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衛生部發布公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于2010年12月1日起施行。
今天的中國,人人都感到食品安全的危機,很多人都不放心自己消費的食物。《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的實施無疑為人們提供了一道食品安全的防火墻。但是,保證食品安全需要全民參與,而且也只有人人參與,這堵墻才有可能建立起來并建筑得非常牢固。這種思路和方法在《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中得到了體現。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提出的起草、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應當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主要依據,這是走專家路線和以科學研究結果為準繩的。該辦法同時提及,鼓勵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參與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修訂工作。任何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都可以提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立項建議,也可對標準實施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
這意味著,專家意見、科學研究的評估結果和每個公民在生活中對食品消費的感受和經歷都可以成為未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制定的依據。因此,如果說過去的食品安全人人可為只是一種說法,那么,今天這種說法已被法律所肯定,因而意味著公民在食品安全中有更大更多的參與權和主動權,能夠更好地為自身的食品安全把關和監控。
每個公民參與制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依據在于,公眾是食品消費的主體,他們對食品安全標準具有最優先的感性的發言權。而且,公民的食品消費也直接決定著一個民族的健康和興盛,同時每個人都對自己的健康有著天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因為,如果自己不作為,食品安全就不可能有保障。
例如,網絡銷售食品的監管并不盡如人意,而且現在根本沒有標準,《食品安全法》中也沒有明確將網絡食品銷售列入法律監督的對象。這種情況很多公眾已經注意到了,也提出了建議,要將網絡食品銷售列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當中,盡快制定相關的標準。這就是公眾參與制定食品安全標準的一個典型。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強調,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應當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和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主要依據,則是從科學角度的考慮,因為任何食品安全的標準都要落實到科學研究的證明和檢驗上。而且,一些食品的安全問題不可避免地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激烈的爭論,這時更需要用科學證據來說話,以可重復的科學研究結果作定奪,以此來起草食品安全標準。
例如,俗稱“人造奶油”的氫化植物油就是這樣一種食物成分,它廣泛地存在于各種食品中,尤以蛋糕、洋快餐等食品中為甚。而植物奶油的安全與否主要是其所含的反式脂肪酸,被認為可以增加食用者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風險,而且有人把氫化油的危害比做歷史上曾被大規模使用的殺蟲劑DDT,認為植物奶油可能釀造食物史上最大災難。
對此,也有人有不同的看法,認為對植物奶油的安全問題有些言過其實。這時,就需要用科學研究的結果來說話,要以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為主要依據,并參照相關的國際標準和國際食品安全風險評估結果,制定出相關的標準。因此,這需要專家和科研人員的努力。
所以,《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把專業人員、科研結果和公眾參與結合起來,無疑是一種立體的全方位的手段,對未來的食品安全保障是一種有益的嘗試。但未來如何,需要執行這個法規的實踐來檢驗。
責任編輯/鄒佳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