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該文首先介紹了信息技術的定義及主要特點,然后分別從加強思想理論建設,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弘揚黨的優良傳統等四個方面指出信息技術在黨建工作中的應用,最后提出了黨建工作中應用信息技術的幾點注意事項。
關鍵詞:信息技術;黨建;現代教育技術
中圖分類號:G202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8122(2011)05-0104-02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信息技術也日新月異,并且廣泛應用于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積極利用信息技術促進黨的建設,也逐漸成為黨建工作的一個重要議題。
一、信息技術的定義及主要特點
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簡稱IT)的定義有很多,商務印書館2001年出版的《新華詞典》是這樣解釋的:信息技術是指利用電子計算機和現代通訊手段獲取、傳遞、存儲、處理、顯示信息和分配信息的技術。總體來講,信息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技術、網絡與通信技術、影視與動畫技術等,因此,信息技術具有如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生動直觀
利用影視與動畫技術,可以把抽象的符號轉化為直接訴諸于人類感官的視聽語言,其中,虛擬現實技術還可以把現實沒有的或者消亡的事物完美清晰的表現出來。
(二)及時有效
利用網絡與通信技術,可以把我們要傳遞的信息迅速的傳遞到世界各地,并且可以使其具有廣泛的覆蓋范圍。
(三)交互性
數字技術的出現使得各類傳播媒體具有了很強的互動性,信源與信宿相互轉化,使得交流與溝通更加順暢。
二、信息技術在黨建中的應用
結合信息技術特點,圍繞新時期黨的建設的重要環節,文章主要從如下幾個方面論述信息技術在黨建工作中的應用。
(一)利用信息技術,加強思想理論建設,提高全黨馬克思主義水平
1.將信息技術引入思想政治課。馬克思主義是在實踐中產生并且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的思想體系,在其發展的進程中涉及無數鮮活生動的人物與事件,通過信息技術記錄或者是再現這些人物與事件,可以進一步增強理論說服力和感召力。
例如:許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和國民教育體系把現代教育技術引入思想政治課的教學和學習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呈現生動直觀的影音資料,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和示范作用。由于數字播出設備具有快捷方便的檢索定位、變速、復制等播控功能及較強的抗干擾能力,可以進一步提高觀摩與討論的效率。此外,有些教學和會議還引入了數字錄播系統,可以對整個活動進行全程錄制或直播,活動結束后,學員或與會人員立即可以獲得相關影音資料。
2.建立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平臺。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許多部門建立了關于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網站,使我們的黨員干部可以隨時隨地汲取理論知識,互聯網不再是黨建工作的“盲區”。一些專業的網上大學還可以提供系統的遠距離教育和管理,“網絡黨校”、“網絡開放式黨建”、“黨建論壇”等新形式使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更加高效、科學。此外,數字電視在我國逐漸普及開來,很多省、市、地區先后成立了黨建頻道,利用數字電視平臺,普及馬克思主義理論和國家黨政方針。在一些大中城市,數字電視的交互功能進一步增強,觀眾在家中通過電視就可實現相關節目的預約、重播、點播、錄制及信息的收發,提高了學習的自主性和便利性。另外,通訊技術的發展使手機成為又一個思想理論建設的重要平臺,“手機電視”、“手機雜志”、“手機會議”等新的學習形式正逐漸出現。另外,隨著“三網融合”的推進,集計算機網絡、數字電視、通訊網絡于一體的綜合性平臺必將更好地服務于黨建工作。
3.信息技術幫助我們及時掌握國內外新聞時事。借助信息技術,每個人都可以變成“千里眼”和“順風耳”,黨員干部更應該善于利用現代傳媒(廣播電視、網絡、手機)及時了解和關注國內外重要新聞事件,并且盡力收集到全方位的信息,進而對相關突發事件做出快速準確的判斷,幫助群眾認清當前形勢。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人民網”、“新華網”、“新聞聯播”等應成為每位黨員干部日常關注的對象,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時刻保持較高的政治敏感性與洞察力,與時俱進,起到先鋒模范作用。
(二)利用信息技術,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不斷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和先進性
1.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深入開展黨員干部專業培訓。除了抓思想政治建設,提高黨員干部的業務素養和水平也是至關重要的。尤其對于一個部門的領導者,只有熟悉甚至精通本部門的業務,才能更好的制定中長期發展目標和遠景規劃,提高本部門的核心競爭力。要提高黨員干部的業務水平,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手段。對于集中式專業培訓,多媒體教學可以提供生動形象的視聽資料,增強培訓效果;對于業余培訓,可以通過網絡與通訊技術,大力開展遠程教育,以提高學習的自主性與便利性,并能有效提高業余培訓的覆蓋面;對于一些特殊部門和行業進行培訓,如航空航天、軍事訓練、新能源開發等,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進行模擬實踐演練,可以規避風險,節約資金,提高學習效率。
2.通過現代傳媒,增強黨員干部隊伍的管理與交流。網絡信息傳遞、交互式電視會議、手機服務平臺等現代傳播媒體有著很強的時效性和互動性,通過它們,可以更好地加強中央與地方的聯系,增進各地區的信息交流,打破分割、統籌發展、開放共享,及時推廣好的管理經驗與方法。2010年,全國基層黨建工作手機信息系統開通,通過手機短信互動,實現了中央組織部、省區市黨委組織部與基層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之間快捷、雙向的聯系溝通。重慶市大渡口區依托互聯網建設的“12371電子黨務平臺”以及同步開通的國內第一家《手機黨報》,實現了全方位網上黨群聯動。此外,“手機黨支部”、“網上表決”等新名詞應時而生,成為運用信息技術加強黨的建設的新舉措。
3.通過信息技術提高干部隊伍的信息處理與應用能力。基本信息技術應用是現代社會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能力,而信息技術自身就可以幫助我們掌握這項能力。通過多媒體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光盤、視頻講座、專家在線、虛擬學習社區等,可以使黨員干部快速的掌握網絡信息檢索、辦公自動化等基本技術,從而提高管理水平與工作效率。此外,也有助于我們國家的信息安全。
(三)利用信息技術加強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1.加強黨和人民群眾的交流與溝通,創建民主和諧的政治環境。信息技術,尤其是大眾傳媒,覆蓋面廣,信息傳播速度快,具有較強的互動性。
因此,黨的方針政策可以及時有效的宣傳開來,人民群眾的意見和建議也可以順利傳達到相關部門,同時還可以更好的發揮咨詢研究機構、專家學者、社會聽證在決策過程中的作用,如:基于各級各類廣播電視的新聞節目;基于通訊技術的熱線電話與手機短信息平臺;基于網絡技術的博客、播客及微博等。
2.及時辟謠,樹立黨和國家良好形象。近年來,少數別有用心的個人或小團體,利用信息技術手段惡意傳播反動言論,造謠生事,妄圖破壞我們國家安定團結的良好局面。作為黨員干部,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加以反擊,及時揭穿網絡謠言,杜絕不良音像制品的傳播,樹立黨和國家的良好形象,創建安定團結的國內環境和互利共贏的國際環境。
3.加強黨和國家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能力。近年發生的一些公共突發事件從側面證明了信息技術的重要性。面對災難和危險,黨和國家領導人積極應對,親臨一線指揮,并且通過廣播電視、網絡與通訊技術快速有效的與人民群眾溝通交流,上通下達,創建了和平穩定的社會發展環境。
(四)利用信息技術,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弘揚黨的優良傳統
通過廣播電視、網絡等大眾傳媒推進黨務政務公開,鼓勵人民群眾監督。積極收集網絡輿情,認真對待人民群眾在網上(如:博客、播客、拍客)曝光的貪污腐敗現象,建立和完善各級反腐倡廉官方網站或“虛擬社區”,加快推進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建設。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加強干部隊伍法制意識,加強思想道德建設,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學習教育,弘揚黨的優良傳統。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在黨建工作各環節中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值得我們長期深入的研究。
三、黨建工作中應用信息技術的注意事項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不斷加強信息技術基礎設施建設,重要部門應配備國際先進的信息設備,并多方探索其應用形式。
2.在思想理論建設方面,不應過分強調信息技術手段,畢竟,直觀的視聽資料不能取代抽象的理性分析;在密切聯系群眾方面,信息技術手段不能取代實地調研,領導干部要深入基層,與群眾面對面;在監督管理方面,信息技術手段不應濫用,應避免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
3.應用信息技術不應流于形式,必須加強和完善黨建工作長效機制,避免雷聲大雨點小。
4.必須加強黨員干部的信息安全意識,應用網絡和通訊設備要做好防范和保密工作,防止信息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