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字商業時代:去年,陜西駐京辦的相關工作人員邀請你加入陜西商會。聽說當時你提了一個條件,這個商會是由政府來主導還是企業主導,如果是企業主導你就會參加,對吧?
馮侖:我的一個想法是,民間商會要保持相對的自主性和民間性。民政是一個登記部門,外地駐京辦相當于一個監管部門,但是這個不能代替商會作為商人組織的自主性和完全主導性,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是商會變成某一個外地駐京辦事處,我覺得沒有什么意義。陜西省政府的副秘書長,還有分管的一個馮處長,他們都非常支持我這個想法。
數字商業時代:你提出企業主導,那么你對企業自主領導商會以及后續發展有哪些設想?
馮侖:從歷史上來看,大概在清末就有這種商會組織了。只不過在不同的政府背景下,商會發揮的作用也不一樣。在我看來,目前國內的商會組織要想做好得有幾個條件:第一、商會的創辦人、組織者要有公益精神,要為大家服務,而不能夠把它變成某一個企業的利益平臺,這點是非常重要的;第二、要做到體制創新,所謂體制創新,就是不能變成一個傳統的協會,或者政府部門的一個事業單位,包括領導人的一個選擇、更替、籌款方式等等,必須要有創新。
數字商業時代:現在有的商會會長一做就是七八年,會長不輪替會有什么影響?
馮侖:一個人一直做有兩種結果:要么就干成他自己的,其他人都不參與了;要么怎么換這個會長,大家也都不去管。
這些制度是要創新的,所以我們在這方面,現在就做得非常清晰,比如說怎樣有序、透明、合理地更換領導人。對于商會運行的第三個條件就是要把經費籌款的問題做到位。以前開會的時候來人,開完會找不到人交會費,不交錢的還不好意思趕他走,所以我們覺得一定要把籌集會費的成本降為零,一次性把一屆三年的費用全交了,開會都帶著POS機,你說沒帶現金,卡總帶了吧。否則還要雇個秘書整天催錢。
數字商業時代:你在商會推行了很多新的體制,這與你一直在參與很多NGO組織的工作有關系嗎?
馮侖:我參與了很多公益組織的創辦以及運作,也包括一些行業特別聯盟,還有一些不動產商會的活動,這些經歷讓我積累了一些觀察和參與的機會,給予我很多經驗,這些對于我們來思考陜西商會的定位和發展,應該是很大的一個幫助。
數字商業時代:在商會擔任會長接近一年的時間,你覺得最大的困難和挑戰是什么?
馮侖:我覺得最大的挑戰其實是大家的時間。這些會長、副會長到底要拿多少時間來貢獻商會?這是需要我們來不停協調的。商會未來的發展,肯定是需要更多的會長、副會長拿出更多的時間來做這件事情。現在大家確實都比較忙,所以時間的分配是個大問題,但是我們現在所有的會長、副會長都有很好的溝通。
數字商業時代:你除了在萬通集團外還有很多兼職工作,包括中城聯盟、北京陜西商會,最近還聽說你又開始參與壹基金的工作,你一直是非常忙的,但好像在NGO方面不斷給自己加碼。
馮侖:對,參與NGO的工作也讓我覺得,我們回饋社會承擔企業公民責任,不僅僅是捐錢,捐錢是最簡單的,我們也要花時間和精力,要捐出自己的時間,這就是我對這個社會責任的理解。
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盡己所能,用一技之長擔當這份責任。在未來的五六年間,我希望參與到各種NGO組織里,能夠扮演積極的發起者、參與者和制度變革的推動者,以及未來發展方向的謀劃者。當然,這些角色需要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我覺得對于一個運行企業的人來說,這是我回饋社會、承擔社會責任的一個重要部分,同時我在NGO工作的經驗和發展,對于我更好地治理和領導民營企業也會有很大的幫助。