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古董表正被越來越多的收藏家所喜愛。法國的卡地亞、瑞士的愛彼、美國的愛爾琴以及百達翡麗、江詩丹頓、積家、浪琴、歐米茄、芝柏、勞力士等歷史悠久的名表廠出品的古董表,均為現今各路收藏家所追逐的重點對象。
古董表國內市場升值猛
近幾年,隨著收藏熱的升溫,古董表升值之勢之猛,令人矚目。一些昔日名表在國內外收藏界的價格都不低,20世紀20年代百達翡麗鉆石首飾表,目前價值60萬港元,20世紀20年代的卡地亞高檔表價值8萬英鎊;1890年英國倫敦出品的18K金的古老懷表,有金表蓋、“日月星”、“細三針”的,價值約80萬港元。20世紀40年代進口的瑞士產勞力士等名表,當時不過幾百元,現在已升至幾十萬元。一塊瑞士產歐米茄日月星表,在國內市場已高達120萬人民幣。30年前一塊售價僅200多元的瑞士英納格機械表如今在收藏市場上已升值到上萬元。另外,上海手表廠第一批手表產品現在也被拍賣到十幾萬人民幣。現在國內很多表廠的第一批產品都成為收藏的對象。
在國內拍賣市場,許多拍賣公司也頻頻發起古董表及收藏級的世界名表的專場拍賣會,據記者了解,在2010年,中國嘉德2010秋季拍賣會上,嘉德首次推山名表拍賣專場,拍品征集自中國內地、香港、臺灣及亞洲資深收藏家,包括百達翡麗、江詩丹頓、卡地亞及勞力士等收藏級腕表共110余件。北京保利2010年的秋拍會也首次增加了名表拍賣,這其中既有江詩丹頓、朗格、積家、寶璣、萬國、勞力士以及卡地亞等世界名表,也包括了百達翡麗專題拍賣。此外,北京歌德拍賣公司2010年秋拍也增加了名表拍賣,推出總估價超過百萬元的20多件名表。
據了解,中國嘉德2010秋拍上腕表專場的亮點是一款1992年面世的百達翡麗型號5013腕表,成交價格是448萬元人民幣,另一款百達翡麗經典之作為5102PR腕表,首次出現在亞洲拍賣市場,估價為人民幣160萬至220萬元。北京保利2010年的秋拍會上推出的名表有:江詩丹頓十二生肖黃金腕表,該款表為紀念著名地理學家、地圖學家及人類學家,麥卡托投影法的創始人杰拉杜斯·麥卡托逝世400周年特別制作,限量生產,估價為26萬至32萬元人民幣。另外,保利還推出了一款北京手表廠生產的全球唯一、世界首創銀胎掐絲琺瑯夾板陀飛輪腕表“蝶戀花”,估價70萬至110萬元人民幣。
另外,在2010年香港蘇富比名貴腕表秋季專場拍賣會上,古董表總成交額高達5570萬港元,刷新了歷年蘇富比常設名貴腕表拍賣總成交額紀錄,掀起了古董表市場的一個收藏高潮。
收藏界人士說,古董表熱的興起是與機械表所獨具的懷舊感及實用價值、裝飾價值分不開的,古董表所體現的價值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珍貴性。珍貴是所有藝術品價值的基本因素,對古董表來講更是如此。不論是19世紀的掛表,還是20世紀的名牌手表,它們都記載著人類機械計時器的歷史。尤其是那些具有很高知名度的名表,它們就是不惜工本、精益求精設計制作的結晶。可以這樣講,早期的古董表幾乎都是貴族的專寵。
二是裝飾性。人類最早的表是首飾品中的一類,它們的裝飾用途往往要大于計時用途。所以歷史上的表店是與珠寶是聯系在一起的,金銀、珠寶、琺瑯、名貴的動物皮,都成了古董表的制作裝飾材料。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手表還是昂貴的裝飾品。掛表上的彩色琺瑯畫,它的題材有的是傳統名畫,有的是人物肖像畫。有的是經典故事。它們都是制表藝人的精心杰作,能給人以美的享受。比較昂貴的表大都會鑲嵌有寶石等貴重飾品。這些裝飾性,都構成了古董表的價值因素。
三是功能性。古董表作為機械計時器,是一種精密的儀器,要在有限的表殼里安置盡可能多的部件,以顯示它的各種用途。表的功能越多,設計制作越困難,它的價值也越高。例如“自動”、“日歷”、“三問”,“打簧”、“雙秒”、“月相”、“萬年歷”、“日月星”等功能,都是精妙絕倫的制表藝術結晶。
四是名牌性。在所有的機械類收藏品中,可以這樣講,還沒有哪一樣能超過名表的知名度。沒有哪一樣像名表知名度那樣深入到千家萬戶。任何一個人都能說出幾款名表來,例如勞力士、歐米茄、浪琴、梅花等。這使得古董表收藏遍及世界各國。造就了巨大的市場。在較長時間內有著強烈的市場需求,這正是古董表價值的基礎所在。
古董表的收藏方法
對于投資者而言,如何選擇收藏古董表?古董表收藏者李先生說,收藏古董表選準收藏的主題至關重要,主題的選擇可以顯示出收藏者獨到的眼光。可以在以下幾個主題中進行選擇。
第一,品牌專題。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專攻自己喜歡的一個牌子。在國際上,經濟實力最雄厚的收藏家喜歡收藏四大頂級名牌一一百達翡麗、江詩丹頓、愛彼和伯爵,但這并非是一般收藏家所能承受的。現在大部分收藏表者將目光瞄上二三線牌子,比如歐米茄、浪琴,羅馬、梅花、雷達等。現在,以專收勞力士牌子的人最多。這種收集有利于對該品牌的研究,收集好了,就是一部該品牌的生產發展史。
第二,門類專題。以古董表的門類為收藏專題,它所涉及的范圍要比牌子專題更小。以收藏勞力士品牌為例,它的款式之多。也非一般人所能投資得起的。如果以門類為專題,可以選擇“泡泡背”,也可以選擇防水蠔式表。另外,收藏目標可以瞄準某一專門用途的表型,例如運動表、航空表、萬年歷表、軍用表、衣飾表,珠寶表、醫生表、鐵路表、航海表和天文臺表等。
第三,年代專題。以年代為收藏范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這種以年代為收藏專題的方法通常將20世紀前劃分為19世紀后期、中期、前期,18世紀后期、早期。20世紀后可劃分為20世紀初期、20至30年代,40年代、50至60年代。一般來說,20世紀30年代以前是掛表時期。之后是手表時期。
第四,材質專題。有人喜愛18K金的雍容,有人喜愛鉑金的高貴,有人喜愛不銹鋼的沉穩,還有人喜愛塑料的輕靈。通過專收同一材質的手表。可以形成自己喜愛的收藏系列。一般情況下,表殼最珍貴的是鉑金,依次是18K金、14K金、9K金、銀、包金、包銀與鋼等。而K金中又以紅色金為最貴,其次是黃金。但也有特殊的合金表殼價值比黃金殼要貴。
第五,紀念專題。紀念表通常是為紀念一些重大的歷史題材而隆重面世的,且代表了各廠商的傳統精髓。如日本西鐵城公司為紀念生產標準型手表20周年而特制的超薄型手表,做工精美絕倫。為重大事件生產的紀念表多數有編號,一些特殊編號常被收藏者追逐,如1226號毛澤東誕辰百周年紀念表、1997號香港回歸紀念表等。
第六,造型專題。可以專收造型獨特的表。各名表廠家都有一套專門設計藝術表的創作班子,這些表或造型獨特,或圖飾別致。收藏這種表,可以以純粹藝術的眼光來鑒賞設計師的創意和制表大師的工藝。一般而言,如果是同廠牌,同質量的手表,方殼的要比圓殼的貴,長方殼的又比方殼的貴。表面上的指針字體也與保值有關,實心體阿拉伯字的最值錢,次之是羅馬字,再次之是條狀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