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論茶文化,總會說到人與事。什么人在從事著什么樣的茶事工作,人物在茶界擔任的角色差異也正可說明茶文化的方方面面。這些不同的角色會有不同的稱謂,大家在應用上就出現許多有趣的畫面。
茶友(Tea Drinkers)是最廣泛的稱謂,只要是喝茶的人,或是從事茶工作的人都可以稱之為茶友。在談茶的聚會上,各層各類的人聚集一堂,這時稱大家為茶友最為妥當。一度有人用茶人代替,后來隨著茶文化的進程,茶人演變成別有所指的狹意性稱謂。
有些茶友確實將茶變成了朋友,私下非常用心地研究、從事著茶的認識與沖泡,或博覽茶書,了解茶文化演變的過程,理解茶思想的內涵;或關注品茗環境,關心時下茶友們喝茶的狀況,關心茶藝業起起落落的情形。這樣的茶友往往會自稱為茶文化工作者。我們也認為茶文化工作者(Facilitators of Tea Culture)正可準確地稱呼這樣的茶友群。
有些茶友集中精力研究茶的制作、研究茶的評鑒與品飲、研究茶的沖泡與茶器、研究茶史與思想、研究品茗環境與建構、研究茶道的表現方法、研究茶文化的行銷,這些茶友專心研究,甚至專業性地從事,所以難免有所心得而有自己的著作。這樣的茶友我們可以稱之為茶師(Tea Masters)。不要把它想成制茶師,制茶師是制茶師,如果叫成茶道師,又無法涵蓋全部的意義。
有些茶友在精研茶學之后有了自己的創見,這些創見又能拓展、豐富茶文化的領域,可能在當代或未來為茶文化帶來新的發展與面貌。這時我們稱他們為茶人(Tea Guru)。這個稱謂有歷史上的意義,而且符合茶道精神,比起“茶道大師”要潛沉得多。如果剛才說的那個領導性功能很明顯,而且已寫入歷史,可以在茶人前面加個“大”字,而稱呼為大茶人(Great TeaGuru)。
在茶文化進展中,扶持它成長、發展的外圍力量具有關鍵性的重要作用。這力量可能是財物的提供,也可能是言論、政策的支持。這些茶友可能從事茶葉生產與買賣,也可能參與茶文化的工作,或只是關心、喜歡茶事而已。我們稱這些茶友為茶文化護主(Patrons of Tea Culture)。
有些茶友在茶界具有一定的專業能力,這些專業能力經常經過一定的檢驗程序方始取得,如專精于某類或多類茶制作的制茶師(Master Tea Maker)、專精于評鑒茶葉制成品質量與特性的評茶師(Tea Appralse rs)、專精于能穩定泡好各類茶的泡茶師(Tea Brewing Masters)、專精于表現茶道之美與服務性工作的茶藝師(Tea Art Masters)。
以上是以人為主體的稱謂,再談談以事為主的幾個用詞。一開頭我們就下意識地把茶友定義為喝茶的人,如果連茶都不喝,或是不喜歡喝,那就進不了茶的國度。所以喝茶(Tea Drinking)是最寬松、廣泛的用語,只要愛喝、習慣喝,既使是不求甚解地喝。喝茶可以變得是種享受,雖然還是不甚了解,但是以愉快、欣賞的心情喝它,這是屬于賞茶(TeaAppreciation)。如果要深入了解茶之色、香、味、性以及質量的高下與缺失,那就是常說的要當茶的醫生、當茶的法官。是以評茶(Tea Appraisal)的方式喝茶;另一種喝茶的方式是評茶加上賞茶,而且是以評茶的能力為基礎,以賞茶的心態對待之的品茶(Tea Savouring),它是能夠就茶賞茶的一種喝茶方式,依茶的類型、季節、地理環境、制作時的氣候、制作者的程度、沖泡的狀況等等來認識它、欣賞它,而且與茶為友的心情大于占有它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