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驚天動地大事件的發生,或許只源于一個很小很小的因素。它最初的端倪,甚或是一個人情感的無意間流露或宣泄。比如一個臨時的決定,頭腦發熱的一時沖動,甚至是一個人的慣性思維。這些看似毫不起眼的歷史表情,會悄悄打破原本牢固的動態平衡,從而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釀制成大事件。正如“蝴蝶效應”一說的提出者、美國氣象學家愛德華·羅倫茲說的,“一只蝴蝶在巴西輕拍翅膀,可以導致一個月后德克薩斯州的一場龍卷風”。具體到十六國時期,有幾個很小的細節,便很值得我們關注和研究。
就像當年劉備摔孩子,流下鱷魚的眼淚一樣,晉武帝司馬炎的眼淚,也絕對應該載入史冊。司馬炎的這滴眼淚,是作為一個男人的情感流露也好,還是作為一個皇帝的惻隱之心也罷,總之隨著這滴眼淚的涑然落下,他親手建立起來的王朝命運也發生了悄然變化。因為就是從那一刻起,他決定將西晉王朝交給他那個白癡兒子打理。而白癡皇帝司馬衷主政西晉16年,八王之禍也亂了16年。
導演這出煽情戲的,是司馬炎的皇后、司馬衷的生母楊艷。司馬炎最初并不想將皇位傳給司馬衷,原因很簡單,因為他本人并不白癡。但楊艷卻一直盯著接班人問題不放,母親都是護犢子的,兒子雖然是白癡,但終歸是自己的好。楊艷甚至在臨終前都念念不忘此事,親自擔綱主演了一出“枕帝膝”的苦情戲,在營造一番凄涼的氛圍之后,楚楚可憐地要求老頭子傳位給司馬衷。
溫柔漂亮的女人,病怏怏地枕在男人膝上,無奈又無助地提出生命即將終結前的最后要求,大概是一個男人最承受不了的,哪怕是一向“聰明神武”的司馬炎先生。司馬炎完全入戲,最后“流涕許之”。16年后,白癡皇帝閃亮登場,像小丑一樣在皇朝的前臺表演著他的愚蠢,也同樣輝映出16年前那滴眼淚的愚蠢。自此司馬氏禍起蕭墻,朝綱敗壞,邊疆不穩,客觀上也導致了五胡的趁機涌入,開始了北方長達130多年的亂世紛爭。
和司馬炎的眼淚有著同樣功效的,是賈南風的內分泌失調。要追本溯源,導致賈南風內分泌失調加速的,還是皇后楊艷,是她的力挺,才讓賈南風得以入住皇宮。司馬炎給司馬衷選太子妃,最初看上的是司空衛瓘的漂亮女兒。結果宰相賈充的老婆,也就是賈南風她媽,疏通打點好了楊艷這層關系,于是楊艷堅持“稱賈后有淑德”。于是,楊艷“固以為請”,哼哼唧唧地堅持,最終改變了后宮的用人導向。
有的人很難從他身上找出優點來,賈南風即是如此。賈南風長得丑,又深得其母善妒的遺傳,這些也都罷了,偏偏又進入了一個不該進入的生活環境。賈南風入宮時年僅15歲,正處于心理和生理上的成熟期,在如美女俱樂部般的后宮中成長,飽受刺激。況且,司馬衷再白癡,也沒傻到美丑不分的地步,賈南風被冷落是肯定的,長此以往,自然就會導致內分泌失調。丑女也是人,在需求上一點兒不遜于美女,甚至會更強烈。老賈憋囊得無處發泄,就產生了兩個后果:一是穢亂宮廷;再就是弄權,通過攫取權力獲得心理平衡轉移注意力。于是從誅滅楊氏集團開始,西晉皇宮刮起一陣迅猛的黑旋風,最終導致了長達16年之久的八王之亂。
五胡時期一個重要的分水嶺,便是冉閔的大誅羯胡。冉閔的功過是非,咱們暫且不去討論,最起碼,他是一個血性漢子,是敢于沖冠一怒的性情中人。而他的血性,也改變了當時中原的政治格局。冉閔是后趙皇帝石虎的養孫,客觀上說,他最初并沒有剿滅石氏集團之意,是石遵的食言和石鑒的兩面三刀,最終讓他大開殺戒。
石虎死后,石遵為爭奪皇位,曾許諾冉閔“事成,以爾為太子”。最后卻立了自己的侄子石衍,后來又看冉閔有“欲專朝政”之嫌,便想除掉他,就召集義陽王石鑒等人開會商量,結果石鑒表面上堅決貫徹會議意圖,私底下卻快馬加鞭地派人向冉閔報信。于是冉閔聯合司空李農等人,殺石遵立石鑒。然而石鑒對冉閔也不放心,又派人殺冉閔,這下惹急了冉閔,血洗鄴城,并于公元350年稱帝,國號大魏。冉閔的血性,險些讓歷史改寫,從此匈奴和羯胡二族退出了中原的歷史舞臺,取代它們的是氐族建立的前秦和慕容氏建立的前燕。
就像會議爭論得久了,最后主會者不耐煩地拍案定論,隨后拍屁股走人,讓實踐再去檢驗真理一樣,苻堅南下攻晉,也同樣是在連番討論未果的情況下決定的。然而,苻堅拍的是桌子,影響的卻是半個世紀的歷史。
淝水之戰的前幾年,苻堅其實一直在猶豫。良相王猛臨終前囑咐他“勿以晉為圖”,他并沒有忘了個干凈徹底,所以與朝臣反復論證出兵的勝算。朝中意見不一,大多數人反對,只有慕容垂、姚萇等幾個人支持。苻堅的討論,其實只是為了讓自己快下決心;別人的意見,就像選舉會上的舉手,只是一種形式和過場。既然討論不出個子丑寅卯,苻堅只有“內斷于心”,拍板定論了。
正是苻堅的拍板,才有了后來歷史上那場著名的淝水之戰。此戰再次改變了當時的政治格局:東晉度過了一場亡國危機,得以延續半個世紀的安寧;而剛剛趨于統一的北方,則再次陷入列強紛爭的境地。甚至可以說,它將中國南北朝對峙局面的到來,推遲了半個多世紀。
與苻堅拍案相得益彰的,是慕容垂的霸氣。慕容垂的后燕帝國迅速崛起之時,北方的北魏還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國。北魏在最初的幾年,一直依附于后燕,對后燕稱臣,采取姻親策略,在與世仇鐵弗部征戰中,還曾向后燕借兵。但隨著北魏的不斷壯大,便想擺脫后燕的控制。就像一直跟隨自己的小弟,突然有一天成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老大,這是很讓人不舒服的一件事情,一向霸氣十足的慕容垂哪受得了這個,于是開始了和北魏的連年征戰。參合陂一役,慕容垂的兒子慕容寶率領的后燕大軍,幾乎全軍覆沒,后燕自此元氣大傷。霸道的慕容垂于是親自征魏,途徑參合陂時,見到古戰場積骸如山,以往的霸氣和神氣變成了眼前的憤懣和憋屈,“慚憤嘔血”,最后在退兵途中死去。慕容垂身后的后燕帝國,在北魏的強勢打擊之下,被分割成南北兩部,北燕最終被北魏滅國。而北魏的崛起,無疑昭示著一個歷史嶄新階段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