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姥姥邀請寶玉一起逛園子,結果寶玉嫌劉姥姥速度慢,劉姥姥為了證明自己老當益壯,竟然跳起了《洗刷刷》。這出自編自演的《劉姥姥進大觀園》在2007年的大連民間民俗文化節(jié)上,參演者牟華獲得了個人金獎。
牟華之所以在五十多歲時顯露舞蹈方面的藝術才華,還得從2004年說起。這年夏天,牟華在街邊看到一群老年人正在扭大秧歌,老人們發(fā)自內心的笑容感動了她。這時,一位老姐姐走到看得入迷的牟華身邊,說她的條件不錯,應該加入舞蹈隊。就這樣,當時已經(jīng)年近半百的牟華成了那里最年輕的隊員。
1年后,牟華退休了,她自己也組織三四位老姐妹,成立了自己的藝術團。“最初人少,幾個人在街邊也能演出,就給街邊乘涼的老人們演。有些老人看了之后也愿意加入我們,就這樣成員越來越多。”6年來,藝術團成員已經(jīng)達到二十多人。
幾年來,牟華的藝術團堅持為敬老院的老人們義務演出,他們都是自己坐公交車前去敬老院,演出服、化妝等也都是隊員們自己出資,有時還要給老人帶些喜愛的食品、禮物。有一次,他們給大連南關嶺一家敬老院的老人們演出后,回來時趕上了大雨,隊員們都被淋成了落湯雞,臉上涂的胭脂也花了,別提當時多狼狽了。雖然條件艱苦,可牟華他們卻樂在其中。她說,只要想到演出時老人們開心的臉龐,一切苦和累都消散了。
其實,能夠堅持6年義務演出,牟華也是懷著感恩的心。牟華的丈夫有殘疾,多年都沒有工作,她的工資也十分微薄,全家享受低保生活。從女兒3歲時,就有兩位好心人資助女兒的生活、學習,如今女兒已經(jīng)17歲,讀中專一年級了,兩位好心人仍然每年給孩子提供各種學習用品,過年過節(jié)給孩子禮物。好心人的資助讓她十分感動,她沒有錢幫助別人,只能通過自己表演帶給老人歡樂的方式,回饋社會。
牟華說,眼下藝術團缺乏活動場地,也缺乏排練服裝,現(xiàn)在“姐妹藝術團”的團員們每人只有一套演出服。一次義演趕上下雨,老人們只能穿著被淋透的衣服堅持表演下去。
“以前藝術團的人少,排練的場地也不需要太大。”牟華說,大多時候,他們就在街邊、公園里排練。如今,藝術團排演的節(jié)目除了歌曲、舞蹈、秧歌等,還有了自編自演歌舞劇,對場地有了一定的要求。藝術團年齡最大的65歲,最小的也五十多歲了,老人們都在太陽下曬著,她看了都有些不忍。她想為隊員們創(chuàng)造一個好一點的排練環(huán)境。
牟華說,她有一個小小“奢望”。由于隊員的家庭條件都不寬裕,沒有人有數(shù)碼相機、錄像機,藝術團成立6年了,從來沒拍過自己的演出錄像,只有一張合影,還是去演出時,那個單位給他們拍的。她希望有人能給他們拍攝一段演出錄像,刻成光碟,留下一些資料。(中央臺老年之聲提供,頻率:AM1053千赫)
(責編:金燕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