個審計人,心里突然覺得不是滋味,難道審計在別人眼里就是這樣子,嚴肅性,威懾力哪去了?要想把審計從真正意義上干好不容易,要靜下心來,認真思量一下,切不可自足自滿,一定要尋找切入點,尋求突破口,要讓審計三大功能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真正實現有為有位。
1.動真格換腦。
審計機關由于情況特殊,專業性強,人員流動少,絕大多數同志都干了十年以上,有的是從組建就干起快三十年了。習慣性,傳統性觀念根深蒂固,缺乏跟進意識,觀念很陳舊,適應不了時代發展與進步。過去的審計跟現在的審計區別在哪?其實“審計”二字沒變,但內涵變廣變深了,完全不同于過去了。所以說要讓審計人員徹底換腦。理念觀念要徹底更新,弄清楚新時代的審計到底該怎么做?再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2.斷后路練兵。
審計與過去比至少有以下幾點變化。第一,范圍、領域擴大很多。如:績效審計、環境資源審計、基建投資審計等;第二,方法在變。計算機審計、運用AO系統;第三,由于面的擴寬,對各種專業知識的要求在變,自己不懂怎么去審別人;第四,黨和政府、老百姓對審計要求,期望值越來越高,社會都在關注;第五,審計三大功能,其中的審計評價要求在變,怎么從宏觀上進行對某個項目審計評價,要具備較高的政策、理論水平,才能作出準確、正確、公正的評價,我們大家都能行嗎?以上談到的只是幾個方面,我們審計人不學習、不更新知識、不與時俱進,不自我加壓,自斷后路,最終將被時代所淘汰,在競爭中出局。
3.超常規履職。
為什么要超常規,現在很多地方,很多時候都提出“超常規”,審計也應該如此,按部就班,因循守舊行不通。首先要吃透法律法規;其次要用好法律法規;再次,大膽披露問題;最后,較快推行審計結果公告制度,讓社會監督。再也不能一對一地審,“天知地知,你知我知”。
4.越常規創新。
創新是動力,創新是改革的核心,所謂改就是要破舊立新。如對項目資金的監督,改過去只注重資金撥付過程,忽視資金運用的最終落腳點。溫家寶總理要求,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要注重微觀。改過去只盯大項目、大資金、大部門,忽視小資金、小項目、小部門,要知道,只要是公共財政的錢,只要沒用好,同樣會造成惡劣影響甚至影響更壞。因為他面廣,涉及民生多,弄不好還會影響社會穩定;改過去順向為逆向,特別是黨的惠民政策,從順向走,從賬面上看,一般情況下,都是正常的,每一筆錢都有去向,但由于面太廣,很難發現問題,可否考慮,先有選擇地上門上戶了解惠民政策的執行情況,作好詳細紀錄,再往回走,可能看的東西了解的東西會更真實更可靠。
5.借力推整改。
整改應該是審計的落腳點。問題指出得再多,整改不到位等于零。如何達到整改目的,光靠審計機關不行,盡管審計機關是代表政府,但畢竟還是政府的一個部門。按照管理權限,政府才是實權。所以要借政府之力,推動整改到位??煽紤]每年進行一次有征對性的整改大督查,制定過硬處理處罰措施和辦法,實行問責制。借領導經濟責任審計之力,對在任期內拒不落實審計整改意見的視為瀆職,與干部提拔使用掛鉤;借人大監督之力,建議適時開展《審計法》執行專項檢查,重點檢查審計整改意見的落實情況,達到強有力的推動作用等等。我們審計主要是審、幫、促,整改到位了,應該說目的就到達了。就像原審計長李金華說的,審計是國家財產的“看門狗”,但它不是聞聲就吠,見人就咬。
6.借勢提威力。
溫家寶總理在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財政資金運用到哪里,審計就跟進到哪里”。新的審計法實施條例頒布實施,這是個極好的契機。審計機關審計監督范圍、職權、職能都有擴大。從國家層面講,審計的重要性和作用日漸提高,特別是審計署近些年對中央預算執行單位的審計結果報告的公開,在全社會都引起轟動,地方肯定會跟進。所以我們要借勢提升我們審計威懾力,維護法律的嚴肅性,更好地為經濟社會安全運行作貢獻。
作為一名最基層的國家審計機關負責人,擔當此任時間較短,但深知責任重大,通過平常的學習實踐和觀察,應該說存在一些帶普遍性問題,故而提出個人的一些觀點,不知妥否,但有一條是必須的,我們要努力再努力,提高再提高,為審計事業發展進步盡一份微薄之力。
(作者單位:九江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