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中最寒冷的時候尚未過去,如何喂養寶寶方能幫助他們平安度過呢?建議你以三個關鍵詞為“綱”,抓住這個“綱”,其他事情就好辦了。
關鍵詞一:營養抗寒
幫助寶寶抵御寒冷的威脅,做好穿衣保暖、減少戶外活動固然是重要的舉措,若能設法提升肌體的抗寒力效果會更佳。具體辦法就是調整三餐,讓營養素一展抗寒的“身手”。
說到營養抗寒,一些家長便想到如何多給寶寶供給能量,大量安排高蛋白與高脂肪食物。現代研究證實這是一個誤區。在寒冷氣候下,體內的內分泌系統也被調動起來,使人體的產熱能力增強。說白了,寶寶冬季所需的能量與其他季節差別并不大,沒必要額外增加進食量來獲取更多能量,只需對食物品種做些調整,增加維生素、礦物質等養分的攝取就行了。
就維生素而言,可直接為抗寒出力的有維生素A、維生素B2、維生素C和維生素E等4種。研究資料顯示,單純補充維生素B2,可以使人體耐受的寒冷溫度降低2℃~3℃。同時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C、維生素E,則耐受寒冷的能力會更強。優選食物:奶類、蛋類(富含維生素A)、豆類、全麥面包、谷類(富含維生素B2);綠葉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C);動物內臟、禽類、植物油(富含維生素E)。必要時可在醫生指導下適量服點上述維生素的藥物制劑。
再說礦物質,與抗寒密切相關的當推碘與鐵。碘是人體制造甲狀腺素的原材料,而甲狀腺素可促進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等產能營養素轉化成能量,進而維持正常的體溫,這在抵御寒冷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同時,產能營養素向能量轉化需要足量的氧氣來“燃燒”它們,氧氣又是靠血液來運輸的,鐵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因為鐵是造血的原材料,可見營養抗寒離不開鐵的鼎力相助。食物來源:海帶、海蜇、蝦皮及海魚等含碘豐富;動物肝臟、牛肉、魚、蛋、黑木耳、大棗、乳類、豆制品等則是鐵的富礦。
關鍵詞二:調理脾胃
你的寶寶脾胃虛弱嗎?那就抓住冬季進行調理吧。祖國醫學強調:冬季是一年四季中最宜調理脾胃功能的季節。奧妙在于冬主收藏,也就是積蓄力量以待“萌發”,抓住這幾個月時間進行調理,可以補償夏令高溫以及過食冷飲等因素損傷的脾胃功能,使其恢復正常運轉,為翌年春天的良好發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1.從調整食物結構著手,暫時去除或減少那些不易消化、過于油膩的食物,特別是高脂肪食品如肉類等。食譜應以清淡、富含維生素與微量元素、易消化的食物為主,且要注意保溫。胡蘿卜就值得推薦,其中的β-胡蘿卜素可保護寶寶上呼吸道與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增強肌體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防止感冒、支氣管炎、腹瀉等冬季易發生的感染性疾病。
2.多用以水為傳熱介質的烹飪方法,如蒸、煮等,少用煎、烤等以油為介質的烹調方法,以利于脾胃的消化吸收。
3.注意食有節制,防止過飽傷及脾胃,使寶寶始終保持旺盛的食欲。
4.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運用中西藥物消除食積,提高消化、吸收功能以及對營養素的利用率。藥食兩用之品有山藥、茯苓、扁豆、蓮子、芡實、薏米、神曲、山楂、雞內金、麥芽等;西藥有各種消化酶,如胰酶、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以及B族維生素、酵母片、乳酶生等。
關鍵詞三:調整體重
如果你正在為寶寶太胖或太瘦而苦惱,那就趕緊行動起來,因為冬季也是調整寶寶體重的黃金時段。比如肥胖兒,冬季氣溫低,肌體散失的熱量也多,同種減肥方式(例如運動)較其他季節的效果更好。至于瘦弱兒,冬季氣溫低,體表血流減少,胃腸血流增多,消化運動增強,寶寶食欲大開,容易增加進食量而提升體重。
先說說“胖墩兒”的體重調整法:
1.補足維生素以及鈣、鋅等微量元素。最新研究表明,部分“胖墩兒”乃是營養不良所致,即缺乏某些營養素,如維生素A、維生素B6、維生素B12、尼克酸和礦物質鈣、鋅等。這些營養素在脂肪分解代謝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所以要盡量拓寬食譜,粗糧、野菜、綠色蔬菜及水果等均應攝食,不可偏廢。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維生素以及鈣、鋅等的藥物制劑,以恢復正常的能量代謝,削減過多的脂肪而減輕體重。
2.調查資料表明,肥胖兒大多與吃肉類等動物性食品過多、進食速度過快、輔食添加過早、零食選擇不當等因素有關。所以,提倡平衡膳食,以植物蛋白、蔬菜、水果、禽肉、魚類等為主餐食品,便成為防止肥胖的“靈丹”。
3.合理飲水。充足的水分不僅是寶寶本來就很旺盛的新陳代謝所需要的物質,也是維持正常體重的一個條件。因為體內過多的脂肪需要在水的參與下,才能轉化成熱量而散失。
4.科學選擇零食。只給孩子那些熱量低、營養高的零食,如新鮮水果、牛奶、無糖無鉛的爆米花、果汁、無糖早餐麥片等,有助于他們保持體重正常。
再說說瘦弱兒的體重調整法:
1.瘦弱兒往往脾胃功能低下,應首先給予調理,增強其對營養的消化與吸收,調理方法前已述及。
2.為防止寶寶肺部及消化道感染,為冬季保健提供一個良好的體內環境,宜補足胡蘿卜素,多吃胡蘿卜、菠菜、柑橘等,也可直接服用胡蘿卜素口服液,以保護脾胃功能。
3.按摩穴位。主要穴位有足三里(位于膝蓋下3寸處,為全身性強壯要穴,常按摩可促使消化系統功能旺盛,增進營養素的消化與吸收)和中脘(位于臍上4寸,屬任脈穴位,按摩此穴能行氣活血、清熱化痰、健脾和胃,最有利于疳積、腹痛等癥狀的防治),最好在中醫大夫的指導下進行。
4.治療疾病。孩子瘦弱可能由疾病引起,如患有佝僂病、營養不良、結核病等,應早診早治,務求徹底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