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峽兩岸有關「九二共識」的問題,自陳水扁當權以來,民進黨已經拒不接受多次了,筆者對此先後發表過不少文章,實在不想過多重復了。
兩岸究竟有沒有「九二共識」?當然是有的,這是毋容置疑的客觀存在,并不是民進黨說不存在就不存在的。兩岸當年雖然沒有就「九二共識」問題留下共同簽署的文字記載,但在雙方相互往來的文書中,都有明白無誤的承認「一個中國」的文字記錄,這就是問題的核心,即「九二共識」的基本點。
當年國民黨之所以能接受這個「口頭表達」的「九二共識」,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國民黨政權已經制定了「國統綱領」,并為之成立了「國家統一委員會」,不言而喻,其中就涵蓋了「兩岸終極統一」和承認接受「一個中國」的內容,這都是在李登輝當權時期發生的事。如今,李登輝竟出面反對,公然說兩岸當時沒有「九二共識」,簡直是天大的笑話,是自打嘴巴。一個對「國家統一」都積極宣導的領導人,盡然因為位置變了就否定昨天的「我」,實在不可思議。
兩岸正因為有「九二共識」這個基本點,所以第二年的「汪辜會談」才得以實現,否則是不可能發生的。至於「九二共識」中關於「一中」的具體內涵,李登輝當權時的國民黨方面一直主張「各自表述」,大陸本著求同存異的原則,既不認可,也未反對,這就是求同存異,把原則的堅定性和政策的靈活性緊密地結合了起來。
「神主牌」還能舉多久?
2000年陳水扁當權後,民進黨抓著這個問題的次要方向,否定主要方面,否定了整個「九二共識」的存在,這就如同「倒臟水時連同孩子都一起倒掉」一樣,是非常荒唐的。民進黨為什麼反對?我看這種反對完全是一種政治需要,因為這個「九二共識」與民進黨的「臺獨黨綱」是不能并立的,如果承認這個「九二共識」,就必須廢棄「臺獨黨綱」,這就捅到了民進黨的要害和它的「神主牌」。
民進黨現在面臨的問題是,由於馬英九執政後接受「九二共識」,并在此基礎上積極開展兩岸交流,使得兩岸關系發展越來越理性、順暢、良性,臺灣同胞與大陸民眾互動的機會越來越多,兩岸交流的層面越來越廣,今年往後的兩年里,兩岸交流腳步只會更加堅定、穩固,民進黨必須正視這個現實,必須面對與大陸交流的事實與壓力。
民進黨面臨的另外一個棘手問題,就是如何在2012年大選中獲得更多選民支持。在兩岸關系現實狀況的逼迫下,蔡英文領導的民進黨已感覺到「轉型」的壓力和必要,為了「轉型」——由「扁式草莽政黨」朝「蔡式理性政黨」方向轉變,蔡英文半年前提出了一個所謂「十年政綱」,盡管迄今未見「十年政綱」尊容,未見「蔡式民進黨」對大陸政策如何著墨,但一般估計,這個「十年政綱」必須在「臺獨黨綱」和「九二共識」之間做一個選擇,只要她仍堅持「臺獨黨綱」,就不可能承認「九二共識」。而如果她仍堅持「臺獨黨綱」,拒絕接受「九二共識」,即使在新的政綱中再對原黨綱作一點修飾和包裝,其所謂「十年政綱」也無法幫助民進黨拉近與大陸的距離。大陸也不可能與一個不接受「九二共識」或「一個中國原則」的民進黨進行「政黨形式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