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根據對設有建筑學專業的有關高校統計及對其使用建筑學導航庫的調查分析,從導航庫的界面布局、資源組織類型、資源收錄數量、檢索功能等若干方面進行分析,探尋建筑學網絡資源導航庫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關鍵詞]學科導航 網絡資源 建筑學
1概述
1.1 概念界定
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是以學科分類系統為基礎,以提供重要學術網站和免費學術資源為目的的集中服務的全球網絡資源導航數據庫[1]。
建筑學作為國家89個一級學科之一,其下設有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含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以及建筑技術科學等4個二級學科[2]。目前,可利用的建筑學網絡資源導航庫(以下簡稱導航庫)有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的“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門戶——建筑學”[3],北京雷速科技有限公司的“方略知識管理系統——土木建筑工程”等[4],另外,大連數圖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曾建有“數圖之家——全球電子信息資源門戶”。此外,設有建筑學專業的高校圖書館也建有導航庫。
1.2 調查范圍
據統計,全國共有144所高校設有建筑學本科專業,具有建筑學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單位的高校有21所,具有建筑學“博士一級”授權單位的高校8所,具有“博士點”授權單位的高校6所[5-7]。本文以具有建筑學博士學位授予權暨建筑學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的22所高校圖書館,以及全國13所建筑院校圖書館為調查對象[8],以2010年8月底為檢索時限,根據其所使用不同導航庫之間,在界面布局設計、資源組織體系、資源類型選擇、資源收錄數量以及檢索功能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分析,探求其可持續發展的路徑。
1.3 分析意義
浩如煙海的網絡信息中,存在大量有價值的無序文獻。面對如此海量的網絡文獻及龐大的讀者群,現有導航系統的利用不盡人意。以“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門戶”為例,在CALIS導航庫開通數年,其收錄資源量達160 514條時,共有145 437條數據從未被訪問過,占其總數據量的90.6﹪;在11個大學科門類中,有8大學科的0次訪問量超過90﹪,只有130條記錄有超過10次的訪問量[9]。為此,探求各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之間的差異,重新整合并不斷完善其導航平臺,具有相當之現實意義。
2調查
2.1 建筑學導航庫引用調查
從上述35所高校圖書館引用導航庫來看,除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圖書館的“學科導航”頁面無法顯示外,鏈接“CALIS導航庫”的有25所,占其總數的74﹪;鏈接“方略系統”的有11所,為33﹪;鏈接“數圖之家”的有1所(該庫無法顯示網頁),為3﹪;建有自主開發的建筑學導航庫并實際運行的有8所,為24﹪;其中擁有兩個學科導航庫的有15所,占其總數的44﹪。此外,北京林業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及吉林建筑工程學院的圖書館沒有鏈接學科導航庫(見表1)。
2.2 建筑學導航庫自建調查
從自建建筑學導航庫來看,東南大學一度為“CALIS工程技術類重點學科導航庫——建筑學與工程”的參建者[10],天津大學現為“CALIS重點學科導航庫子項目——建筑學”重點資助對象[11],武漢大學也曾作為“CALIS華中地區學科導航——土木建筑工程”的參建者[12],廈門大學自建的“建筑學導航庫”所編制的“資源類型表”,曾作為“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中的《CALIS網絡資源類型設定表》的依據[13]。此外,同濟大學的“重點學科導航——城市規劃與設計”,僅列出該學科學術帶頭人的姓名;其“建筑信息門戶”與青島理工大學的“建筑土木工程”一樣,實際上是一個集建筑學學科與土木工程學科于一體的多學科導航庫。
3分析
3.1 導航界面入口路徑分析
學科導航庫在我國高校中的利用,也僅僅是近幾年的事。因此,學科導航庫在圖書館主頁中的界面布局及其設計,將直接影響到利用率的大小。據對上述可以登陸網頁的31所高校圖書館中的47個導航庫的調查統計,在圖書館主頁中經一次點擊即進入導航庫界面的僅有8個,所占比例為17﹪;經二次點擊便能進入導航庫界面的有15個,其比例為32﹪;經三次點擊才能進入導航庫界面的有16個,其比例為34﹪;而最多者,則需要點擊7次方能進入導航庫檢索界面(見表2)。
此外,在18所鏈接有兩個導航庫的圖書館中,經同一個一級類目分別進入不同導航庫檢索界面的有7所,其比重為39﹪;經不同類目分別進入檢索界面的則占61﹪。多途徑并多次點擊才能登陸導航庫檢索界面,不僅占用有限的館藏主頁界面資源,同時也耗費了檢索時間。
3.2 導航庫名稱分析
導航庫名稱,不僅指其檢索界面,還包括其在不同類目級別的名稱。學科導航所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教師與學生。如果是由館員為之提供檢索服務,其名稱是否需要規范,則有待商榷;但如果是由師生自己動手檢索,其結果很難預料。因為導航庫檢索界面路徑不僅“幽深”,其各級類目名稱,并未完全反映實質性的內容,甚至根本無法依據一級類目的名稱,來判斷導航庫是否由此進入。普通讀者是不太可能知道何謂“CALIS”及有關術語的真正涵義。因此,名稱的不規范,不僅有可能誤導讀者,還有可能造成資源遴選的混亂,進而影響使用效果。
3.3 資源組織體系分析
目前,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主要采用學科分類方式和數據庫資源類型方式對學科的網絡資源進行組織。
“CALIS導航庫,是以教育部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的學科體系,作為構建導航庫分類體系的依據”[14],其中建筑學一級學科下提供建筑歷史與理論、建筑設計及其理論、城市規劃與設計3個二級學科類目。
方略知識管理系統4.0則是以國家技術監督局編制的《學科分類與代碼》(GB/T13745-92)為分類基礎,其一級學科土木建筑工程下設有三級學科,其中建筑學的學科內容分別包含在15個二級學科中,如建筑史、土木建筑工程設計、城市規劃與設計、土木建筑工程基礎學科等[15]。
其他自建的建筑學導航庫則以《CALIS網絡資源類型設定表》,亦即廈門大學所編制的“類型表”所設定的資源類型或部分資源類型為一級類目。
3.4 資源類型分析
“CALIS導航庫”資源類型分為一、二級類型。一級有:參考資源、全文資源、教學資源、多媒體資源、黃頁資源、交互資源、事件、其他。二級資源類型有29種[16]。
“方略”資源類型則以知識要聞、國際動態、人物、學術站點、研招資料、會議中心、學術指南、必讀書目、知識庫、博客等為一級類型[17]。
其他自建的建筑學導航庫則部分地以上述兩導航庫的資源類型為其一級類目,其中,同濟大學與廈門大學的類目較為齊全。
3.5 收錄數量分析
據檢索統計,“CALIS導航庫——建筑學”收錄國內建筑學“專家學者”共計27人,“方略系統——土木建筑工程”為120余人,天津大學收錄5人,同濟大學收錄17人,武漢大學收錄29人,廈門大學收錄《中國科學技術專家傳略(工程技術編#8226;土木建筑卷)》所提供的24人,福建工程學院收錄36人。
3.6 檢索功能分析
CALIS導航庫提供學科分類檢索等檢索路徑,其中建筑學以其3個二級學科(其中缺“建筑技術科學”)為菜單瀏覽,并以其二級資源類型及資源相關的字段交互為檢索項;方略系統則分別以“土木建筑工程”學科中的三級學科為菜單瀏覽、并輔之以其一級資源類型以及與資源相關的字段為檢索項,諸如題名、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等。其他自建庫除武漢大學輔以“關鍵字”檢索項之外,均為菜單瀏覽。
以用戶的角度為基點考慮,菜單式瀏覽或許更利于使用,但如果資源數量較多則反而使用不便。由此可見,CALIS導航庫與方略系統的檢索方式,是目前較為理想的檢索平臺,但二者均有不足之處。前者的學科層次劃分不僅不及后者,同時其與資源相關的字段檢索項也不及后者全面;而后者的學科分類,是建筑學與土木工程兩個學科的集合,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更適合于工程技術領域。
3.7 更新周期分析
學科導航庫以收錄網上優秀資源為目標,網絡資源的動態多變決定了導航庫必須及時更新維護才能生存。但上述導航庫除方略系統為商業運行機制之外,其他的自建成投入運行后,多年難有更新,唯有同濟大學在一年內有數次更新。
3.8 利用統計分析
如前所述,“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門戶”總的利用率相當低,以其建筑學二級學科“建筑歷史與理論”為例,截至2010年8月底,其所收錄的382條著錄信息中,最大訪問量僅為14次,其余大多數為零;從其他自建的建筑學導航庫來看,情況基本一致,如蘇州科技學院的總點擊量為1 307次,福建工程學院則為5 770次。
4 結語
上述導航庫從總體布局到界面設計,從資源收錄數量到檢索功能,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同缺陷,其結果必然導致利用率不高,以至造成人力及財力資源的浪費。因此,建筑學網絡資源導航系統有待完善。
首先,導航系統在圖書館主頁的位置、路徑及其名稱,必須簡單、明了。讀者登陸圖書館主頁,應能根據反映學科的內涵與外延的一級類目名稱,通過下拉窗口的設計方式,直接進入導航庫的檢索界面。
其次,資源組織體系,應以《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所頒布的學科分類體系中的二級學科組織資源;同時以CALIS的網絡資源類型設置檢索條件。
同時,網絡資源的收錄數量,應有相應的收錄標準。以建筑學人物為例,目前我國建筑學學科的兩院院士有20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有78人,長江學者有4人[18-22],建筑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則數以百計,獲建筑學博士學位的學者逾千人,其他具有各種名號的建筑學人物更是數不勝數。由此可見,收錄數量較少,缺乏一定的收錄依據,是各導航庫的普遍現象。對于海量的網絡資源,各導航庫不可能、也沒有必要窮盡,但是沒有一定數量的資源作為基礎,其質量是難以保障的。
此外,導航庫在定期更新的前提下,應具備統計功能,惟此才能有針對性地予以不斷完善。只有不斷充實、完善、更新導航庫資源,其生存才有前提條件。
綜上所述,建筑學網絡資源導航系統的建設與完善,應根據建筑學學科屬性,以特定的讀者利用角度為依據,組建一個既具有建筑學學科背景、又具備圖書情報知識的學術團隊,盡可能地讓建筑學學者、讀者與館員一起參與導航系統的建設,閉門造車只能造成資源浪費。
參考文獻:
[1] CALIS重點學科導航庫子項目介紹.[2010-09-01].http://www.calis.edu.cn/calisnew/calis_index.asp?fid=3class=6.
[2] 教育部.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學科、專業目錄.中國高等教育,1998(2):46-48.
[3] 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門戶.[2010-09-01].http://navigation.calis.edu.cn/cm/main.jsp.
[4] 方略知識學科系統介紹.[2010-09-01].http://www.firstlight.cn/jieshao.html.
[5] 孫田,戴春,郭紅霞.中國建筑教育基本信息統計與分析.時代建筑,2007(3):1-10.
[6] 建筑學碩士專業學位.[2010-09-01].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sy/glmd/259613.shtml.
[7]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中國學位授予單位名冊(2006年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8] 全國建筑院校情報網成員單位.[2010-09-01].http:∥www.lib.tongji.edu.cn/JZQBW/jzqb-index.htm.
[9] 夏翠軍.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的使用情況分析.圖書情報工作,2009(5):75-78.
[10] CALIS工程技術類重點學科導航庫.[2010-09-01].http://www.calis.edu.cn/chinese/xueke1.htm.
[11] “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參建單位名單.[2010-09-01].http://www.lib.xjtu.edu.cn/lib75/daohangku/lib_list.htm.
[12] CALIS華中地區中心門戶學科導航.[2010-09-01].http://202.114.65.58/portal/portal/media-type/html/group/whuguest/page/area.
[13] CALIS網絡資源類型設定表.[2010-09-01].http://www.lib.xjtu.edu.cn/lib75/daohangku/zhlgz.pdf.
[14] 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8226;FAQ.[2010-09-01].http://navigation.calis.edu.cn/cm/faq.jsp.
[15] GB/T13745-92.學科分類與代碼.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2:24-25.
[16] CALIS“重點學科網絡資源導航庫”資源類型表.[2010-09-01].http://www.lib.xjtu.edu.cn/lib75/daohangku/zylx.htm.
[17] 方略知識管理系統介紹.[2010-09-01].http://www.firstlight.cn/jieshao.html.
[18] 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2010-09-01].http://sourcedb.cas.cn/sourcedb_ad_cas/zw2/ysxx/qtysmd/.
[19] 中國工程院院士名單.[2010-09-01].http://www.cae.cn/cn/ysxx/qtysmd/.
[20] 歷屆勘察設計大師名單.[2010-09-01].http://bbs3.zhulong.com/forum/detail6443384_1.html.
[21] 長江學者名單.[2010-09-01].http://www.chinadegrees.cn/xwyyjsjyxx/xwsytjxx/265626.shtml.
[22] 2009年度長江學者名單.[2010-09-01].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22/info1263972869130222.htm.
[作者簡介]劉征鵬,男,1960年生,館員,發表論文20余篇。
甘友斌,男,1962年生,副館長,發表論文1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