嫣然三月,很多茶客都有著自己的茗香茶思,采新嘗鮮亦是這個時節難得的樂趣。隨著福鼎白茶登頂世博會,這個溫柔美麗的“仙子”已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認識,“三抗三降”的保健作用也使得它備受都市找茶一族的喜愛。但是在討論的時候發現,依舊有不少茶友對白茶有著“只聞其名難覓其蹤”的遺憾,還有一些北方的朋友對老白茶的陳年醇香情有獨鐘……乘著新茶上市的嘗新時節,《海峽茶道》特別啟動了首期“三地品茗會”,與浙江、安徽的茶友一同分享我們收羅來的新老白茶的甘醇滋味。
01 畫意桐城——臨窗享白毫
時間:公歷4月7日下午
茶友:老唐、凜冽、齋主、曉思、靜蕓等
用品:純凈水、汝窯蓋碗、公道、粉彩品茗杯等
鑒品:白牡丹、白毫銀針、老白茶
今夕的春天,雨水似乎多了一點,連日春雨叫人的心情稍顯的有些沉悶。得了茶道的幾泡白茶不敢獨享,下午天晴,便邀了幾位好友一起品嘗這來自南國的佳茗。
對于福鼎白茶我們都不甚熟悉,作為茶會的發起人,除了趕快翻閱雜志惡補功課之外,還在論壇里詢問了幾位福建的茶友,才得知這茶竟然如此特別。除了那個美麗的傳說,它與我們日常接觸的綠茶、烏龍茶的區別挺大的。它是一種輕微發酵茶,選用白毫特多的芽葉,以不揉不炒的特異精細的方法加工而成。那該是個什么滋味呢?好奇心讓我不禁有些期待下午的品茗。
在一陣現學現賣的介紹之后,開始了我們的白茶初體驗。首輪品鑒的是白牡丹,細看其干茶葉張肥嫩、葉態伸展、毫心肥壯、色澤灰綠。沸水高沖,淡淡地浮起一串浮沫,茶的勻凈度可見一般,茶湯滋味清鮮純正、醇厚清甜,湯色杏黃明凈。
第二輪我們選擇直接品鑒那16年陳的老白茶。干茶似乎有些細碎,色澤已經變得暗紅帶些熟褐色,陳化的茶味很濃,但略帶了點棗香。茶湯紅濃,滋味相較新茶變得醇厚,但是回甘很快,仿佛一道普洱一般,口腔里的滋味很有層次感。
最后我們品嘗了白茶圣品——白毫銀針。整個茶芽為白毫覆被,銀裝綠裹,令人賞心悅目。沖泡后,香氣清鮮,滋味醇和。雖然過后,我們一致認為這樣的安排似乎有點欠妥,但是卻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那就是新白毫的茶湯沖淡了口中老白茶的微酸陳味,喚起了茶品本身的清甜滋味,原本清淡的芽茶也變得淳厚起來,而且芽芽挺立于杯底,蔚為奇觀。
首次觸電,讓我們對茶的世界有了更獨特的了解,同是自然里的一葉精靈,卻在人們的巧手妙思下演繹出如此不同的美麗。倚窗眺望,希望記下這綺麗的午后。
02 詩意湖州——老白茶醉瑞福祥
茶時:公歷4月10日下午(農歷三月初八未交申時)
清友:大茶、阿妙、好魚、慕帆、本尸、小茶、小汝等
水品:妙喜山泉水、溫山塢泉水
奇茗:白牡丹、白毫銀針、老白茶
鳳翅山陽禮茗賢
青弁東南,鳳翅之陽。唐代皎然、陸羽、張志和、李季蘭茶聚組雕幽棲于苕雪湖州歷史名人園之蔥郁中。
置無弦琴、燃有情香,擷迎春花兩枝,具杼山詩文、鴻漸《茶經》于素席,以妙喜水瀹老白茶、白毫銀針、白牡丹于一壺,供奉案頭。
注茶入盞,依次取之,雙手端舉過眉,禮敬諸位先賢。合十,默許心愿,感恩天地、感恩茗緣、感恩一切……
《茶經》云:“其思、播、費、夷、鄂、袁、福、建、韶、象十一州未詳。往往得之,其味極佳。”輕沾三昧白茶水于晝上人、羽仙、玄真子唇問潤之,聊補彼時無緣閩地白茶之遺憾。
瑞福祥里鑒白茶
仁皇山麓,瑞福祥里。吳門汪氏弟子慕帆操縵《關雎》奏啟茶會序曲。
由唐入宋,貢茶南移,茶事大興。蔡襄《茶錄》、宋子安《東溪試茶錄》、黃儒《品茶要錄》、沈括《茶法》、唐庚《斗茶記》、趙佶《大觀茶論》、熊蕃、熊克《宣和北苑貢茶錄》、趙汝礪《北苑別錄》、丁謂《北苑茶錄》、劉異《北苑拾遺》、范達《龍焙美成茶錄》、羅大經《建茶論》和佚名《北苑雜述》諸多茶著,儼然為福建之茶天下。
止語,清賞。首道白牡丹、二道白毫銀針,新綠披銀,嬌倩如佳人。天目茶女小汝演繹,出湯,分茶,眾友啜之,謂:湯色清亮澄澈,滋味純且清雋。前者清鮮、清甜;后者清醇、清爽,連綿茶氣尤足。
感悅,清鑒。三道老白茶,韻沉春秋十六載,若古木落葉紛紛。初沸溫山水沖瀹,勻點,靜品,茶湯微泛琥珀色,霞光蘊斂;入口即化,清和生津;暗沁齒頰,絲絲清涼。回甘之余,幾許蓮箬圣香宛存。
共鳴,清心。鷗鷺忘機,漫思當年,皎然、陸羽之梵影仙蹤,驚鴻屢現于蒼弁群山。昔日,緣吳興清麗水妙悟茶道;今朝,因福鼎老白茶喜參茗理。琴有德,茶亦有德。琴茶合韻,利樂有情。琴瑞,茶福,人吉祥……
03 嚴謹福州——鑒茶室里的新老白茶
時間:公歷1月7日上午
地點:福建茶葉檢測中心
指導老師:陳金水
用品:自來水、花綠茶檢驗杯
鑒品:白牡丹、白毫銀針、老白茶
相對之前兩地的品茗,福州站的品鑒相對嚴謹。今年初春的“驚雷”未響,春雨也較往年遲了幾許,可急煞了福建的茶友們。茶芽及時發,新茶幾時采,新茶味如何?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領著頭春新茶和珍藏了16年的陳茶,拜訪了原福建省茶檢中心主任陳金水先生和他的同事們。
檢驗臺上,茶檢站的專家們認真地比較三款樣茶的干茶,細細嘬吸茶品的滋味。在一番品鑒討論之后,我們有了以下的品鑒報告:
白毫銀針:
干茶緊結度好、色澤勻、條索勻齊;茶湯淡黃、毫香顯濃爽、滋味鮮醇;葉底緊接明亮、勻嫩重實。
白牡丹:
芽葉連枝、嫩采,條索肥壯芽毫顯、色、澤灰綠;茶湯色澤淺杏黃、毫香顯鮮爽、滋味濃醇;葉底肥嫩明亮。
老白茶:
為陳年壽眉碎茶。茶湯色澤暗紅,香陳尚正;滋味甘純尚厚稍露酸感;尚紅褐欠亮。
在品鑒時,陳金水先生在向我們介紹白茶的工藝和其各個等級的特點時,也對白茶的保健作用大加推崇。據國內的最新研究表明,白茶具有調節人體血糖的作用,相比其它茶類,白茶的自由基含量最低,黃酮含量最高,有消熱降火、消暑解毒、降血壓、降血脂、降血糖、抗氧化、抗輻射、抗腫瘤、人體免疫力細胞的干擾素分泌量增加5倍等作用。尤其是陳年的老白茶,不僅有清熱降火的作用,其消炎作用也十分明顯,對于輕度的感冒發燒等炎癥都用明顯的抵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