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王葡萄屬歐亞品種,為鮮食葡萄中熟新品種。2006年我場從山東平度引進試栽。2007年結果,2008—2010年連續3年豐產,年平均667平方米產1250-1500千克。
1 引種地基本情況
我場地處黃淮海平原,屬暖溫帶濕潤氣候區,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均氣溫13.7℃,年平均降雨量904.4毫米,無霜期202天。引種園面積1.2公頃,為丘陵崗地,土壤類型為紫色土,肥力中等偏低,pH值6.9左右,有灌溉條件。定植株行距1米×4米,南北行向。苗木為1年生扦插苗,采用小棚架獨龍干整形。
2 引種表現
2.1 物候期
在蘇北地區,3月中下旬萌芽,4月中旬花序顯現,5月上旬始花,5月中旬盛花,5月下旬到6月上旬為幼果第1次膨大期。8月中旬漿果成熟。
2.2 果實性狀
果穗圓柱形或圓錐形,平均穗質量669.6克,最大768克。果粒著生中等緊密。果粒倒卵圓形或橢圓形,黑紫色,極大,平均粒質量12.5克,最大14克。果粉和果皮均厚,耐貯運。果肉軟,味酸甜,略有草莓香味,果肉與種子易分離。可溶性固形物17%。鮮食品質中等。
2.3 生長結果習性
植株生長勢強。芽萌發率為94.6%,每果枝平均著生果穗數1.51個,結實力強,產量高。
3 栽培技術要點
3.1 高標準建園
選擇土層深厚疏松砂壤土或輕壤土建園,栽植前挖寬1米、深0.8米施肥溝,667平方米施有機肥不低于5000千克。碳氨100千克,過磷酸鈣30千克,澆透水沉實:苗木選用地頸在1厘米以上的健壯苗,株行距為1米×4米,栽植后進行地膜覆蓋。
3.2 肥水管理
幼樹定植后夏季及時松土鋤草,有間作物的園留出1米寬的營養帶,當年春季不施追肥,以后每年秋季施基肥。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占全年施肥量的60%-70%:幼樹和初結果樹株施50-60千克,環狀溝施;盛果期667平方米施土雜肥4000~6000千克,尿素10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采用條狀溝施。根部追肥每年3-4次,萌芽前2周左右。667平方米施尿素5-7.5千克;花前、花后1周,每667平方米施尿素4~6千克,過磷酸鈣50千克;果實膨大期667平方米施果樹專用復合肥60-80千克。(以磷、鉀肥為主),在漿果發軟時每667平方米追施硫酸鉀10~15千克,施肥時結合灌水。根外追肥結合防治病蟲害進行。生長前期噴0.2%-0.3%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花期噴0.2%,0.3%的硼酸,果實膨大期噴0.3%磷酸二氫鉀。
3.3 整形修剪
栽培架式采用小棚架獨龍干整形。定植第1年,春季萌芽后留1-2個芽向上生長,其余抹除:6—7月選留1個強壯梢作主蔓。長到80厘米時摘心,副梢留1-2片葉摘心:冬季修剪時主蔓留1米左右選留壯芽短截。第2年春,主蔓發芽后將50厘米以下芽全部抹除,促進上部新梢加快生長,并留1培養主蔓延長枝:冬剪時,將去年主蔓上的2-3個新梢留2-3芽短截,培養成結果母枝:主蔓延長枝留80厘米左右在飽滿芽外短截。第3年繼續培養主蔓,在主蔓兩側每隔20厘米左右選壯梢培養結果母枝。對上年留的結果母枝通過抹芽定枝選留結果枝和預備枝:冬剪時預備枝留2~3個芽短截作結果母枝,已經結過果的枝蔓回縮疏除:沒有預備枝的,結果枝也可留2~3個芽短截作結果母枝。小棚架獨龍干樹形一般3~4年可完成整形。修剪以長梢修剪為主,結合中短梢修剪。
3.4 花果管理
疏穗定產套袋:現蕾后到開花前,分批分次疏穗,疏去負擔過重的特大穗、弱小穗,每667平方米約留3300穗左右。疏去副穗和副穗以下2~3個支穗,并掐去穗尖。落花落果穩定后,約6月上旬疏果,每穗保持果粒60粒左右,疏粒后及時噴1次殺菌劑,然后套袋,3天之內套袋結束,若套不完,須再噴1次殺菌劑然后再套。于采前20天左右摘袋,以利果穗著色。
3.5 病蟲害防治
展葉3片后,根據天氣變化隔10-15天打1次殺菌劑防病,可交替使用科博、噴克、霉能靈、波爾多液,7月下旬到8月初雨季來時及早做好霜霉病防治,發現有蟲害時加入萬靈等殺蟲劑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