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茶文化發源地之一的寧波,歷史上就曾以余姚仙茗、越州瓷著稱于世,并且它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的天然良港,唐宋以來就是對外交流的重要門戶,是“海上茶路”的起航地。與此同時,作為中國綠茶重要生產基地之一,它擁有寧海望海茶、印雪白茶、奉化曲毫、北侖三山玉葉、余姚瀑布仙茗、寧海望府茶、余姚四明龍尖、象山天池翠等寧波“八大名茶”。為了進一步提升寧波茶產業的市場競爭力,寧波市不遺余力地推進品牌一體化,全市140多個茶農和中小企業于3月23日發起組建了寧波市明州仙茗茶葉合作社,并于4月21日~22日舉辦了“明州仙茗”命名系列活動暨“茶與健康”研討會。來自全國各大產茶省以及美、日、韓等140多位茶界專家、學者、茶文化愛好者茶聚寧波,共品明州仙茗,共論科學飲茶,同游甬城茶鄉,共話茶香友誼。
品:明州仙茗
21日上午,海曙區中山廣場上鑼鼓喧天,一方由鮮明寧波特色的黑瓦灰墻搭建而成的舞臺,在綠蔭的掩映下顯得格外的溫婉。舞臺下,井然有序地擺放著數十張圓桌,桌上已備好茶席。茶仙子們,或著漢服,或著旗袍,正襟危坐于茶席前,面帶微笑,備茶凈器,等待參加活動的賓朋前來開湯。9時許,隨著一陣激越振奮的鼓聲響起,茶人們陸續到場入席,萬人品茗活動由此拉開了帷幕。
這是一場感官盛宴,不僅有望海茶、望府茶等香茶沁潤心懷,而且還有活色生香的茶歌茶舞悅耳娛目,如用甜糯的寧波話演唱的《明州仙茗》、獨具江南茶鄉風情的《采茶舞》、古典韻味十足的箜篌演奏、極富民俗特色的婚俗舞蹈……使人目不暇接。茶人們圍桌而坐,談笑風生,品茗賞歌舞。歌舞表演也吸引了不少當地市民駐足觀看。雖然現場的氣氛有些嘈雜,卻絲毫沒有影響到茶仙子們,她們仍然凝神靜氣地專注于泡好每一道茶。在靠近舞臺的一排茶桌前,一名身著青色漢服的茶仙子正專心致志地用韓式茶具泡茶。出湯后,她彬彬有禮地把茶奉給韓國青茶文化研究院會長吳令煥。吳會長點頭致謝,雙手接過茶杯,先是閉目深嗅茶香,然后慢慢啜飲。從茶仙子泡茶、斟茶、敬茶到嘉賓品茶,每一步都進行得非常和諧。也許,茶香并沒有國籍。
論:科學飲茶
感官盛宴剛散席不久,一場以“科學飲茶益身心”為主題的學術盛宴——“茶與健康”研討會便接踵而來。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原所長程啟坤、浙江農林大學茶文化學院副院長姚國坤、浙江大學茶學系教授楊賢強、浙江中醫大學教授林乾良、浙江農林大學旅游與健康學院教授俞益武、日本中國茶藝師協會理事長小泊重洋、韓國《茶的世界》主編崔錫煥等中日韓三國茶界專家、學者分別從各自所精研的領域出發,圍繞茶與人體健康的關系以及如何科學飲茶等熱點話題進行了深入探討。此外,專家、學者們還針對“茶為萬病之藥”這一經典論斷的出處與來由作了進一步論證。他們各抒己見,通過豐富詳實的材料和實驗數據來支撐自己的論點,雖然觀點與看法不盡相同,但彼此求同存異,在友好和諧的氛圍中品茗論道。據寧波茶文化促進會副秘書長竺濟法透露,本次研討會共收到海內外茶業專家、學者為大會撰寫的論文、隨筆40多篇,這些作品將在會后正式結集出版。
程啟坤:六大茶類中,優質綠茶是保存營養保健成分最多的茶類,經常飲用優質綠茶最有利于健康。以寧波白茶、安吉白茶為代表的“白葉茶”的茶氨酸含量要比一般茶高出2倍~3倍,常飲肯定對人體免疫功能作用更大。
林乾良:健康、長壽自古以來就是所有人類的共同愿望,相對的“長生不老”是我們可以追求的。其實,防病保健是延長人類壽命的關鍵。在祖國醫學中,有一系列學問是專講防病保健的,那就是“養生學”。說到養生,其實最容易、最實惠,也最合理的莫過于飲茶了。
姚國坤:茶,最初是作為藥用和食用的。如今,茶的精深加工和綜合利用的開展,茶的保健用品不斷得以開發。還有與康樂有關的茶山休閑生態游也隨之興起。因此,如何圍繞著人、綠色、健康這個主題,飲好茶、吃好茶、用好茶、賞好茶,早已為人所矚目。
小泊重洋:自古以來,人們就已經認識到茶與中藥一樣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特殊功效,正如同日本諺語中的“日常茶飯事”中表明的,茶是與日本人生活有著密切關系的飲料。近年來,茶的各種功效不斷得到科學實驗的證明,作為健康飲料更是備受關注。
楊賢強:健康一直是人們追求的終極目標,在物質條件相對富足的時候,唯有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財富。茶與健康領域作為研究熱點,研究成果最終要落實到茶藥品和保健食品的開發上。從目前國內的發展趨勢來看,圍繞具體功能成分開發全方位、多功能的系列產品將是接下去的研究方向。
崔錫煥:飲茶可以使人保持頭腦清醒,益智益腦,舒緩平穩人的心情。隨著綠茶防輻射功能的被證實,茶已被推崇為人類的生命資源之一。綠茶富含兒茶素的事實,使綠茶更被推崇為生命之茶。飲茶越多,越使腦波成為α波,有助于預防癡呆癥。
記者手記
長期以來,中國茶行業普遍存在品種多、品牌少的現象,全國各產茶區以“產地+品種”來命名的茶數不勝數。因此,業界流行著這樣一句話:香茶喝到老,茶名記不了。就綠茶而言,據不完全統計,全國18個產茶省(區)都產綠茶,花色多達上千種。然而,如此紛繁龐雜的名茶譜系,令人眼花繚亂,而叫得響的品牌卻少之又少。產茶區要實現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上占領一席之地,除了保證和完善該地區的茶葉品質之外,有必要進行品牌整合,以“一牌”統領“眾牌”,抱團“打天下”。因此,從寧波市明州仙茗茶葉合作社的成立到寧波市明州仙茗命名系列活動暨“茶與健康”研討會的舉辦,對于加快寧波茶產業轉型升級,統一技術、質量標準與營銷推廣,無疑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也為全國其它產茶區茶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