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在泉州旅游的那段時間,著名的十八景讓我流連忘返,那些名滿海內外的美味小吃,像泉州鮮酥蚵串、鹵鴨、肉燕草包飯、紅燒通心鰻等更是讓我大飽口福。我可不愿做苦行僧般的驢友,旅游對我來說,是休閑和遍嘗天下美食的好機會。
我通過博客認識了一位泉州的朋友。他告訴我如果不嘗嘗泉州的肉粽,就等于沒到過泉州。于是我到了泉州第一件事,就是讓他帶我去了老城區東街的“侯阿婆肉粽”——據說此處肉粽是最正宗的。
久居北方的我,吃慣了豆沙棗泥的粽子,以為普天下的粽子都是那個味道。這次真的是懷著好奇的心情,去見識一下所謂的泉州名小吃?!昂畎⑵湃怍铡笔且患也缓軐挸ǖ軡崈舻男〉辏瑒傔M門,肉粽的香氣就飄過來。我們選了一個靠窗的座位坐下,在等著上粽子的這段時間,朋友向我介紹了泉州肉粽的歷史。以前泉州的肉粽其實并沒有特色,倒是泉州周邊的石獅、廈門等地的肉粽比較有名氣。上世紀七十年代,一個叫賴世琴的人和妻子開始在泉州賣粽子,最初一天賣不了幾個,賺不了多少錢。賴先生是個有心人,他想:“要讓別人愛吃,總要自己先覺得好吃?!庇谑牵弑榱巳菀约爸苓叺貐^賣肉粽的地方,石獅、洪瀨、官橋、蝦尾等地的肉粽他都一一仔細品嘗過。由于賴先生是餐飲業出身,所以只要吃過一次,肉粽香料是如何配制的他就了然于胸了。經過仔細揣摩和實踐,他兼取各家之長,終于做出了“自己覺得特別好吃”的肉粽。他的肉粽剛一上市,果然不同凡響,許多人成了回頭客。沒多久,到店里吃肉粽的顧客就要排隊了。從那時起到現在,“侯阿婆肉粽”每天不論做多少都剩不下,賣得精光。
聽朋友這么一說,我有些垂涎欲滴了。過了一會兒,傳說中的泉州肉粽端了上來。我拿起一個,剝了葉子,看到糯米外居然還有一層花生醬和番茄醬,這應該是泉州人的一種獨創吧。用筷子夾開,看到里面有上等精肉塊兒,還有香菇木耳雞蛋等,竟有十幾種配料??磥碜鲷兆拥娜讼铝思氈碌墓Ψ颍y怪它如此有名氣。我慢慢品來,鹵肉的湯汁滲在軟滑生香的糯米里,配上那層酸甜可口的花生番茄醬,頓時口舌生津。有種說不出的甜蜜,道不盡的柔情,愉悅了味蕾,激活了麻木的神經。品嘗著肉粽子,感受到的是塵世間煙火氣息的幸福。
泉州肉粽的個頭很大,吃兩個已經很飽了。但我意猶未盡,就又要了一個鮑魚肉粽和一個干貝肉粽帶回去吃,真是“日啖肉粽三兩個,不辭長作閩南人”啊!
回旅館的在路上,我才想起問朋友,那個賴先生和“侯阿婆肉粽”有什么關系。朋友說,其實,侯阿婆是賴先生對老伴的昵稱,當年她在店里幫賴先生對包粽子賣粽子。由于她為人和善,態度可親,顧客們都親切都叫她侯阿婆,于是賴先生索性用這個稱呼注冊了商標?,F在侯阿婆在香港調養身體,生意由兒媳婦打理,她兒媳婦也是個精明能干的人,已經開了幾家連鎖店,還想著把生意做得更大呢!
責任編輯/劉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