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粹何解?是精純完美、是純正不雜、也是樸實無華。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在定州時,曾用“定州花瓷琢紅玉”的詩句,來贊美定窯瓷器的絢麗多姿。“定州花瓷甌,顏色天下白。”這是元代劉祁在《歸潛志》中對定瓷的高度贊美,足以見證定窯器那份深入人心的純粹。而乾隆詠定窯御題里有“古香古色雅宜心,宋定名陶器足珍”的詩句,充分展示了定窯古樸自然的一面。此番有幸邂逅三套定州窯器,它們既有造型上的各異之處,也具備精神上的共同之點。讓我們靜靜欣賞,來發現它們的異曲同工之妙吧!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語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意思是說,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樣,澤被萬物而不爭名利。此套《上善若水》定窯茶具組的造型古樸,整體設計線條流暢自然,由茶壺、茶海、茶杯共同組成完整的茶具組。“上善若水”四字篆刻于各個茶具上,使整套茶具組顯得古意盎然。茶壺與茶杯均配有如意腳,在造型上融入了鼎的形態,既端莊又不乏詼諧的憨態,讓人們在舉杯流轉間,感受一種幽默的人生姿態。渾圓的壺體,易凝結茶香,以茶香凝云: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夫為不爭,是故無尤。
蘭亭序
王羲之的《蘭亭序》可以說是體現了書法藝術的無上境界,超然的氣度、寬廣的襟懷、豐富的情愫,都在字里行間得到淋漓盡致的展示,讓每個遇見到它的人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
此套《蘭亭序》茶具組的最大特色,就是在茶具設計上對《蘭亭序》的呈現手法,一條黑色的“絲綢”飄逸在茶具上,表面若隱若現的文字仿佛在不停移動,讓人有種可以看到整篇《蘭亭序》的錯覺,跟著文字遨游在現實之外……
《蘭亭序》茶具組的整體造型相對簡約,茶壺以圓形為設計線條,順暢自然。茶杯融入的葵口的設計,宛如盛開的蓮花,蓮花一朵朵綻開的時候,猶如等待那一滴不知身在何方的甘露。
何謂異曲同工之妙?緣于“她們”雖姿態萬千、各有不同,但都在努力地以自己的方式引領飲茶之人通往內心的靜謐之處,沉淀一份生命的純粹之美。
聽禪
禪是什么?禪不是釋放、禪不是能量、禪不是沖動,禪只是看破、禪只是放下。當下無貪便是禪、當下無嗔便是禪、當下無癡便是禪、平靜了當下便是禪。《聽禪》茶具組的設計靈感源于中國圍棋,黑白二色是最基本的美學概念,黑白代表著一塵不染與純凈、代表著無盡的深沉與內涵。在對稱與均衡中蘊含膨脹的力量,給人一種靜謐的和諧之美,似禪家妙語,又似心靈回音。
茶具組由兩個茶壺和6個茶杯組成:兩個茶壺的造型猶如兩顆黑白的圓形圍棋子,整體的色澤晶瑩水潤,并于壺蓋、壺把等處裝點了與壺身相反的顏色,形成的對比使壺身在色澤上多了層次感,不至于太單薄。茶嘴較短,出水順暢。壺面的設計有水流之感,投石入湖,泛起漣漪幾許,行云流水間,禪音幽然;6個茶杯為白色寬口圓形矮杯,靜靜站在各自的茶壺身邊,如果讓時間停在這一刻,它們會進行一場怎樣的、關于禪的對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