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東平縣核桃種質資源豐富,核桃生產已成為當地重要的支柱產業。截止到2010年,核桃種植面積4717.1公頃,產量5842噸,產值達到11684萬元。年生產銷售核桃優質苗木500萬株、種穗1000萬條。主栽品種有元豐、香玲、魯光、豐輝、遼核1號、中林1號、新疆薄殼核桃等早實豐產良種,良種改接和苗木生產的良種率達到100%。為了滿足苗木市場需要,東平縣十分重視核桃種苗的標準化生產,生產技術和苗木質量都有很大提高。現將良種核桃優質苗木的培育技術總結如下,供交流。
1 健壯實生苗的繁育
1.1 選擇適宜的苗圃地
核桃苗圃地,宜選擇土壤疏松肥沃、通透性好的砂壤土,不宜在黏重或沙荒地建圃。土壤中性至微酸,有機質含量不低于018%。有良好水澆條件,能灌能排。周圍最好建有防護林網。
苗圃秋冬深翻土壤,施足基肥。育苗地每667平方米施入優質腐熟的有機肥3000千克、復合肥50千克,摻和硫酸亞鐵50千克用于土壤消毒,摻和10%馬拉辛硫磷等用于防治蠐螬、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精耕細耙,平整作畦。
1.2 種子采集
用作砧木的品種,要求根系發達,適應性強,嫁接親和力強,多采用山核桃、美國黑核桃以及遼北1號等,盡量選擇采摘較遲、種仁飽滿、顏色發白、大小均勻一致的種子。9月中旬白露過后,當核桃青皮由綠變黃并開裂時采集種子:將青皮果在2000倍乙烯利溶液中浸蘸約30秒后撈出,室內堆放,厚度20-30厘米,3~5天后用木棒輕輕敲打、脫皮。立即用清水沖洗核桃,攤開晾干,收集干藏。用于播種的核桃不宜采取漂白處理。
1.3 播前浸種
采取冬播的核桃種子不必作處理即可播種。對于春播而沒有進行沙藏處理的,宜進行浸種處理。播種前把干藏的砧木種子用涼水浸種,每天換水1次,使其充分吸脹。浸泡3-5天后撈出,置于陽光充足的地方曝曬一天,種子即可開裂。有90%以上種子膨脹開裂時,即可適期播種。
1.4 適期播種
(1)播種時期。可視具體情況采取冬播或春播。冬播宜在土壤封凍前進行,好處是翌年發芽早、出苗整齊、長勢旺。春播,在魯西南地區一般于3月中下旬進行。
(2)播前催芽。采用小拱棚,對經吸脹開裂的核桃種子進行催芽。用干凈河沙,沙的濕度以手握成團、不滴水、松手即散為宜。核桃種子與濕沙的混和比為1:3.在拱棚內堆攤約30厘米厚,上覆3-5厘米濕沙。有50%~80%的種子露芽時,立即播種。
(3)播種。按行株距40厘米x25厘米開小溝點播,1.5米寬的畦面可播種4行。播種深度以5-6厘米為宜,播后覆土2-3厘米。點播時務使種子縫合線與地表垂直、芽尖朝向一側。視墑情灌水。畦面覆蓋地膜,增溫保墑。
起壟育苗,壟面寬40-60厘米,可播種2-3行,播后蓋地膜。通過壟溝灌水。
1.5 實生苗管理
冬季播種的苗圃,早春要及時頂凌劃鋤,以利于保墑、提溫和抑制雜草,魯西南地區一般在4月上旬清明前后即可長出真葉。春播的苗圃播種后7天左右,種子發芽。25天后陸續出苗。幼苗出土前,應注意觀察,及時破除地膜,可在每天早晚時間對頂膜的萌芽破膜放風,以免高溫灼傷幼芽。幼苗出土后,嚴禁在苗圃地使用除草劑,應及時中耕除草,并保持土壤濕潤狀態。苗高20-30厘米時,結合灌水每667平方米追施以氮肥為主速效肥10千克左右。雨季注意排水防澇,苗高25厘米以上時摘心,促加速生長。生長后期每隔半月葉面噴1次0.3%-0.5%的磷酸二氫鉀,促進苗木生長充實健壯。若管理到位,當年核桃實生苗高度可達40~80厘米,莖粗在0.5-1.2厘米。
2 優質嫁接苗的培育
2.1 艮種選擇和種穗采集
選擇早實、豐產、優質的核桃良種進行嫁接,當地主要有元豐、香玲、魯光、豐輝、遼核1號、中林1號、岱豐等優良品種。采剪已結果母樹上生長健壯充實、芽體飽滿、無病蟲害的當年生枝條作接穗,種穗采下后立刻摘除葉片,保留1-2厘米葉柄,放置陰涼處用濕布覆蓋,保持水分。接穗宜當天采集當天使用,防止因間隔時間長接穗含水量降低而影響嫁接成活率,
2.2 選擇適宜的嫁接時機
(1)當實生苗基部粗度在0.8厘米以上時即可嫁接。為降低嫁接部位,提高砧木基頸粗度,培育整齊一致的嫁接苗,可于翌年春季實生苗萌芽后。將砧木實生苗在離地面2-3厘米處平剪,剪留1個萌芽,促進平茬苗健壯生長,
(2)有資料表明,土壤含水量在14.1%-17.5%有利于核桃愈傷組織形成,含水量低于11.5%、高于19.8%H寸均不利于形成愈傷組織。因此。嫁接前1周,要對核桃實生砧木苗圃以及采穗圃視墑情灌水,
(3)核桃形成愈傷組織的適宜溫度為25-28~,低于15℃、高于35℃均不利于形成愈傷組織。在魯西南,5月下旬(小滿以后)至6月下旬(夏至以前)是核桃嫁接的最適宜時期。
2.3 嫁接
一般采用方塊芽接,也有采用綠枝劈接、方塊插皮對芽接的。嫁接部位一般在離地面15~25厘米處光滑部位,下部留有2~3片葉。根據砧木粗度選取合適的接穗,取用飽滿芽。在接芽上方1厘米處橫切一刀,在接芽下方2厘米處橫切一刀,寬度均為1.5厘米左右,在芽體兩側各豎切一刀,寬度1.5厘米,輕輕擰動取下接芽。在砧木距地面25厘米光滑處快速剝下與接芽相同大小的砧木皮,并在砧木開口下方豎切一刀,用作傷流口,將接芽貼于切口,使芽片與砧木切口上下左右緊密吻合,用彈性好的塑料膜條綁縛芽接部位,只露接芽,封嚴。如果不遇連陰雨,嫁接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
2.4 嫁接苗管理
(1)接后1~2天,在接芽上方留1-2片葉平剪。1周后抹除砧木腋芽,需3~4次,集中養分供接芽萌發。接芽長到4-5厘米時,在接芽背后處豎劃一刀,輕輕揭去綁條,同時剪除接芽上方的砧木芽梢。
(2)嫁接后1周抹除砧木腋芽后,澆第1次水。隔15~20天澆第2次水,同時追施速效復合肥。生長后期視情況灌水和控水,防止新梢過旺徒長,枝梢不充實。在核桃苗剪砧后和雨季要及時中耕除草、疏松土壤。
(3)摘心與葉面噴肥。生長較快較旺的嫁接苗,新梢長到40~60厘米時進行摘心處理,促其發育充實。接后新梢長到25-30厘米時,結合噴藥每間隔半月葉面噴肥0.3%-0.5%的尿素,促進生長:9月份以后葉面噴0.3%-0.5%的磷酸二氫鉀,促進枝條木質化,提高苗木成熟度,利于越冬和生產優質壯苗,
(4)病蟲害防治。核桃苗木的病蟲害較少,主要害蟲有金龜子。可在嫁接前后土施辛硫磷,接后噴1000倍敵敵畏乳油。至于防治核桃褐斑病、黑斑病等,可于新梢長到30厘米以后結合噴肥噴施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或72%農用鏈霉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
3 優質苗木出圃
嚴格落實技術規范,精細管理的苗圃,核桃嫁接苗當年高度可達50厘米以上,莖粗1.5厘米以上,且苗木健壯。秋季核桃落葉后,實行秋栽的可在寒露以后起苗栽植。起苗前,對苗木噴施3~5波美度的石硫合劑,并灌一次出圃水。起苗時,盡量保持根系完整,避免對苗木造成機械損傷。要嚴格區分苗木品種,分級包裝,每30-50株打捆,并掛牌標明品種、砧木、產地以及苗圃,力爭把核桃苗木生產的標準化貫徹始終。
(作者聯系電話:0538-2856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