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葵
人眾人教育集團總裁、首席培訓顧問、中國十佳培訓師、體驗經濟專家。
其兒子于2010年7月高中畢業,目前在加拿大接受大學預科教育。
其實我覺得在教育孩子的事情上我并不是一個稱職的父親。我也曾有過很多困惑,也給成長中的孩子造成了很多困惑,比如溝通問題。
我的兒子從小就很有主見和想法。在他上初中時,我覺得他學習不夠努力,就跟他講:“你上國際學校一年花的錢,在農村能讓好多個孩子上學了,所以你應該更加刻苦。”
這在任何大人聽來都是很正確的道理,但我兒子的第一個反應就是:“爸爸,你這樣的比較其實毫無道理,并不是我選擇生活在這樣的家里。你非要把我和農村的孩子比有什么意義呢,你應該比較的是我和我的同班同學。我是不刻苦,還是說我花了更多的錢?”
事實上,會這么做的家長不止我一個,大家都會不自覺地把自己的孩子和朋友的孩子拿來比較。
孩子當時的一番話讓我感覺到我可能已經給他帶來了巨大壓力。我一下子明白,我的邏輯其實是有問題的,然后我跟孩子說:“對不起,那我以后,再也不會做這樣的比較。”我從事的就是“教育”別人的工作,試圖影響別人已經成了一種潛意識的習慣。兒子的這句話提醒了我,我開始檢討自己,計劃性強對于工作、管理而言,可能是好事。但把它帶到生活里來,有時確實會給家人帶來壓力。
所以,以后我在跟他溝通的時候,盡量用一種平等的態度,尊重他的想法,同時也把選擇權、把責任告訴他。因此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家長要改變心態,首先要真正地尊重孩子。我覺得做到這點不容易,家長總覺得自己是正確的,我們總是拿自己認為正確的道路、正確的方向、正確的做法去衡量,你覺得孩子沒有達到的時候,就想給他壓力。
我的兒子初中畢業后,直接進入國際學校讀高中,這也意味著他將在高中畢業后無法參加國內高考,只能出國。之所以會送孩子到國外讀書,是因為國內整個社會很浮躁,特別是目前高校的情況尤其讓人擔憂。大學的這個時期對一個年輕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它應該是一種人文精神的熏陶、人文素養積淀的一個過程。但整個中國的教育,還是偏向于純粹知識性的講授、應對考試,這樣一種比較呆板的教育,相對于歐美發達國家更尊重孩子個人的特質、開放性學習的教育觀念,不利于培養孩子個人獨立思考、實踐動手能力和組織能力,所以從這些角度,我覺得送孩子去國外也是無可奈何的選擇。
在孩子讀高中之前,我就因為國內的教育環境有過這樣的規劃。但我并沒有強制安排兒子服從我的意愿。在選擇是否去國外讀書的問題上,我只客觀地分析了各方面利弊,最終的決定還是由兒子自己來做的。
比如對于上大學,我告訴他:“你并不是必須得上大學,我可以接受一個不上大學的兒子,但重要的是你要找到一個你自己喜歡的事情,全心全意去做的一件事情。如果你不愿意學,高中畢業你想做什么,我都會支持你。”但是他自己覺得:“那我還是,怎么著也得先上個大學吧。”我對自己的孩子是順其自然的狀態,一般從未強迫他。
我當時根據各方面標準評判,覺得我兒子的心智足以在國外那種陌生的環境下自立,因此就放心地送他去了國外。去加拿大讀書以后,各方面果然都適應得非常好。兒子現在非常優秀,我很欣慰。(本文由張珂采訪整理)
【觀點】“虎媽”的女兒快樂嗎?
最近因為被《時代周刊》雜志報道而紅遍全球的虎媽蔡美兒,在教養子女上沿襲了中國傳統的嚴教思路,其教育方式就成為了街頭巷尾談論的熱門話題。她的這種教育方式跟中國目前的教育方式沒有差別,仍然是以考試和上好學校為標準,來衡量教育是否成功。
我覺得對孩子的教育是否成功,關鍵在于這個孩子是否身心最健康,是否能夠很快樂地生活,當他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的時候,自己是否能夠很容易地克服;然后他能做一件他喜歡且擅長的事情,并且在做這個事情的時候,能對社會有價值。
當然,蔡美兒的女兒也說不定在這些方面都很優秀,因為媽媽教育孩子的必定都是正向的東西,也許這些孩子能夠達到我說的衡量是否優秀的條件,但是我們不知道,她并沒有將這些東西公布于眾。
但無論如何,我最想跟所有家長分享的經驗是:不要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附屬、看作是自己的財產,看作是實現自己沒有實現目標的一個延伸,這都是錯誤的。在這種情況下,其實你會很不公平地對待自己的孩子。
我們總是在說孩子第一,覺得什么好的都應該給孩子,但另一方面,我們只是在物質上想給孩子第一,精神上卻不是。這個其實讓孩子也很困擾:“我到底是不是第一?你們說我是第一,只要我學習好,你們什么都給我,但是你們根本不在意我,理解我。”
孩子有孩子的生活,這是尊重的前提,尊重的前提是你要和孩子拉開距離,孩子是一個獨立的生命。
你要尊重和接受你的孩子,如果你覺得你的孩子還有什么問題,首先應該是家長的問題,應該先反省自己。改變了自己,你才有可能改變其他,因為從這個意義上說,你對孩子其實是有影響的。
但你要真正影響的時候,不是用自己的權威去逼孩子改變,而是通過改變自己對孩子的尊重、對孩子的態度,了解孩子,幫助孩子。家長們應該給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給他更大發展的空間。(本文由張珂采訪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