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雖退休在家,但身體很不錯(cuò)。他一不打牌,二不好酒,只喜歡品茗和研究我國的茶文化。聽說云南產(chǎn)茶、制茶馳名中外,他早已心向往之。
一天,我撈到一個(gè)出差云南的機(jī)會(huì),便約老爸一起去了趟云南個(gè)舊,沒想到他竟高興得整夜都沒合眼。個(gè)舊不但有集體茶場(chǎng),而且家家的庭院中都種有茶樹,更有供游人參觀、采摘、制作、品茗的小戶人家,專門接待外地游客,讓你親自感受一下茶農(nóng)的生活情趣。
熱情好客的哈尼族姑娘娜妮婭,領(lǐng)我們到她家的房前屋后、山坡地頭看了她家的土茶樹,并教會(huì)我們?nèi)绾尾烧枞~。四月,正是茶樹生長(zhǎng)旺季。她表演了采茶、炒茶、泡茶的全過程,真是令人耳目一新。她泡的正是哈尼族一種古老的茶,叫“土鍋茶”,哈尼語叫“繪圓老潑”。
在庭院一角的那棵大皂莢樹下,娜妮婭搬一張板凳,和藹地對(duì)我們說:“大爺小叔,請(qǐng)坐”。然后她將一口小砂罐置于一旁的一只火苗微弱的小火盆上,待茶罐燒熱發(fā)燙時(shí),她把茶葉倒入罐中,同時(shí)不斷地抖動(dòng)。隨著罐溫的升高,其抖動(dòng)的速度越來越快,使茶葉烤成微黃而不枯焦。此時(shí),一股茶香飄逸而出。我見老爸張開鼻翼,不斷貪婪地做著深呼吸,好讓茶葉的清香灌滿自己的鼻腔。娜妮婭見了,努力憋住,才沒笑出聲來。她從頭到尾又叫我和老爸各做了一遍炒茶,讓我們也體驗(yàn)了一把炒茶癮。當(dāng)茶葉在鍋中炒成微黃時(shí),娜妮婭不失時(shí)機(jī)地向罐中投入些許開水。頃刻,只聽“撲哧”一聲,罐中的茶葉便“競(jìng)相怒放”了。然后倒入杯中,再摻入開水,那茶葉在透明的杯中,便輕悠悠地飄浮著。娜妮婭見老爸只看不嘗,像醉了似的,便有些耐不住了:“哎呀,老人家,您嘗呀!”老爸馬上一驚,從陶醉中醒來,抬頭默默地望著她,微笑著,慢慢地吸吮了一小口,自言自語著:“哇,好香好香的茶哪!”他忍不住為自已能品嘗到親手制作的邊民茶而興奮不已!
伴著茶香,娜妮婭還慢慢地向我們介紹起哈尼族的歷史,她說:“哈尼族絕大部分聚居在云南紅河和瀾滄江之間的山岳地帶,其中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占絕大多數(shù),思茅地區(qū)、玉溪市、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等也有分布……”乘著哈尼姑娘停頓的間隙,老爸接上了話茬,“哎,你們哈尼族歷史悠久,早期與彝族、納西族、拉祜族等同源于古代的羌族人。從唐到清代的1300余年中,‘和泥’成為哈尼族先民最普遍的歷史名稱了,是吧?”
“唉呀呀,老人家,你對(duì)我們的民族這么了解??!”哈尼姑娘笑著稱贊老爸。
接著,哈尼姑娘還為我們介紹了哈尼族“土鍋茶”的一個(gè)個(gè)有趣的傳說;陪我們一起吃了當(dāng)?shù)氐霓r(nóng)家飯。
從云南回來以后,老爸逢人便感慨地說:“啊,真沒想到,都這把年歲的人了,還能在有生之年,走了回向往多年的云南,更讓我感到新奇的是,竟然還能在云南土著居民的家中,親手參加摘茶、炒茶、品茶、吃農(nóng)家飯,這便是我人生之中快樂的快樂!”接下去,他又無不自豪地說:“哦,這多虧了我那孝順的兒??!”
責(zé)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