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執行審計是《審計法》賦予國家審計機關的職權,是國家審計的永恒主題。國家審計機關依法開展預算執行審計,接受人大的監督,做好對人大的監督服務工作是義不容辭的職責。審計工作中,市審計局自覺接受人大監督,為人大服務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績,特別是近幾年的預算執行審計報告內容豐富,反映的問題都是領導關心、群眾關注的社會熱點、難點。預算執行審計報告特點鮮明,主要表現為:
1.審計覆蓋面更廣。今年的預算執行審計報告反映的問題不僅有市直單位的,也有中央、省直單位的;不僅有市本級財政的,也有縣級財政的;不僅有財政財務收支方面的,也有專項資金方面的;不僅有常規審計,也有績效審計,審計覆蓋面之廣是開展預算執行審計工作以來沒有過的。
2.社會關注度更高。預算執行審計工作已經開展十余年,社會關注程度越來越高,審計署的審計報告在網站、新聞媒體等處刊發,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注,曾多次刮起審計風暴。
3.整改更加到位。我局《2008年市本級預算執行審計查出問題的整改報告》得到市人大常委會的肯定和好評。市人大財經委就整改情況專程來我局進行了調研檢查,認為:“同級審沒走過場,整改效果顯著,同時進一步提高了審計的地位,發揮了審計的監督作用。”通過這次審計上繳財政各項資金2 128.76萬元,歸還原渠道資金5 000萬元,調賬處理金額2 581.72萬元,采納審計建議6條,維護了財政經濟法規的嚴肅性,促進了各被審計單位的財政財務管理。
但由于諸多因素,審計機關在接受人大監督,主動配合人大,搞好財政審計工作還存在一定差距,也顯現了一些薄弱之處,有待加以改進。
1.多匯報,多溝通,盡可能減少體制缺陷所帶來的影響。
審計機關作為政府的一個部門,在政府領導下開展工作,必然要先把政府的要求和利益擺在首位,審計機關代表政府向人大提交審計工作報告難免會打折扣,形成的審計報告往往是經過篩選、過濾的,難以保證其“原汁原味”,影響了審計的客觀性、真實性。因此審計機關既要對政府負責,又要做好對人大的服務,確實存在矛盾。
那么要處理好二者之間的矛盾,審計機關就必須找準“平衡”點。現行體制下,審計機關應進一步加強與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工作溝通和聯系,及時反映預算執行審計的情況,反映問題做到客觀真實;同時還要多向政府匯報預算執行審計情況,爭取政府支持,盡可能賦予審計工作更強的獨立性,提高審計權威,提高審計處理處罰權,最大程度發揮財政預算審計在經濟監督中的作用。
近幾年我市的預算執行審計報告上報市政府時,市政府均未修改,對審計工作非常支持,因而每年提交人大常委會的報告都是“原汁原味”的,最完整地反映了審計情況。
2.深化預算執行審計,改善對人大的監督服務方式。
目前預算執行審計為人大監督服務主要是采取兩個報告的方式,即“審計工作報告”和“審計整改情況報告”。審計機關對財政的審計監督是在預算年度結束后進行的,是事后監督,往往只有吸取經驗教訓,無法及時糾正問題,侵占挪用財政資金等違法違規行為難以及時有效制止,公共投資也缺乏有效的審計監督,更談不上對公共開支實行全面的績效審計。審計監督在人大依法監督中的積極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因此審計對人大的服務要積極創新發展,要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專業性強的特點。
首先,財政預算審計關口前移,要樹立大財政理念。審計機關應積極主動配合人大參與預算編制初審,對預算草案編制的合法、合理、真實和準確性進行審計,為人大提供專業支持。第二,積極開展預算事中審計。配合人大對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經常性監督工作。第三,完善預算執行審計報告方式。緊緊圍繞審計工作報告和審計整改情況報告開展財政審計工作,爭取人大重視,促進被審計單位落實整改。第四,加大審計結果公告力度。提高審計權威,發揮輿論監督的作用。
3.拓寬審計思路,更新審計理念。
為適應公共財政建設、和諧社會建設的需要,適應建立責任政府、對政府及有關部門問責問效的要求,審計機關必須以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為主線,以績效審計和計算機審計為突破口,深化預算執行審計。審計視野要面向全部政府性資金,審計范圍要從關注一般預算資金向關注全部政府性資金轉變。加強對全部政府性資金的審計,應當突出以下四個層面的審計重點:一是摸清全部政府性資金的分布狀況及總量規模;二是審計并分析全部政府性資金的主要支出方向;三是檢查評估全部政府性資金的管理現狀;四是分析評價全部政府性資金的變動趨勢。
預算執行審計要將注意力轉移到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內容上來。在審計項目上抓住要害,切實做好“六個”方面的審計文章:一是強化預算法律法規政策制度的審計;二是深化部門預算執行審計;三是規范轉移支付審計;四是完善投資績效審計;五是突出民生領域審計;六是突出社會熱點難點審計。
4.加強審計隊伍建設,提高審計人員綜合素質。
為搞好預算執行審計,為人大監督服務,審計機關必須建立一支知識全面、結構合理的審計人才隊伍。要抓好隊伍建設,搞好人才培養規劃,實施分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訓,全面提高審計綜合素質,還要考慮到目前審計機關人員少,業務多,合理調配審計力量的問題。要確保充分發揮審計保障國家經濟社會運行的“免疫系統”功能,全面提高依法審計能力和審計工作水平,順應審計事業發展需要。
(作者單位:撫州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