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劇不要庸俗化,不要刻意追求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拍家庭生活劇是一個功夫活,講故事要有耐心。”——安建
最近有多觀眾都戲稱“家庭劇”已經變成了“戰爭劇”,夫妻間的大打出手,婆媳間的針鋒相對,親家之間的相互謾罵似乎成了這些劇集的全部內容。筆者曾經采訪一位老演員,他對自己演的吵鬧角色都不能理解,覺得是為了吵架而吵架,或許有些人會說這是強調戲劇沖突,但是觀眾會喜歡這種歇斯底里的爭吵嗎?家庭劇到底該強調什么?導演安建覺得吵鬧并非生活的主流。
安建是近年來新興起的電視劇導演,從《北風那個吹》熱播之后,他就成了拍攝家庭生活劇的代表人物,最近由他執導的《小姨多鶴》、《家常菜》、《雪花那個飄》陸續在衛視播出。其作品以情感細膩而著稱,故事娓娓道來,節奏張弛有度,主人公們經歷的一點一滴都很真實,總是能喚醒觀眾沉睡的記憶。他的這幾部作品都把時代背景放在上世紀的七八十年代,且時間跨度很長,劇中人物伴隨著社會變革發生著情感變化,很多年長的觀眾覺得從這些劇集里似乎看到年輕時候的自己。
每個人物都有真情實感
《北風那個吹》是高滿堂根據自己年輕時下鄉的真實感受創作的,講述上世紀70年代知青的真實生活,以二十多年的命運跨度,以笑淚交融的獨特講述方式,向觀眾展示了一段跨越20年的姐弟情緣。導演安建在把文字變成鏡頭語言時,也融入了自己的真情實感,前半段用幽默并心酸的方式講述著知青們的普遍生活,后半段的劇情聽上去有些離奇,但對于觀眾來說似乎并不重要。因為該劇對知青生活的真實記錄足以讓觀眾沉醉其中,能夠引起那一代人的共鳴。
最近剛播出的《家常菜》則是反映了上世紀70年代末的一群人的平凡生活,對小人物生活細節的刻畫,以柴米油鹽的百姓生活為主調,用溫情又充滿波折的故事劇情吸引觀眾視線,令人感到親切和共鳴。黃志忠扮演的劉洪昌可以說是“上得世面、下得灶間”的新好男人。他的一生就一直被何家拖累著,還無怨無悔,這樣的形象讓很多觀眾看得很憋屈,覺得他這一生太累了,對此安建的理解是,“他的隱忍跟那個時代背景有關系,對文慧的愛讓他甘心做這一切,他是大哥,就要撐起這個家,他代表了那個時代很多男人的想法,這個人物原型在現實生活中是真實存在的。當然,真實分兩種,一種是現實存在的真實,一種是觀眾審美的真實,只有他們認為這個好男人的所作所為是合理的,這個人物才是真實可信的”。對家庭劇,安建有自己的思考。
對話安建
電視指南:對于現在家庭生活劇中經常出現的“戰爭”場面,你怎么看?
安建:可能每個創作者對生活劇的理解不同,我覺得生活劇不要庸俗化,不要刻意追求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拍家庭生活劇是一個功夫活,講故事要有耐心,演員在表演的時候也要有耐心,要真實表現生活中的小事,一點一滴的細節,真實細膩的情感,要拍得精致、有味道。
電視指南:那你在拍攝中是如何把握的呢?
安建:首先是對劇本的選擇,本身要有意思,符合現實,真實可信,在拍攝過程中,我一直強調要真情流露,其實家庭劇不需要技巧,只要創作者投入真實情感,觀眾就能感受得到。
電視指南:但是很多人覺得表現太過平淡,觀眾可能不喜歡。
安建:表現真實并不是生活的簡單還原,生活中有各種形態,會遇到各種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在創作的時候準確地判斷,有些東西是可以藝術加工的,但是有些東西是不能失真的,表演上不能無限度地夸張。
電視指南:現在很多家庭劇是戲劇沖突越強烈,收視率越高,所以有些電視劇為了追求收視率,藝術加工會比較多,你如何看待這一現象?
安建:每個導演都希望收視率高,但是一場戲劇沖突救不了整部戲,電視劇永遠不是看你最精彩的一場戲,而是由最差的那場戲決定整部戲的水平。我在拍攝的時候沒考慮過收視率,只是想著把這部戲認真地拍好,《家常菜》在北京的收視率最高有13點多,平均也在前幾名,我都沒想到會有這么好的收視,說明即使平淡的生活也能打動觀眾。
電視指南:國外的家庭生活劇一般都以細節取勝,你經常看國外的劇集嗎?你在拍攝同類型題材的時候是不是會借鑒一些?
安建:國外的電視劇我看得不多,但是看了很多同類型的電影,俄羅斯的、美國的都看過不少,我很喜歡他們講故事的方式,娓娓道來,演員在表演上也很細膩到位。在拍攝的時候我沒有刻意借鑒過他們的技巧,但是可能看得多了,潛移默化中受到影響,風格自然有些相像。
電視指南:最近國內的家庭生活劇,你有比較喜歡的嗎?
安建:這些劇我看得不多,不好評價,我看過的里面,覺得《媳婦的美好時代》跟《鋼鐵年代》都不錯,整部戲的質感很好。
電視指南:你覺得今后國內家庭生活劇的發展空間與方向在哪里?
安建:家庭生活劇的發展空間會很大,因為表現老百姓的生活狀態,一定會是電視劇題材中的主流類型。發展趨勢是多樣化的,不可能走一個方向,只要是嚴肅認真的創作,深入挖掘人性與情感,都會受到觀眾的喜愛,吵鬧并不一定就是不好的表現方式,只要合適、得當,就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安建代表作品:
《走過柳源》《一級恐懼》《不棄今生》《國家機密2》
《我是太陽》《上海迷霧》《北風那個吹》
《小姨多鶴》《家常菜》《雪花那個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