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秋冬季節容易導致身體水分流失,進而威脅身心健康。
通過多種方法調節體內的水分儲備已經成為普遍處於亞健康狀態的都市居民的當務之急。
讓我們乘著這個冬季,為身心盡情的補水吧!
人體70%是水分,身體缺水,身體各個部位都可能罷工。冬秋缺水,最直接的體現就是皮膚干燥、繃緊,缺乏彈性,甚至出現龜裂、脫皮、痕癢的情況。還有很多人會感覺容易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補水對很多女性朋友來說并不是什麼陌生的話題,各類保濕護膚品幾乎成為所有年輕女性的生活必需品。其實,要緩解干燥氣候對人體的損害,多喝水當然是潤肺養顏最簡單的一招。但是,喝水也不是我們想象的那麼簡單。
科學飲水才健康
醫學證明,人在損失體重2%以上水分時,會導致注意力下降、大腦反應遲鈍、 思維混亂;長期慢性缺水可加速衰老的進程,引起泌尿系統結石、有害物質蓄積、白內障、腸道腫瘤等;急性缺水甚至會導致脫水及死亡。但如果因此認為水喝得越多越好,那就陷入了過猶不及的誤區。當水的攝入量超過腎臟排出的能力,就會導致水中毒。水中毒時,會出現腦細胞腫脹、腦組織水腫、顱內壓增高,引起頭痛、惡心、嘔吐、記憶力減退,情節嚴重者可發生漸進性精神遲鈍,恍惚、昏迷、驚厥等,甚至會死亡。
其實,口渴到急不可耐的程度,恰恰說明身體已經進入了缺水的狀態。要杜絕這種現象,必須養成及時喝水的好習慣。一天中有三個時間是補水時間表中必不可少的:
一、清晨:早晨空腹飲水能很快被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使血液稀釋,加快血液循環。還可以溫潤胃腸,使消化液得到足夠的分泌,刺激腸蠕動,有利定時排便,防止痔瘡便秘;
二、餐前:吃飯前半小時補水,既不會沖淡胃液影響消化,還可調動食欲,調節體內無機鹽濃度,減輕飯後鹽分攝入過多引起的體渴;
三、睡前:人體在睡眠的時候會因自然發汗而流失水分及鹽分,在無法補充水分的情況下,起床後便會覺得口干舌燥。睡前半小時預補水分,能讓身體在睡眠中維持平衡狀態,同時降低尿液濃度,防止結石的發生幾率。
專家也有提醒,現在市面上的水品種繁多,但首選還是白開水。其優點之一是安全衛生。對自來水進行煮沸,能夠殺菌、改善高硬度、去除如鹵代烴之類的致癌物質;優點二是取用方便,經濟實惠。
心情「補水」是健康的保障
在秋冬的干燥季節,心情會受到環境的影響,容易焦躁不安,變得消極負面,呈現出「缺水」的狀態。心情「缺水」,身體免疫力會隨之下降,大病小病的自然免不了。因此不僅要注意身體的補水,心靈的補水也需要引起重視。
改變家居主色調
浪漫的粉紅色過多會讓人亢奮,近而情緒煩躁;紫色會給空間帶來壓抑感;橙色充滿激情活力,使人安靜不下來。改變家居主色調并不是讓一種顏色占據你所有的可視范圍,而是有意識地將某一色調和諧地搭配到家居環境中。給心情「補水」,最好的當然還是綠色,淺淺的就好,又或者是淡藍色。可以把家里被單枕頭的主色改成淡藍色的,也可以把布衣柜換成綠格的。每天都有意無意地接觸這些顏色心情自然會變得開朗愉快。
保持家居環境干凈整齊
相信沒有人會愿意整天看到雜亂不堪的場面,更別說是居住環境了。其實這里所說的干凈并不是指一塵不染,整齊也并不需要多精致的設計,每天花上幾分鐘的時間就完全可以做到,如掃地、擦桌子,又如疊被子、收拾桌面,這些都是一會的功夫,把自己打理得干凈整齊,除了調節心情,更多了一份成就感。
中醫講求中合,身心都有平衡點,維持在這個點周圍的狀態才是健康穩定的。城市生活節奏快,工作繁忙,在這個干燥的季節里,為了自己的健康,別忘了緩一緩,給身心補補水。
8杯水24小時漫游記:
7:00經過一整夜的睡眠,身體開始缺水。起床後先喝250毫升的水,可幫助身體排毒。
9:00忙碌的清晨,情緒上并不輕松,一到Office要先喝杯水調節一下。喜歡綠茶,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11:00連續工作了兩個小時,起來好好活動一下,順便給自己補上一天中的第三杯水。
14:00午間小憩後,來一杯咖啡或花草茶來提神,是個不錯的主意。如果選擇一杯礦泉水可能對皮膚更好。
16:00辦公室空調的冷暖氣對皮膚保持水潤是個大敵,皮膚的老化來自於干燥。因此此時補上一杯水,來預防
皮膚干燥。
17:00離開辦公室前,再喝一杯水,給一天緊張的心情來個徹底的放松。
19:00晚餐前喝上一杯水,被水占了空間的胃就不會吃下太多食物了,有利於減肥。
22:00睡前一小時再喝上最後一杯水吧,這一杯開水對皮膚的美容效果極大。當入眠後,細胞可以充分得到水
分,而使皮膚變得光滑。只是別一口氣喝太多,以免影響你的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