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球堅蚧又叫桃球蚧,學名Didesmococcusko-reanlls。以若蟲和雌成蟲危害枝條。蟲體在被害枝條上吸取汁液,并分泌蠟殼,被害枝條上布滿蚧殼。枝葉生長不良。寄主植物還有梨、桃、李、杏等果樹。雌成蟲無翅,蟲體近球形,后面垂直,前面和側面下部凹人。蚧殼半球形,直徑約4.5毫米,高約3.5毫米。初期蚧殼質軟,黃褐色,后期硬化,紅褐色至紫褐色,表面無明顯皺紋,有2列凹陷的小刻點。卵為橢圓形,長約0.3毫米,橙黃色,近孵化時出現紅色眼點。初孵若蟲長橢圓形,紅褐色。越冬若蟲橢圓形,背上有龜甲狀紋,濃褐色。足和觸角均發達。僅雄蟲有蛹,為裸蛹,體長約1.8毫米,赤褐色,腹部末端有黃褐色刺突。蛹外被長橢圓形繭。
1 發生規律
在我市朝鮮球堅蚧一年發生1代,以二齡若蟲在枝條的縫隙、葉痕處或枝條上覆蓋的蠟層下越冬。越冬若蟲于翌年3月中下旬從蠟堆中爬出,另尋找一個固定地點,群集在枝條上取食危害。若蟲爬行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若蟲在枝條上固定取食一段時間后,雌雄體開始分化。雄蟲體表分泌一層蠟粉,在其中化蛹,于4月下旬羽化成蟲,雄成蟲羽化后便交尾,不久死亡。雌蟲交尾后蟲體迅速膨大成球形,逐漸硬化,雌成蟲于5月上中旬產卵,卵產于母體下面,卵紅褐色,捏開蚧殼可見。每頭雌蟲從產蠟堆中爬出,另尋找一個固定地點,群集在枝條上取食危害。若蟲爬行期是防治的關鍵時期,若蟲在枝條上固定取食一段時間后,雌雄體開始分化。雄蟲體表分泌一層蠟粉,在其中化蛹,于4月下旬羽化成蟲,雄成蟲羽化后便交尾,不久死亡。雌蟲交尾后蟲體迅速膨大成球形,逐漸硬化,雌成蟲于5月上中旬產卵,卵產于母體下面,卵紅褐色,捏開蚧殼可見。每頭雌蟲可產卵1000粒以上,卵期1周左右。5月上中旬是危害盛期,使樹體營養消耗很大,嚴重者蘋果樹葉部分黃化脫落。影響樹體及果實生長。若蟲孵化期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孵化盛期在5月下旬,初孵若蟲自殼內爬出,淡紅色,分散在小枝條、葉片、果實上危害,以2年生枝條為主,在枝條上爬行1~2天即固定在枝條縫隙、當年生枝與舊枝交界處或葉痕中,并從身體兩側分泌白色絲狀蠟質物覆蓋體背,至6月中下旬,蠟絲變為蠟粉包背蟲體,到10月中旬,以二齡若蟲在危害處越冬。
2 防治技術
2.1 農業防治
加強管理,合理施肥、澆水,及時中耕鋤草,進行疏花疏果,合理控制負載量;及時進行夏季修剪,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促進果樹健壯生長,提高樹體抗蟲能力,并注意保護天敵黑緣紅瓢蟲。
2.2 人工防治
冬春結合修剪,剪除蟲枝;蘋果樹萌芽前刷樹干,在朝鮮球堅蚧發生嚴重的蘋果園,用硬毛刷刷或用破舊布擦枝干,消滅越冬的介殼蟲。
2.3 生物防治
4—5月份,正值蘋果開花至幼果期,也是黑緣紅瓢蟲捕食的關鍵時期,應以保護利用天敵為主,盡量避免噴灑化學農藥。
2.4 藥劑防治
3月中、下旬越冬若蟲期,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均勻噴布全樹,消滅活動若蟲。結合施肥,根施3%辛硫磷顆粒劑,每株用200-300克,隱蔽施藥防治。3月底至4月初雌體膨大期,選用25%滅幼脲懸浮劑2000倍液或40%殺撲磷乳油速撲殺12000倍液等噴霧防治。根據若蟲蟲情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進行補治。藥劑可選用25%滅幼脲懸浮劑2000倍液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00倍液等。果實采收后,2齡若蟲逐漸向枝條上轉移,尋找越冬場所。此時可噴40%速撲殺1000倍液,或48%樂斯本1500倍液,或52.28%農地樂2000倍液,呈淋洗狀態,以消滅在向枝條上轉移而尚未分泌蠟質的若蟲,減少越冬蟲源。
2.5 注意事項
噴藥應選擇無風晴天,噴施時田間平均氣溫必須達到10℃,低于4℃或高于32℃不得使用。對藥劑噴布質量的要求。噴藥濃度要準確,不可隨意加大用藥量。噴霧器械可使用低容量或超低容量噴霧器,不要用噴槍噴射。噴施部位要全樹噴布,做到均勻、細致,不留死角。特別要注意頂梢、枝杈處和有蟲枝。
(文中插圖來源于《中國果樹病蟲原色圖譜》呂佩珂等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