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畫人生——徐匡藝術作品展
由中美協、上海市文廣局主辦,上海美術館承辦,四川省美協、四川省美術館協辦的“刻畫人生——徐匡藝術作品展”作為上海美術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系列首展,也是2011年的開年首展,于1月29日~2月13日在上海美術館隆重舉辦。
徐匡先生是中國現當代美術史上重要的版畫家,他以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刻畫了新中國美術的主流樣式,以其個人才華與人格魅力,記錄著一段濃墨重彩、波瀾壯闊的時代歷程,他的藝術影響著諸多的后輩。無論是在中國美術史上,還是在中國現當代歷史進程中,徐匡的藝術無疑值得銘記、傳播與研究。
本次展覽不僅僅展出徐匡捐贈的88幅版畫作品,還有他代表性的版畫原版和獨版畫、油畫、水彩畫,寫生,素描速寫作品共230余件,全面展示了徐匡先生的藝術才華,是徐匡先生第一次舉辦的大規模的個人藝術展。
海風——1949-1999上海照相館人像攝影藝術展
“海風——1949-1999上海照相館人像攝影藝術展”于2月2日至2月16日在上海美術館舉行。此展覽由上海美術館主辦,美術館學術部主任肖小蘭策展,展覽特別鳴謝良友文化基金會和《老照片》編輯部的友情支持。
照相館人像攝影藝術,在中國的藝術史上猶如一個匆匆的過客。它的命運短暫而多舛。以上海為例,第一家商業照相館出現在19世紀中葉;從20世紀30年代至60年代進入發展與成熟的繁華期,其間不過短短三四十年;隨即而來的十年“文革”幾乎扼殺了照相館對人像藝術的追求;至80年代,照相館人像攝影再度復興,然而也僅僅十年,數碼照相機迅速普及的大潮卷走了它原先不可替代的優勢;90年代之后,照相館走向衰退,如今只留存少數擁有歷史品牌的老字號,但藝術創作意義上的人像攝影已經并非主業。縱觀前后,照相館人像藝術在中國出現約150年左右。
上海的照相館是一個具有說服力的范本。眾多各具風格的名店,技術上的精湛和成熟,與都市時尚文化的緊密結合,使上海照相館的影響力幾乎貫穿了整部中國照相館歷史,輻射到全國所有城市的照相館。
重慶大學虎溪校區“三人行”繪畫作品展
響應重慶大學虎溪校區黨工委積極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號召,為展示虎溪校區職工昂揚向上的精神風貌,多角度提升校園文化,近日,重慶大學虎溪校區舉辦了教職工“三人行”繪畫作品展。
本次展覽設在虎溪校區圖書館一樓大廳,參展作品中,夏之寧老師的油畫、丙烯畫色彩斑斕,靈動傳神;巴塔老師的畫作充斥著濃郁的民族風,體現了少數民族的璀璨文化;唐進老師的國畫則顯示出了國粹的雅致不俗和深遠意蘊。畫作中繪出了祖國的大好風光、虎溪的多姿多彩,也繪出了虎溪校區教職工對生活的熱愛、對事業的追求。
本次繪畫作品展是虎溪校區“創先爭優”活動的一部分,吸引了眾多虎溪校區教職工和學生前往參觀,重慶大學黨委書記歐可平還親臨現場指導。
巴黎佳士得將舉辦古爾登珍藏系列拍賣會
巴黎一佳士得宣布將于3月29、30及31日在巴黎的東京宮舉行“古爾登珍藏系列”拍賣會。此系列搜羅了20世紀上半葉最優秀的裝飾藝術及設計私人收藏品,預計成交總額高達4000萬至6000萬歐元。
坐落于法國格拉斯盧普峽谷上的中世紀古爾登城堡,是此珍藏的所在地。此系列主要包括古典裝飾藝術及法國現代主義誕生時所制作的珍品,而后者更是現代藝術家聯盟的象征。古爾登珍藏系列順時序展示出新藝術主義的佳作,繼而呈現1920年代裝飾藝術的重大發展,再深入闡釋機器時代的嶄新設計方式——烏托邦現代主義美學觀念。
法國佳士得總裁Francois de Ricqles表示:“古爾登珍藏系列拍賣會為一眾機構和專業鑒賞家帶來難能可貴的收藏機會。獨樹一幟的系列珍品展示出裝飾藝術時期的各項運動:從古典風格代表胡爾曼、杜南,到現代主義藝術家艾琳,格雷、皮埃爾、夏羅及弗朗西斯、茹爾丹的作品,件件都是各具特色的珍藏。”
迎新春馮思剛意象榜書百龍展
近日,“迎新春馮思剛意向榜書百龍展”在位于濰坊市四平路的齊魯古玩文化城舉行開展儀式。中共濰坊市委常委劉明珂出席開展儀式并講話。濰坊市、青島鐵路局,平度市等有關方面的領導和書畫收藏界嘉賓共300多人參加儀式。
榜書又稱為少字大字書法,我國古已有之,一般以一,二個字為創作素材,要求筆畫粗壯厚重,結構勻稱茂密,根據作者對字詞意蘊的理解,通過空間分割墨色線條變化等手段的處理,來表達作者獨特的創作理念和藝術觀點。
馮思剛的意象榜書是把藝術性書法的創作欣賞性和民俗書法的裝飾性融為一體,以榜書為載體,把書法作品的“書象意境”形象的表現出來,形成一種融獨特性、創造性、實用性和娛樂性為一體,特色鮮明的書法藝術。馮思剛自幼習武,將武術的內功用于書法創作,寫出的作品鋼筋鐵骨、氣勢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