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私企摸爬滾打了幾年,也接觸了一些兄弟企業的會計人員,漸漸發現了其中存在的問題。
作為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中小企業以其數量多對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起著舉足輕重的促進作用。然而,中小企業的會計職能發揮的現況卻沒有與企業的快速發展同步,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單純追求銷量和市場份額,忽視了會計工作在企業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會計的職能受到嚴重歪曲,會計的法定地位難以確認,使得會計職能出現了弱化,甚至退化的現象。部分企業領導在組織企業整體工作時不按法規的要求設立配套的會計職能,也不賦予會計人員相應的職權,會計工作的具體運作完全由領導直接控制,會計職能的法定地位在企業中沒有保障。
一、中小企業會計存在主要問題
1.中小企業會計核算弱化現象日趨嚴重。中小企業較少配備專職會計,使用兼職會計現象比較嚴重。中小企業業主與會計存在裙帶、親屬關系,會計監督作用完全失去,從而導致財務核算混亂,弄虛作假的行為時有發生。中小企業會計核算人員知識老化現象嚴重,知識更新較慢,遠不能適應現代會計核算的需求。
2.制度缺失。內部制約制度、稽核制度、定額管理制度、計量驗收制度、財務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等基本制度,總的來說殘缺不全;或者雖有其中幾項制度,實際工作中從未認真執行過。部分企業管理者也認識到這些問題,但是依靠現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員素質無法建立健全這些制度,尤其是內控制度的不健全給企業帶來很多負面影響,這種狀況既損害了企業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業資產流失、浪費嚴重、經營管理混亂,也導致外部監督困難重重。
3.會計電算化廣泛普及,但發展不平衡。
隨著計算機在各個領域中廣泛應用,使其在會計方面的應用也逐步顯示出優越性,從而得到了眾多會計工作者的青睞,并廣泛應用于會計工作的各個環節。總的來說,會計電算化在我國已基本普及,但由于各地區、各企業的實際情況有較大的差異,導致了我國會計電算化發展的不平衡,通常是經濟越發達的地區,效益越好的企業,會計電算化程度越高,對會計工作的幫助也越大。
4.會計人員業務素質差,缺乏職業道德,知識和能力不能適應工作的需要。中小企業會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普遍存在能力缺位和知識面過分狹窄的現象。相當多的會計人員只具有應付日常業務的能力,缺少會計業務的整體組織和綜合分析能力。
5.會計核算方法簡單,會計監督不力,內部會計監督職能沒有得到發揮。會計方法的科學性與完整性是能否全面履行會計職能的關鍵。目前,一些中小企業只重視會計核算、記賬、算賬和報賬,而忽視會計監督和會計分析。比如:從會計數據的來源上,對原始憑證的控制不夠嚴格,不合要求的發票、收據甚至白條都可以。
二、建議與對策
1.加強會計人員的培訓和再繼續教育。
會計人員自身水平的提高,是現有會計規范化制度作用加強的必要條件。只有全面掌握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知識,會計人員才有可能加大監督力度、強化監督深度,同時建立會計人才市場,形成會計人員的自我約束機制和會計人才的良性流動機制。
2.認真學習并貫徹執行《會計法》及相關法規。
《會計法》對規范會計行為,保證會計數據真實完整,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市場經濟秩序,都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企業的經營者和會計人員應該認真學習有關的會計法規,并在日常的工作中以此為準則,自覺執行國家頒布的統一會計制度,提高會計信息質量和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營造實施相關法規的良好氛圍,提高會計職業判斷的獨立性。
3.加強外部監管力度。
從目前我國中小企業的現狀來看,靠企業自身約束來規范會計工作是不現實的,我們應該更多的借助于外部監管,幫助中小企業實現會計規范化。財政部門應依據有關法規作好以下工作:(1)對中小企業會計人員實行資格證書管理制度。企業聘用會計人員必須達到一定學歷、持有國家財政部門認可的資格證書,否則予以懲罰。(2)定期對中小企業會計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和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并充分發揮其作用。(3)對沒有認真履行職責的會計人員,要取消其任職資格,吊銷有關資格證書,不得再從事會計工作。最后,財政部門應督促中小企業建立、健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和內部核算制度。
4.認真落實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
(1)制定會計電算化發展規劃。①資源的配備計劃;②會計電算化的組織建立、工作分工及考核辦法。
(2)組織會計電算化的實施步驟。會計電算化系統是一人一機管理系統,因此,會計電算化的組織與實施必須緊緊圍繞計算機硬件、會計軟件、人員組織及管理等幾個方面展開。
5.全面、快速貫徹企業新會計準則體系。
(作者單位:樂安縣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