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果樹傷口要注意保護
果樹傷口一般包括剪口、鋸口、病疤以及其他人為因素等造成的果樹表皮和皮層破壞、木質部斷裂和外露現象。
生產上大部分果農不注意保護傷口,少數僅對大的鋸口和腐爛病疤進行保護,危害有三,一是傷口容易感染侵染性病害,例如,蘋果腐爛病、蘋果干腐病、桃樹流膠病等。據調查,90%以上的腐爛病是從傷口侵染的。二是傷口散失大量的水分,特別是冬春樹體活動相對較弱期,傷口不愈合,加上寒冷干旱,水分散失的時間長、速度快,危害更大,可造成樹體衰弱,抗病抗逆能力減弱,果品產量、質量受影響。三是傷口阻斷了營養物質上下交流,因為皮層是運輸有機養分的主渠道,有了傷口加上不能及時愈合,根系得不到養分,樹體自然衰弱,通常看到的大的病疤對應上面的主枝生長變弱,果小、皮粗、表光差,就是這個原因。因此,果樹傷口保護必須引起廣大果農的重視。
據對山東省招遠市阜山鎮3處果園,連續5年在蘋果結果大樹上試驗,把樹體所有剪口、鋸口、腐爛病疤,在剪后、鋸后、刮后立即涂抹果樹傷口愈合劑,它既有殺菌作用,又可在傷口上形成一層保護膜,防病又保水,還能促進愈合。調查發現傷口腐爛病發病率不足千分之一,病株率5%,而對照分別為千分之十以上和70%,相差極為顯著,腐爛病疤每年愈合速度是對照的2倍以上,樹體的豐產穩產性和優質果率明顯提高。使用時需注意,一要隨出現傷口隨涂抹,免得時間長了傷口跑水病害侵染:二要涂抹均勻,使傷口上形成一層較厚且均勻的藥膜,封閉嚴實,防止涂而不閉。
據《河北科技報》
果樹遭遇凍害怎么辦?
及時清除樹上積雪,及時人力搖枝,減輕枝葉負重。雪后熏煙防凍,大雪初晴的傍晚應在園內,每667平方米果園堆6堆煙熏升溫,待第2天太陽出來后8時左右停止熏煙,連續2~3個夜晚,有很好的驅寒和防霜凍的效果。果樹根部培土覆蓋,雪后沿樹盤周圍向樹干培土,培土高度為20~25厘米,待來年早春氣溫回升后,把土扒開,可減少果樹根頸部凍害。樹體包扎,用稻草繩纏繞主干、主枝,或用草捆好樹干,進行包裹御寒。灌封凍水,及時在雪后封凍前對果樹灌足冬水,既做到冬水春用,防止春旱,使寒冬期間地溫保持相對穩定。樹干涂白。用涂白劑將果樹樹干和主枝均勻涂白,使樹體溫度變化穩定,還能殺死隱藏在樹干中的病菌、蟲卵和成蟲。
據《農業科技報》
果樹生態御寒三法
改良果樹的生態環境,防御低溫凍害的方法。
1 灌水防凍法
果樹冬灌可增加土壤含水量,利用樹體放出的潛熱和土壤水凝結熱,不但能提高果樹抗寒能力,保證果樹安全越冬,又能加快土壤有機肥的分解,提高土壤肥力。(1)冬灌時間:果實采收后至土壤封凍前進行,但以5厘米土層內平均地溫5℃、氣溫3℃時為最佳時期。(2)灌水量:以灌水后的當天水分能全部滲入地下為宜。水滲至根系分布層,即幼樹滲到20-60厘米,成年樹滲到70-100厘米,土壤濕度保持在田間最大持水量的60%-80%。(3)灌水方式:在水源充足、灌水設備齊全的果園,可以采用畦灌或環狀溝灌法;在水源不足、條件差的果園可圍繞樹冠外圍打起盤狀土埂再灌水:有滴灌和噴灌條件的果園,采用滴灌和噴灌效果最好。
2 熏煙防凍法
該法宜在冬季最寒冷的夜間采取。燃料以鋸末、糠殼、碎秸稈為好。在午夜12時左右點燃,留意節制火勢,以暗火濃煙為宜。通常每667平方米果園可點3-4個燃火點,使煙霧全覆果園。據測定,熏煙法通常可使氣溫提高3~4℃。
3 營建防風林法
即利用防風林,改良果園的小氣象,減弱風速,抑制干旱,可減輕凍害。
據《現代果業報》
如何防止富士蘋果抽條
富士蘋果抗寒性較差,越冬抽條現象時有發生,輕者,枝條皺縮干枯;重者,地上部分全部死亡。
抽條主要發生在幼樹上。早春二三月間,土壤凍結或地溫過低,果樹根系不能吸收水分,而地上的枝干水分蒸騰又很強烈,致使水分代謝失調,枝條出現萎蔫或干枯,這種生理干旱現象稱為凍旱。幼樹根系少、分布淺,冬春季節易遭受凍旱威脅,因而富士蘋果抽條現象也比較嚴重。生長健壯、組織充實的幼樹抽條輕;長勢過旺,組織不充實的抽條則重。因此要搞好預防工作。
防止富士蘋果抽條方法一:前促后控,促進枝條成熟。果樹生長前期,加強肥水管理。長勢過旺的,控制氮肥,促進春梢充實、健壯。秋施基肥,應多用有機肥,如堆肥、廄肥、土雜肥和骨粉等,并適量增施磷肥和復合肥,以保溫防寒。
防止富士蘋果抽條方法二:深秋樹盤蓋草,增加地溫。入冬前,用作物秸稈及雜草覆蓋樹盤,厚度為15~20厘米,每667平方米用草1200~2000千克,以減少水分蒸發和阻止冷空氣侵入地下。從而增加地溫,減少抽條。
防止富士蘋果抽條方法三:及時埋土防寒。容易發生抽條的地區,可將1—2年生幼樹埋入土中防寒。即在土壤封凍前,把幼樹輕輕彎倒,然后用土堆埋。埋土厚度視冬季溫度確定。翌春土壤解凍后再除去覆土,并將幼樹扶直。
防止富士蘋果抽條方法四:涂抹或噴灑藥劑,抑制枝條失水。選用適宜的藥劑涂抹幼樹枝干,可避免抽條;在2—3月份,對樹冠噴蒸騰抑制劑,使枝干上形成一層保護膜。可有效地抑制水分蒸發,減輕抽條。
據《陜西科技報》
葡萄冬剪留上不留下
葡萄只有通過整形修剪,按架面培養成一定結構的樹形。充分合理利用架面,調節植株生長與結果的關系,才能達到優質、豐產、高效的目的。
修剪按先骨干枝,后結果枝組;先疏枝,后回縮和短截的修剪次序進行。一般先疏剪部分過密的主枝、衰老枝、病枝以及徒長枝,保證合理的密度和生長空間。把枝條縮剪在第1道和第2道架面之間,年年保持結果部位在一道和二道架面,防止結果部位外移或上移。按每隔15~20厘米留一條結果新梢的合理分布進行剪截。剪截的方式有短梢修剪(留2~3個芽)、中梢修剪(留4-6個芽)、長梢修剪(留7個以上芽),長度視其架面大小而定。
而結果枝組的剪截方法有雙枝更新法和單枝更新法。在2年生枝上長出的一年生枝中,只留下部2條一年生枝,其余的剪掉。留下的2條一年生枝中,下部的枝條進行短梢修剪(留2個芽),作為翌年的預備枝。上部的枝條進行中、長梢修剪,作為翌年的結果枝。翌年冬剪時,再把結果枝剪掉,留下預備枝,每年如此重復,即稱之為雙枝更新法。在一年生枝中,只留下部一條一年生枝條。其余的剪掉,留下的枝條采用短梢修剪(留2~3個芽),作為結果枝組,翌年冬剪時,只留下部芽長出的枝進行短梢修剪。年年如此重復,則稱之為單枝更新法。這兩種修剪方法均能防止結果部位外移,均衡樹勢,改善光照條件。
總之,修剪的重點可概括為“留上不留下,留下不留前”,根據不同的架式和品種進行合理修剪。
據《陜西果業》
棚室油桃管理措施
一般棚室栽培的油桃在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扣棚。扣棚后要重點做好以下管理,才可能取得大棚桃的高產高效。
嚴格控制溫度:扣棚后至萌芽前棚溫控制在0~2822.萌芽期控制在5~28℃。開花期白天棚溫保持在10~15℃,最高不超過25℃,夜間不低于7℃。新梢速生期至果實硬核期,控制在5-25℃,果實膨大期控制在10-25℃,果實著色期控制在15-28℃,采收期控制在17-30℃。
靈活掌握濕度:扣棚后至萌芽期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0%,花期控制在50%-60%,以后保持在60%-70%。溫度過高或濕度過大時用通風孔放風調節。
加強肥水管理:扣棚后澆1次水,以利于萌芽。幼果期噴1次0_3%尿素液,硬核期除噴0.3%尿素液外,加噴0.3%磷酸二氫鉀液。從扣棚到落花不宜澆水,棚內濕度應在60%以下,硬核期和果實膨大期各澆1次水,但水量要適宜,不宜過大,以免新梢旺長,引起生理性落果。
進行人工授粉:棚室油桃由于棚內空氣流通性差,空氣濕度太,不利于傳粉受精。因此要進行人工授粉或放蜂保證授粉受精良好。結合人工授粉,疏去畸形花、病蟲花、梢頭小花,以減少養分的消耗。另外,在油桃開花前、幼果期、果實膨大期各噴1次“瓜果壯蒂靈”。可增加樹體營養輸送量,增強樹勢,促進果實膨大。增加著色,提高產量和品質。
花后及時修剪:花后剪除一部分無果枝,回縮無果的冗長枝,及時抹去背上旺枝、過密枝及無花營養枝,保持良好的透光條件。
防治病蟲害:棚室油桃主要病蟲害有炭疽病、黑星病、蚜蟲、螨類等。防治油桃病害,在扣棚后用5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1-2次。在落花后噴施大生M~451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1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隔10-15天1次,連噴3~5次。有蚜蟲和螨類危害時,分別用10%11比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和15%噠螨靈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據《山東科技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