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千年古都的懷抱之中,在紅墻綠樹的掩映之間,在短暫的15年間,一家以“北京”命名的現代商業銀行伴隨首都經濟的騰飛而悄然崛起,火紅鮮亮的標識已經走進首都和全國多個中心城市的大街小巷,把“真誠,所以信賴”的服務形象植入千家萬戶,開創了中小銀行發展壯大的經典案例。
作為中國中小銀行的典型代表,北京銀行從薄弱的基礎上艱難起步,完全依靠自身努力化解歷史風險,打開發展局面。實現更名、引資,跨區域,上市等發展突破,并在上交所成功上市后,經營觸角逐漸延伸到香港、荷蘭阿姆斯特丹,經營領域拓展到村鎮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保險公司,開啟了國際化發展、資本化運作的新紀元,已經成為一家資產7300億元、各項經營指標位居國內上市銀行前列、人均創利能力最強、一級資本排名全球1000家銀行155位的國際中型商業銀行。
為追尋北京銀行成長的奧秘,本刊在兩會召開前夕,走進北京銀行大廈,專訪了北京銀行的“掌門人”——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北京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閆冰竹,以破解這家中小銀行成功的密碼。在發展中解決歷史遺留問題
正如閆冰竹所說,翻開北京銀行的歷史,發展的每一步都非常艱難。
15年前,北京銀行在中國金融改革大潮中誕生,由90家城市信用社組建整合而成,當時很多城市信用社發展基礎都非常薄弱。蘊含著大量風險,而且自成體系、各自為政,是一個個完全獨立的利益團體。
如何將眾多的“散兵余勇”轉變成一支真正具有戰斗力的“正規軍”,這是當時擺在閆冰竹面前的第一道難題。當時選擇的路徑是堅定不移地推進體制機制變革,以實現北京銀行從多級法人體制向一級法人體制的平穩轉軌過渡。
“這個過程是艱難的。”回顧當初,閆冰竹深有感觸地說:“組織的調整可以很快完成,但是思想的統一,管理的完善,企業文化的形成,卻非一朝一夕之功。我們當時就充分估計到這一點。”
事業的起步面臨著嚴峻的挑戰。當時由于原各信用社管理混亂、債權債務關系復雜,剛剛組建不久,信用社時期的違法賬外經營案件就相繼爆發,僅中關村案件涉案金額就高達67億元,把當時資產只有200多億元的北京銀行推向了生死存亡的邊緣,甚至對首都金融安全也構成巨大威脅。這是一起惡性金融案件,金額特別巨大,情況十分復雜,為嚴肅查處這起案件,行黨委和領導班子承受了多重壓力甚至生命的威脅,這讓閆冰竹至今都記憶猶新。
“這。案件對我們的影響是巨大的,但是我們沒有畏縮。更沒有回避責任。我們的態度是——對歷史負責,對未來負責,在發展中解決困難,在發展中穩健成長。”
在這一理念指引下,北京銀行經過長達十多年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沒有政府注資和資產剝離的情況下,充分依靠自身積累化解了巨額不良資產,維護了首都金融安全,而自身也走上了一條可持續發展之路。
堅持改革的決心和直面困難的勇氣,使得北京銀行經受了考驗和挑戰,走出了生存的困境,成功探索出一條中小銀行解決歷史遺留問題、提升市場競爭力的嶄新模式,在中國金融體制改革的浪潮中破繭重生,為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精細化市場定位確立“立身之本”
北京銀行發展的15年,正是中國經濟和首都經濟大發展、大騰飛的15年。早在成立之初,面對國有太行對傳統客戶的優勢,閆冰竹就強調指出,北京銀行要始終堅持“服務區域經濟、服務中小企業、服務市民百姓”的鮮明市場定位,推動北京銀行不斷探索差異化、特色化,精細化發展道路,在中國經濟發展中逐步成長壯大,樹立起備受各界贊譽的優質金融服務品牌。
助力首都經濟騰飛。作為一家根植首都的中小銀行,北京銀行15年發展中。始終把支持首都經濟發展作為自己的責任和機遇,持續為首都重點建設領域、重大項目注入資金,累計向市屬重點企業、重點建設項目投入上萬億元,實現了與首都經濟的共同騰飛。
扶持中小企業成長。“服務小企業,成就大事業”,這是閆冰竹一再強調的一句話,也是北京銀行服務中小企業的核心理念。在國有大行還醉心于傳統大客戶的時候,北京銀行即開始建起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業務體系,創新推出“小巨人”、“短貸寶”等特色品牌,重點支持文化創意,高新科技、節能減排等新興產業,為首都7萬家中小企業提供金融服務,累計為2萬余戶中小企此發放貸款6000億元,名列北京地區同業首位,塑造形成文化金融,科技金融、綠色金融三大系列品牌。
打造市民銀行品牌。“真誠,所以信賴”,這是北京銀行始終倡導的服務理念。經過15年發展,北京銀行已擁有輻射全國、遍布京城的近200家營業網點,其中有近50家特色鮮明的精品社區支行,形成了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的服務網絡,為首都1400多萬醫保客戶提供結算服務。將現代化的金融服務融入百姓生活,使優質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
鮮明的市場定位帶來了北京銀行經營業績的全面提升。截至2010年末,北京銀行資產規模7300億元,存款5500億元,貸款近3300億元,分別是成立之初的34倍,30倍,67倍;15年累計創利450多億元,上繳財政稅收150多億元;這兒年來人年均創利連續超過100萬元,成為人均創利最高、效益最優的國內上市銀行。一級資本在全球1000家大銀行中排名第155位,品牌價值排名中國銀行業第9位,先后榮獲“中國上市公司價值百強”、“中國最佳城市商業零售銀行”、“全國文明單位”等稱號。
“開放”戰略迎來更大發展空間
進入21世紀,中國正式加入WTO,拉開了我國銀行業加快開放的序幕。而北京銀行作為起步于北京的區域性銀行。更是積極謀篇布局,實施一系列“開放”策略。
成功更名,創造長遠品牌優勢。1998年,經中國人民銀行批準,北京城市合作銀行更名為“北京市商業銀行”;2004年,經中國銀監會正式批準,更名為“北京銀行”。這個簡約,響亮的名稱,為北京銀行實施“開放”戰略創造了品牌優勢。伴隨更名工作,北京銀行重新設計并推出了火紅鮮亮的企業標識。在此基礎上,北京銀行于2006年成功入駐位于金融街核心區域的北京銀行大廈,整體形象和知名度大幅提升,為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引入外資,深化中外戰略合作。2005年,北京銀行抓住我國銀行業快速開放的歷史機遇,成功引入國際知名的荷蘭ING集團作為境外戰略投資者,引入國際金融公司作為財務投資者,極大地增強了資本實力和競爭能力。近六年來,中外雙方開展了全面深入的戰略合作,推動北京銀行公司治理水平持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顯著增強、業務拓展步伐明顯加快,人員隊伍素質全面優化。成為中外資本融合的經典案例,被荷蘭首相譽為“中荷乃至中歐金融合作的成功典范”。
走出區域。拓展廣闊發展空間。從2006年開始,北京銀行依托“陽光普照”的外部監管環境,率先突破區域限制,邁出跨區域經營步伐。目前,北京銀行已經在天津,上海、西安、深圳、杭州、長沙,南京、濟南、南昌等9大中心城市設立分行,實現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經濟區域以及中西部市場的優勢互補與聯動發展,所有分行均當年開業當年盈利,存貸款余額、資產規模增長迅速,全國性經營布局成效初現。
發行上市,打造公眾持股銀行。2007年9月19日北京銀行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首次公開發行12億股,募集資金150億元,發行市凈率為3.19倍,市盈率為36.38倍,處于上市銀行最高水平。通過發行上市,北京銀行的資本實力進一步壯大,股權結構進一步優化,并建立起持續、有效的資本金補充機制和嚴格有力的外部監督約束機制,這標志著北京銀行邁入更為廣闊的發展舞臺,成為跨越發展的重大突破。
資本運作,開辟嶄新服務領域。伴隨成功上市,北京銀行資本化運作的腳步不斷加快。2008年9月24日,北京銀行入股廊坊銀行,掀開了資本運作的嶄新篇章。2008年12月10日,北京銀行發起設立首都首家村鎮銀行一北京延慶村鎮銀行,服務新農村建設,加快資本化步伐。2010年3月1日,北京銀行全資設立首家消費金融公司——北銀消費金融公司,率先引入新型消費理念,迄今已累計發放消費貸款5000余萬元。2010年5月28日,北京銀行合資設立中荷人壽保險有限公司,標志著北京銀行將由此搭建起高度專業化、集約化、特色化的金融服務平臺。
國際探索。鑄造知名金融品牌。在加快走向全國的同時,北京銀行開始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金融全球化的潮流中。2008年11月26日,以第十二屆京港經濟合作研討洽談會為契機,北京銀行香港代表處成功揭牌,成為首家在香港設立代表處的城市商業銀行。2010年9月17日,北京銀行阿姆斯特丹代表處成立,成為中國第一家走進歐洲的中小銀行。北京銀行的國際化探索之旅揚帆啟程。
北京銀行在開放性競爭中實現了質的飛躍,塑造了市場化、資本化,國際化的嶄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