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始于八十年代中期的商品流通體制改革和不斷擴大的對外開放,使我國的商業零售業格局發生了巨大的變革,舊式的百貨商店,糧油副食店等逐漸衰落,取而代之的是多種形式的商業經營方式
一、我國現代零售業主要經營方式
當今我國市場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傳統的零售業態和經營方式正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越來越多的零售商業企業把經營方式的轉變作為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跨進21世紀的門檻,順應經濟全球化、國際市場一體化潮流,零售商業調整經營戰略,開展經營方式創新成為當務之急,現代創新經營方式主要有:
1.復合經營
復合經營主要是將零售店組合的功能加以擴大,提供各式各樣商品供銷售者選擇。新型業態可能有集購買、旅游、消遣、工作于一體的“新興商業街”,我國近年來迅速發展的大型購物中心,對消費者有巨大吸引力。
2.集團經營
集團經營是根據資源優化配置與規模效益原則,采用國際上流行的加盟、連鎖、兼并等低成本擴張的方式,走集團化、連鎖化經營之路。我國大型商場長期以來一直是單體居多。熱衷于原地擴建,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遠不能形成規模經營的優勢,目前已成為制約商業企業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
3.連鎖經營
所謂連鎖經營是指在流通領域中若干同業商店以統一的店名、標志、經營方式、管理手段連結起來,共同進貨,分散銷售,共享規模效益的一種現代組織形式和經營方式。其實質是把現代工業大生產的原理應用于商業流通領域,達到提高協調動作能力和規模效益的目的。
4.跨國經營
隨著我國加入了WTO,外商進入我國流通業的規模勢,必進一步加強,速度進一步加快,為此。可以考慮,調整我國流通企業的資源配置。引進各國行之有效的管理經驗和營銷策略,開發適合國際市場需要的商品,促進產品結構調整。
5.品牌經營
零售商經營品牌戰略。就是指零售商業企業通過收集、整理、分析消費者需求信息。提出產品的設計開發生產,最終在本企業以自有品牌進行銷售的戰略。發展自身品牌實際上是大型零售集團品牌經營的一個組成部分,還可以保證商品質量,使商品結構更加充實且具有自己的特色。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同時有助于商品價格的降低,是世界性的大型零售集團發展的趨勢。
6.網上經營
隨著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的飛速發展,導致了一種全新的商業形態——網上虛擬商店的產生。網上商店就其經營特點而言。屬于一種無店鋪的銷售方式。它不需要店面擺放商品,不需要營業員,以其成本低廉、全天候營業、不受地域限制等優勢而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發展十分迅猛。
二、零售企業經營方式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近年來,各種現代零售業態,在國內大中城市不斷涌現,雖然打破了零售業態的單一化,形成了多種業態并存的格局,但總的來看,我國絕大多數零售企業的發展變革仍是一種淺層表面變革,有的甚至偏離了正常的方向。形成了整體上的虛浮狀態。中國零售業經過改革后盡管有了質的飛躍,但仍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第一,業態布局不合理,結構失調。具體表現為城市大型商場超常規發展,傳統商業中心重復建設,而農村新型業態發展滯后,網點數量不多,規模普遍偏小,超級市場的規模優勢和低價特征難以體現。
第二,業態組織化程度低、運作不規范,各業態的優勢難以發揮。百貨店長期以來是各大城市零售業的龍頭。但在激烈的競爭中已暴露出許多問題,尤其是市場定位和經營方式已不能適應多樣化需求。其次就是超市不超、連鎖不鎖現象比較普遍。許多地方的連鎖店表面連鎖而實質仍是單店操作、各自為政,很少真正做到“統一”配送、“統一”核算和“統一”管理。
第三,業態結構調整內容基本上是純粹的模仿式。這是一種較為初級的和外在的創新,主要是簡單引進別人模式,尤其是國外商家的一些店鋪形式、商品布局,模仿某些營銷手段和技巧等。也正是這種“拷貝式成長”使企業之間很難拉開檔次,形成經營梯度,以致于市場上每出現一種新業態都有眾多商家迅速效法跟上。業態趨同發展,最終導致同地域、同檔次、同類型的多家企業之間展開過度競爭。
第四。產業高度分散。中國的零售業高度分散是當前最顯著的特征。而且,目前還沒有出現全國性的零售企業。最大的零售企業——聯華超市也只是在以上海為中心向周邊地區發展。雖然跨地區發展已成為一個趨勢,但目前還僅僅是開始,多數企業并沒有找到跨地區擴張的有效途徑,這也是產業分散的根本原因。
第五,經營方式缺乏競爭力。目前大型超市、便利店、倉儲會員店、專業店等逐步成為主流。與此同時,連鎖經營方式也逐漸在零售業中廣泛采用。但目前來看,并沒有哪家企業真正建立起自己的競爭優勢。也沒有哪一家企業創造出獨特的經營和管理方式。總體來說,目前零售業還缺乏現代的管理方式和手段。管理水平較低,員工缺乏培訓,整個行業缺乏高素質的人才。管理上缺乏一貫性,服務上缺乏一致性,企業也就缺乏相應的形成差別化的有效措施。
三、零售企業經營方式的發展趨勢分析
未來幾年,我國零售業在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還將呈現出以下幾個發展趨勢:
1.總體規模將不斷擴大。
據預測,未來五至十年,我國零售市場中,15%的市場份額將由中小超市占領,大賣場的市場份額約為10%。百貨店業態將占10%,其他各種零售業態單體可能不會超過10%以上的市場份額。近年來,國內零售業不斷發展、整合,大大提高了經營化程度,促進了現代物流業的快速發展,企業內部的物流水平也將大大提高。
2.“規范化”是我國零售業態發展的一個主要趨勢。
第一,我國傳統百貨店將會從兩個方面發生變化。一方面百貨店原有的中低檔商品和五金家電等商品會分流出去,讓位給超市和專業店;百貨店中高毛利、低周轉的商品比重增加,并提高服務,從而走上規范化的道路。另一方面是一部分百貨店仍然以大眾消費需求為目標市場,但將自身改變業態,向大型綜合超市轉化。
第二,超級市場是我國零售業中的生力軍。隨著我國生產力水平的不斷提高,生鮮食品從生產到消費之間的鏈條逐步形成,食品超市中生鮮食品的比重將會逐步增加,并達到規范化的水平。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大型綜合超市會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一部分食品超市也將會發展成大型綜合超市。這一業態將會成為中國零售業中的主導業態。
第三。由于我國目前尚缺乏方便店所需要的強大的消費層的支持,以及生產力發展水平的限制,國內本土化的方便店的大規模發展還需要一定的時日。但是,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節奏加快,以及國外大型配送企業進入,會促進方便店這一業態的發展。
第四,專業店尤其是專賣店在我國會有長足發展。它們會在商品的品牌、經營方式、規范服務等方面形成自身的風格。其中一部分精品店、名品店會進入到大型百貨店中設址;專賣店將進一步向個性化、民族化方向發展。以連鎖制形式開設的專業店和專賣店,在商業街、商業中心地區,以及在大型商業設施和百貨店中也都會有很大的發展機會。
3.在企業的組織形式上,連鎖商店將發展到各種零售業態,并在某些業態中居支配地位。
我國的連鎖業比重極小,只不過剛剛起步,存在著極大的發展空間。今后我國連鎖業將發展到各種零售業態上,連鎖經營的百貨商店、方便店、專業商店、倉儲商場會成為連鎖業中的強大力量。
4.業態將更趨多樣化。
百貨商店、超級市場、連鎖商店、倉儲商場等業態是20世紀商業業態的成功典范,曾經并且將繼續滿足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作出巨大貢獻。任何零售業態的產生和發展都取決于社會經濟的發展水平和技術條件。盡管我國各種業態在發展過程中存在很多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社會的物質條件和技術條件等不斷完善,以及我們對各種零售業態內涵的逐步理解,再加之國外規范化的零售業態的示范效應,我國的各種零售業態必將逐步走向規范化。
5.外商進入速度加快,競爭日益國際化。
受現行政策的限制,目前外商與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市場所占份額不到5%,未來幾年,隨著外資進入我國零售業在企業設立形式、數量、地域、股權比例等方面的限制陸續取消,零售業將會形成外商獨資、中外合資以及各種經濟成分共同競爭的格局,內資零售業將在更廣的范圍、更深的層次上參與全球市場的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