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分析了崗位評價技術的發展與定義以及在企業科學管理中的現實意義,結合企業實際案例闡述了員工崗位評價技術的實際應用,總結出其存在的不足,從而為員工崗位評價技術的不斷完善提供了借鑒依據。
[關鍵詞]崗位評價 技術 應用
任何一個企業或組織的功能發揮及目標的實現都有賴于其內部最基本的工作單元“崗位”職責的兌現,隨著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企業內部的專業化分工程度越來越高,崗位分類和崗位設置也越來越細,這就增加了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的復雜程度,給企業薪資政策的制定和分配及員工勞動保護等基礎性管理工作帶來了難度,崗位評價技術恰恰能夠給企業管理人員提供解決以上問題的基本的、科學的依據。
一、崗位評價技術的發展與定義
崗位評價技術的發展歷程可以追溯到19世紀80年代,并隨科學管理理論的發展逐漸形成了完善的理論體系。在泰勒等人的科學研究基礎之上,20世紀20年初,歐美各工業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的管理學家和企業管理者為提高雇員的工作效率和建立科學的工資分配制度,普遍提高了對崗位管理技術的研究,并逐漸形成了工作分析和工作評價機制。特別二戰后的美國,為整頓存在的工資混亂狀況,資方與行業協會均提出了采用工作崗位評價的要求,這也促進了崗位評價技術的迅速發展與普遍采用,至60年代,在歐美的工商企業中,崗位評價技術已形成了自身基本完整的理論體系。
管理專家經過對以往崗位評價技術研究成果和實踐經驗的總結,得出崗位評價的科學定義:以企業勞動者的生產崗位為對象,綜合運用現代數學、工時研究、勞動心理、生理衛生、人機工程、環境監測等科學理論和方法,按照一定客觀衡量標準對崗位的勞動環境、勞動強度、勞動責任等所需的資格條件等因素,通過對崗位系統進行考察、分析、比較和多因素調查,來確定崗位的相對價值。
二、崗位評價在企業科學管理中的現實意義
崗位評價不僅是實行科學管理,實現企業管理現代化的需要,而且是深化企業勞動人事工資制度改革,提高企業經濟效益的需要,它對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為科學的描述員工工作崗位特征提供了科學的方法。通過對崗位繁簡難易程度、責任大小,所需資格、條件等因素,在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進行定量測評,從而以科學的量值體現崗位的特征。
2.為企業崗位歸級列等奠定了基礎。通過統一的評判、估價標準,客觀衡量崗位與崗位之間的差別,比較出崗位之間的價值高低。
3. 為深化企業勞動人事工資制度、分配制度改革,按勞動量合理而又有適度差距地分配勞動成果(工資、獎金以及各項津貼),提供科學依據。
4. 為改善勞動組織關系,制定先進、科學、合理的定員定額標準提供全面的基礎數據。
5. 為優化勞動組合,實現生產三要素的最佳匹配,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勞動生產率提供科學依據。
6. 為改善勞動條件,美化環境,減少污染,加強勞動保護及保護勞動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了一定的科學依據。
三、崗位評價技術的應用
2007年前后,為適應形勢的發展,集團把下屬某公司作為工資分配制度改革的試點,對崗位工資制度進行了積極探索。建立崗位工資制度的一項基礎的工作就是進行崗位分類。為了做好崗位分類工作,該單位在做好崗位分析的基礎上,積極采用了崗位評價技術,對影響崗位生產勞動的各項因素進行了有效評價,為崗位列等歸級工作奠定了基礎。
1.崗位評價指標體系的確定
崗位評價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追求不同崗位的具體差別,這些具體的差別需要通過對勞動者在崗位生產勞動過程中,運用智力、消耗體力情況及受勞動環境和其他因素的影響程度進行科學測量和分析來獲得。為此,該公司在綜合管理技術人員崗位總體特點的基礎上,確定了崗位任職條件、崗位工作難易程度、責任輕重、工作環境為評價評價因素的指標體系,并結合管理技術人員工作特點,根據各因素、指標在管理技術人員工作中的重要程度或影響程度大小,確定了各因素和評價指標的權重系數。
2.崗位評價標準
崗位評價標準是指對崗位評價的方法、指標及指標體系等方面所作的統一規定。它包括評價指標標準和評價技術方法標準。
由于不同企業崗位設置也大不相同,無法從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中找到相應的崗位評價標準,為此,該公司依據自身特點制定了《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評價指標評價評分標準》,作為對管技人員崗位因素的評價依據。在這個標準中,該公司把每一評價指標劃分成4至5個不同的等級,對每一個等級作出相應的文字描述,并賦予相應的分值。
3.崗位評價技術方法
崗位評價的因素較多,涉及面廣,需要運用多種技術和方法才能對多個評價因素進行準確的測定或評定,最終做出科學的評價。現有理論提供的方法主要有序列法、分類法、評分法和因素比較法四種。
該公司的管技人員崗位評價方法采用了評分法,即由專家組依據《管理和專業技術崗位評價指標評價評分標準》,對每個崗位的各個評價指標逐一進行評比、估價,求得分值。
4.評價結果加工分析
崗位評價指標分值確定后,對數據的加工整理、分析也是崗位評價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這一環節上,該公司采用了數據統計分析的方法,對崗位評價指標分值進行了加權求和,最后得到每個崗位的總分值,從而得到了不同崗位之間區別的量化表現。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崗位評價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從整個評價系統來看,由評價指標、評價標準、評價技術方法和數據處理等若干個系統構成。
5.崗位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崗位評價是按照科學的方法,以崗位的工作性質及繁簡難易程度、責任大小等作為客觀依據,對崗位的特征因素進行科學評價。該公司的崗位評價工作中也存在著一定不足之處。
一是傳統的級別觀念對崗位評價的實際運作存在著影響。在評價工作中,該公司雖然制定了評價標準,但由于專家組成員受到原有崗位行政級別的影響,在對崗位評價指標評估賦分過程中產生了主觀上原行政級別高的崗位評分就高的現象。
二是在評價指標的選擇上,忽略了勞動心理這一重要的評價指標。從組織行為學理論角度出發,崗位任職人員的個體心理與行為對崗位的生產與勞動也是一個著重要的影響因素,所以在崗位評價指標的選擇上應充分考慮這一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